“东蒙”与“氐羌”: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源头

敢夫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国家主席习近平说:“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古往今来,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无不把历史看作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历史充满着敬畏之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爱我中华必须知我中华。</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1、中华文明是5000年或是7000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华文明5000年是怎么来的?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以黄帝为起点记叙中国的历史而形成的。其实,司马迁明确告诉后人,他只写“上起黄帝,至于麟止”的历史,之前还有伏羲作《易》八卦。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明言:“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司马迁本人也认为中华文明史不应该从黄帝时开始。鲁迅曾评说:司马迁“终成《史记》一百三十篇,始于黄帝,中述陶唐,而至武帝获白麟止。”</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国是一个有着辉煌文明的古老国度。根据中国史籍记载及考古发现,我国考古学泰斗苏秉琦教授生前曾提出要重建中国古史,他在《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中把中国古史的框架、脉络概括为:“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起步,五千年的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 他还提出了中国国家起源与发展阶段三部曲的概念,即“古国—方国—帝国”的发展历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并不是一两代人或三五代人就能创造出来并基本形成气候的。其往往是历史因素、政治因素、人文因素、经济因素和地理因素等多种因素,经过较长时期的“遗传”和“变异”,不断阴阳交错的结果。因此,我们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会到哪里去。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清楚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为,“三皇五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根据中国史籍记载、历史学家研究以及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不是5000年,而是7000年。中国有文字记载最早的人文始祖是7000年前的伏羲(又称太昊)。伏羲之前虽有盘古氏开天辟地、燧人氏钻木取火、有巢氏上树栖居,盘古、燧人、有巢,是否确有其人,年代久远,难以考究。可距今7000年的伏羲太昊氏,应该说是确有其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2、伏羲是中华文明可考的“斯文鼻祖”</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早在先秦时期,伏羲就已经被国人确认定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斯文鼻祖”。《尚书》:“古者伏牺氏之天下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世经》:“炮牺氏继天而王,为百王先,首德始于木,故为帝太昊。”中国史籍记载的人文始祖,与伏羲同时代还有女娲,之后才到神农,再到黄帝、炎帝和蚩尤。伏羲时代是中华民族可考的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华民族为什么自古以来就尊称伏羲为“百王之先”、“三皇之首”、“斯文鼻祖”。因为7000年前的伏羲或伏羲时代,即首开中华文明之先河。中国史籍记载伏羲或伏羲时代的创造发明,我将其归纳为八组,即是:1、观天象 制历算;2、结网罟&nbsp;驯家禽;3、兴庖厨 行医药4、画八卦&nbsp;刻书契;5、定姓氏 制嫁娶;6、兴管理&nbsp;造干戈;7、化蚕制衣&nbsp;制乐创歌;8、建都宛丘 以龙纪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据说伏羲出生于甘肃,游牧到东部,他统一东部平原后,建都于宛丘,即今天的河南淮阳县。伏羲画地之制,“立九部,百官立”,并根据需要建立起最初的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团结,增进合力,使大家有一个共同标志,伏羲氏综合了各氏族的图腾特点,如马的头、鹿的角、蛇的身、鱼的鳞、鹰的爪等,把它们结合在一块,形成了一个各氏族部落共同的图腾——龙。这就是龙的来历,龙的含义。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由此而来。龙的精神一直是鼓舞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动力,是促进全国统一的旗帜,是增强民族团结的灵魂。&nbsp;</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3、怎么认识苏秉琦教授提出中国古史的框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即是说,超出一百万年前,中国这块土地上就有早期能人活动,有了人类的文化。一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考古发现证明,早在更新世初期,古人类就开始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生活。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北的黄土高原,西南的云贵高原等都留下了从能人到直立人再到智人的足迹。&nbsp;&nbsp;&nbsp;&nbsp;</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上万年的文明起步:即在一万多年前,我们的先民逐渐从渔猎、采集生活转入农耕生活,开始定居,开始种植水稻和烧制陶器。他们从穴处群居的群婚生活走向地面,用木石建造石筑式、土筑式和干栏式的房屋,开始了聚落式的对偶婚生活。而且因为食物有了保障,农闲之时可以发明创造,改进工具,发展生产。从此跨入了“文明”的门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五千年的古国:在五千多年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陆续出现了一些方国──城邦国家,由于争夺耕地与牧场,发生了大规模的部族战争,母系制社会让位于父系制社会,青铜器与铁器先后出现。这就是传说中的炎帝、黄帝、蚩尤时代。黄帝因战胜炎帝、蚩尤而做了天下盟主。以及黄帝之后部落联盟式的尧、舜、禹时代及夏、商、周三代,都是中华大地上存在的古老国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即是说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起,2000多年来,虽然其间也有内乱和分割,朝廷不断更替,但中华民族已经连成一个整体,各个民族或人群,已经是谁也离不开谁了。这也就是费孝通先生所说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span></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4、“东蒙”与“氐羌”: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源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根据中国史籍记载、历史学家研究以及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中华民族有两大历史源头,一是上古时期生活于我国东部的“东蒙”人,一是上古时期生活于我国西部的“氐羌”人。“东蒙”人即是古苗人或现代苗族的先民,“氐羌”人即是古华夏人或现代汉族的先民。中国古代“三皇五帝”中的伏羲太昊、少昊以及蚩尤属于东部的“东蒙”集团,神农、炎帝、黄帝属于西部的“氐羌”集团。上古时期东部“古苗人”和西部“古羌人”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来源。中国56个民族,除少数跨国而居和个别后来才迁居中国的民族外,都与上古时期东部“古苗人”和西部“古羌人”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历史渊源关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知道,在世界人类文明中,东方文明是先于西方文明的。具有“法兰西思想之父”之称的伏尔泰在《道德论》中写道:“作为一个哲学家,如果你想知道地球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得先把眼睛转向东方——那是一切艺术的摇篮,西方的一切都应归功于它。”法国牧师萨维纳在他出版的中外第一部《苗族史》中更是说了一句大实话:“当整个西欧还处在原始状态的时候,中国人在4000年前就已经开始书写自己的历史了。”即便是中期文明,唐宋元明时期,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或人口,中国在世界上都是第一强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东方文明是先于西方文明的,中国文明是先于英法德美俄等国家的文明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中国中华文明中,东部文明也是先于西部文明的。从中国史籍记载、考古发现和学界研究考证来看,上古居住在东部的“东蒙”人比居住在西部的“氐羌”人还要早出1000多年。司马迁在《史记·六国列表第三》中曾感叹说:“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 这种方位地运之说,从历史上看,确系如此。黄帝打败蚩尤、秦国打败楚国、刘邦打败项羽,都证明司马迁说的“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是符合实际的。东部文明先于西部文明,也得到一百多年来的考古发现证明,早一万多年前,居住在我国东南部的“东蒙”人就已经在“口朝黄土背朝天”地经营稻作农业了,已经开始烧制陶器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从我国考古发现来看,上古“东蒙”人所创造的文化,从距今约9000年前的贾湖文化起,历经后李文化(距今约8300年)、北辛文化(距今约7300年)、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000年)、良渚文化(距今约6500年)、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000年)等,都是上古时期“东蒙”即古苗人所创造出来的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5000年前著名的涿鹿大战,是相对落后的“氐羌”部族打败了先进的“东蒙”部族,是游牧部族打败了农耕部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国内外学界普遍认为,苗、瑶、畲等少数民族源于上古时期的“东蒙”集团,汉族以及藏、彝、羌等民族源于上古时期的西部“氐羌”集团。</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苗族历史发展的起点比较高。诚如《贵州通志·土民志》记载说:“夫苗族之在中国,论者谓尚在汉族之先,彼族君长如蚩尤者,明乎天道……实始造兵为剑矛戟以威天下,其才横绝一代。又如中国周秦之刑法,亦实始于苗族。由此观之,苗族之开化亦与汉族同时。徒以涿鹿之战后,一蹶而不能复振……以至日渐退化,保残喘于一隅。”这一记述是符合苗族历史发展的实际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关于华夏族即汉族源于西部“氐羌”,当然就有着更多的人类学资料,包括史籍记载资料、学人考证资料以及考古发现资料等,国人皆熟悉之。时间关系,不再赘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总之,上古时期的“东蒙”与“氐羌”,是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源头。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作为两大源头的“东蒙”文化与“氐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吸收。中华文明早期“东蒙”文化影响“氐羌”文化较大,中期以后,“氐羌”文化影响东蒙”文化较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之所以要谈这个问题,是希望让同志们了解:(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若以源于西部“氐羌”的黄帝打败“东蒙”人蚩尤为起始,中华文明即为5000年,若以“东蒙”以龙纪官的伏羲太昊氏为起始,中华文明即为7000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对现当代中国各民族的共同称谓,只能统称为中华民族,不能再称为“炎黄子孙”。对悠久的中国文化只能称中华文化,不能称为炎黄文化或华夏文化,因为中华民族才能覆盖中国境内的各民族,中华文化才能覆盖中国境内各民族创造的文化。</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5、中华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众所周知,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几大文明古国中,中国可以说是唯一的一个文明发展进程一直没有遭受重大破坏的国家。诚如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才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知道,在世界几大文明古国中,古印度于公元2000年前被雅利安人所征服,古埃及于公元前522年被波斯人征服,古罗马于公元前408年被西哥特人征服,古希腊于公元前388年被马其顿人征服。上述文明古国均灭于异族的入侵,导致其文化中断。唯有古老的中国,其灿烂而悠久的中华文化绵延不绝,成为世界几大文明古国中的唯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古老的中华文明流传至今,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遭到异族毁灭性的入侵。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自中国产生文字纪事以来,修史作传,秉笔直书,以人为镜,可明得失,这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历朝历代都会依据“中华传统”为前朝修史作传,记录之前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历史人物或重大事件,使得中华文明薪火相传,延绵不绝而得以保存下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华文明7000年,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有学人进行研究考证,认为大致经历了:三皇五帝阶段、文武周公阶段、孔孟兴起及诸子百家争鸣竞放阶段、儒释道与诸子百家交集阶段、儒释道与诸子百家理念形成阶段、宋明理学形成阶段和近现代东西方文化碰撞融合阶段。</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也有人说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大致经历原始文化、夏商周文化、春秋文化、秦汉文化、魏晋南北朝文化、隋唐文化、两宋文化、辽夏金文化、明清文化、近现代文化等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华文化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或每一个时期,都不是从头开始的,都是在承继上一个阶段或时期的基础上向前推进的。各个阶段或时期,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和卓越的贡献。比如,源头阶段即原始文化时期,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为,“三皇五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其世系位序的排列,早在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已逐步确立。&nbsp;“三皇五帝”的世系之中,太昊伏羲氏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是神农、炎帝、黄帝、蚩尤之前的中华民族的斯文鼻祖。三皇五帝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是目前可考的中华民族文明初始的象征。</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來自:索永布</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