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酒仙桥街坊</p><p class="ql-block"> 2023.8.28</p><p class="ql-block"> 酒仙桥危旧房改建7月开始进入腾退阶段啦,这里的人们在欢呼雀跃的同时,还有很多的不舍与回忆。</p><p class="ql-block"> 酒仙桥曾有过辉煌的历史,我们几代人都对它太有感情了,因为它毕竟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酒仙桥是我们父辈、我们及下一代人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如今有的街坊已经破烂不堪,到了必须要搬迁的地步。从2006年开始说要搬迁,截止到2023年6月,已有一十七年的光景,酒仙桥的危旧房改造现在终于进入了腾退阶段。人们期待已久搬离危旧房的同时,也对生活了几十年的危旧筒子楼、平房有太多的不舍与留念。尽管时间久远,回忆起来难免有些酸楚,但我们似乎还愿意回到酒仙桥,去感触那个从前的时代,再看看我们的老街坊,寻找过去的时光、儿时的欢乐、老街坊邻居的招呼声,重拾光阴故事。</p><p class="ql-block"> 穿行在酒仙桥的街坊间,对着这里的街道、建筑、邻居及一草一木都是那么的熟悉,充满了许多的怀念。舍不得多年老邻居见面的招呼声;舍不得熟悉的老街坊、老邻居;舍不得红砖、青砖尖瓦房;舍不得街道楼前的槐花香……因为这些都承载了酒仙桥老街坊从童年的天真无邪到青年的理想激情再到老年的期盼不舍。酒仙桥是建国初期为新中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老工业基地的职工生活福利区,点点滴滴都记录着我们父辈的奋斗史和我们的成长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酒仙桥人不会忘记。再见了,生我养我、曾经激情燃烧的酒仙桥。</p> <p class="ql-block">变迁中的酒仙桥城区</p> <p class="ql-block">昔日的酒仙桥大商场被现代的久隆百货大厦所取代。原来的酒仙桥大商场是只有一层,但房顶很高的。大商场由东西两个楼、南边的平房三部分组成,中间是一个大圆坛。东边的是副食商场,里面是卖副食调料、鸡鸭鱼肉、水果蔬菜;西边的是百货商场,里面有日用百货、陶瓷玻璃器皿、衣服布匹、五金当铺等;商场外面有日杂店、新华书店;<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南边的平房专卖糕点酒类食品。</span>应有尽有,非常周全。<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每逢周末,商场前可繁华热闹啦,人来人往、小贩的叫卖声、自行车的按铃🛎️声响成一片。虽然那时的人们并不富裕,但人们勤俭持家,知足常乐,手中提着生活用品,脸上洋溢着淳朴的笑容,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有奔头。</span></p> <p class="ql-block">酒仙桥邮局,那时的人们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途径,投递信件和邮递钱、包裹。</p> <p class="ql-block">这是酒仙桥最早的电子医院,后来改名酒仙桥职工医院、华信医院。</p> <p class="ql-block">我们很多人都是在这个医院出生的,这是医院早期看病的门诊楼。</p> <p class="ql-block">酒仙桥中心小学,我们的母校。早期名为酒仙桥风雷小学,后来改名为酒仙桥中心小学,现在改名是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附属小学(酒仙桥校区)。当年它可是酒仙桥地区唯一的重点小学。还记得学校的音乐教室是个圆弧状的建筑,特别现代洋派,我和同学们为学校有这样好的条件而感到骄傲和自豪。</p> <p class="ql-block">酒仙桥第二小学,现在改名为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附属小学(红霞路校区)。</p> <p class="ql-block">昔日的北京第九十四中学,如今已经是朝阳区酒仙桥旧城区改建指挥部了。</p> <p class="ql-block">昔日高大的五层大楼今天看上去显得十分矮墩。当年这里可是酒仙桥最高的楼宇、五层大楼(当时楼宇都是三层)——738厂单身职工宿舍。我们逢年过节看放花,都跑到这里来看呢。</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738厂单身职工宿舍,里面住的全是单身的年轻人,出来进去的都是青春的模样,让人煞是羡慕。</p> <p class="ql-block">走在五层大楼与二小的过道里,人们显得十分矮小。</p> <p class="ql-block">电子影院,是六、七、八十年代原中央军工企业7字头厂工会组织工人免费看电影最牛逼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红霞影剧院,继电子影院之后,也成为酒仙桥学校和单位看电影及开大会的第二个场所。</p> <p class="ql-block">当年这里的台阶上,都留下了你、我、他欢快、喜悦的步伐。</p> <p class="ql-block">红霞影剧院的售票处。</p> <p class="ql-block">十一街坊15楼现今已人去楼空。</p> <p class="ql-block">十一街坊各楼入口处全部关闭,保安看守,不许进入,因为里面在拆卸。</p> <p class="ql-block">五层大楼东南角的十字路口,由东向西看。</p> <p class="ql-block">六街坊与七街坊的分水岭——红霞中路。照片中老爷子用的小竹车,曾经是大人带着幼儿外出望风游玩的摇篮车,它伴随着我们的幼年后,就变成了家家户户购买储存大白菜等的运输工具了。</p> <p class="ql-block">酒仙桥地标性建筑——酒仙桥大烟囱。今天看上去依旧挺美的。</p> <p class="ql-block">酒仙桥供暖地——锅炉房。</p> <p class="ql-block">六街坊6、7、8楼前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这两年,酒仙桥街道为人们搬迁、寻找过去的美好回忆,成为网红打卡地,而填补上去的图画。</p> <p class="ql-block">六街坊4楼</p> <p class="ql-block">六街坊5楼东北角</p> <p class="ql-block">多么熟悉的地方,我的童年曾在这里度过。六街坊5楼前曾经有两棵桃树,还有几棵槐树。每当花开的季节,街坊楼宇之间充满了浓浓的槐花香。楼前的空地安置了多个树桩子,供邻居们晾晒衣被。</p> <p class="ql-block">像六街坊5楼这样灰色、尖顶的房子,这可是前苏联专家帮助中国建设电子城而盖的、酒仙桥最棒的楼房哟。</p> <p class="ql-block">六街坊5楼2单元3层的楼梯与右门栋,这样楼里的水泥地曾是发红发亮、最棒的地面,用了几十年依然坚固,我们曾经在这样的地上玩欻子、煽元宝等游戏。我们发小曾经在这样的楼道里,搬出方凳和小板凳,拼桌写作业呢。</p> <p class="ql-block">六街坊5楼2单元3层的左边两个门栋</p> <p class="ql-block">六街坊5楼2单元1层的右门栋,这样的门栋里面住着三、四家,共用一个厨房、一个厕所。每家白天基本上都<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不锁门,</span>敞着门,门上都挂着一个门帘子,方便进出。因此,谁家有什么事、吃什么、谁家做红烧肉等好吃的,大伙儿全知道;做好吃的家人也会端着盘子给邻居送点尝尝鲜儿,邻里之间颇为友善,相互关照。</p> <p class="ql-block">六街坊6楼,与5楼之间,现被一组挡板隔离开。当年4、5、6、7、12楼中间,是一大空场地,供人们在此休闲遛弯儿、推环儿、练车(自行车)用,逢到周末,放露天电影。露天电影正反面都可以看,刚到下午四、五点钟,人们就陆陆续续拿着小板凳或长板凳子占地儿,为了获取看电影的最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六街坊7楼</p> <p class="ql-block">六街坊11楼,我们小学三班的同学中居住最多的一个楼。这个楼有六个单元,当时的酒仙桥派出所户籍管理处就设在六单元一层。楼外与锅炉房之间的空地,东西两边堆满了乌黑、高高的煤堆,人们从中而过,显得格外渺小。</p> <p class="ql-block">六街坊12楼</p> <p class="ql-block">一街坊7楼</p> <p class="ql-block">四街坊1楼,像这样的楼宇典型的特色是筒子楼、石头子地,每栋内有5、6家,2、3家一个厨房,有两个厨房,一个厕所。石头子地其中的水泥很少,特别粗糙,投湿的墩布刚一放上去就被吸食的干干的。早晨六点多钟是最紧张的时候,大家排着队上厕所,万一谁有个内急,和排在最前面的邻居商量,<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就得加塞儿上厕所。</span></p> <p class="ql-block">原酒仙桥商场的十字路口</p> <p class="ql-block">酒仙桥大平房,是酒仙桥最破旧不堪的地方。这种平房也是筒子楼,只不过楼道更长更大,分东西两边,十几家共用一个厕所,一个大厨房。楼道内昏昏暗暗,被东西塞得乱七八糟、满满当当。</p> <p class="ql-block">大平房的筒子楼道内</p> <p class="ql-block">酒仙桥路的主干道。缘分让我们生长在酒仙桥,相聚在一起,学习生活在这里,我们曾经在这里上学、课外小组学习、捉迷藏、跳皮筋、功山城、钻防空洞、砍包、欻拐、看露天电影、学工学农……都留下了我们童年、少年和青年的点点滴滴。</p> <p class="ql-block">酒仙桥街坊部分牌号</p> <p class="ql-block">即将告别酒仙桥的过去,我们有太多的美好回忆和不舍留念。再见啦,酒仙桥发小,再见啦,酒仙桥老街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