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南京紫金山南麓是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陵寝。比起中国的许多宫殿,中山陵显得别具一格,青瓦白墙流露出了它的庄严与肃穆。</p> <p class="ql-block"> 早晨,在太阳的照耀下,一座牌坊上的青瓦闪闪发着金光。于是我被吸引到它的跟前,牌坊正中写着重两个字“博爱”。这正好体现了孙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怀。</p> <p class="ql-block"> 沿中轴线向上走,道路两边栽满了苍翠挺拔的树木。阵阵清凉的微风拂过,环境十分幽静。虽然前来瞻仰的人络绎不绝,但树上鸟儿清脆的鸣叫时刻萦绕在我的耳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漫步在道路一旁的小径上。在如此清幽的环境中,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与舒畅。</p> <p class="ql-block"> 中山陵里一共有392个台阶,代表着当时的3亿9千200万人。最有特色的还是祭堂前面的台阶,它从下往上看,看到的都是台阶,看不见一块平台,而从上往下看的时候呢,一个台阶都看不见了,看上去都是平台,非常神奇!</p> <p class="ql-block"> 走进摩肩接踵的人海里,继续前行,踏上一层层的台阶,我来到了碑亭前,周围被几棵松树包围着。青瓦白墙下是一块高大的石碑,上刻“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看着这块石碑,我感到了孙中山先生的崇高与伟大。许多瞻仰者和我一样肃静地仰视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完392级石阶,我来到了祭堂前。除了青瓦白壁,祭堂还有三道拱门和刻写民族民权民生的横额,以及门楣上的天地正气四字。进入堂内,顶部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正好体现三民主义的伟大思想。祭堂正中有一尊栩栩如生的孙中山汉白玉坐像。他凝视着远方,纹丝不动地坐着,浓密的眉毛,炯炯有神的眼睛,严肃的神情。他仿佛在沉思,仿佛在观赏门外的景色,仿佛在聆听也许他在倾听人们生活中的欢声笑语渐渐地,周围更加安静了,可能大家不想打搅他。我怀着敬佩的情怀继续瞻仰着这尊石像。顿时,祭堂内鸦雀无声,整个祭堂充满着宁静与庄严,而孙中山先生也永远长眠在祭堂铁门后墓室里。</p> <p class="ql-block"> 中山陵让我感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崇高与伟大。回首望去,巍巍中山陵显得格外宁静,格外庄严神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