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让脚步追上理想,用心灵丈量世界 回忆篇 (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泸沽湖</p><p class="ql-block"> 以木为裳,以湖为妆,坐拥满怀的山水,静静的卧于崇山峻岭之间,安详的等待着寻梦之人的到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作出如此仙境----泸沽湖,此生一定要去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香格里拉和泸沽湖是两个方向,以丽江为中转,从香格里拉回丽江的路上,师傅告诉我们,今天去泸沽湖的车全都原路返回,连续几天的暴雨,山体塌方严重,为保证游客的安全,封路一天。车上好几组小队开始计划新的路线,我们的5人团队也开始商量着下一步行程,最先动摇的是我妈妈,父亲用询问的眼光看着我,我不假思索的说“我弃权”[偷笑]若干年前,我与爸爸妈妈在去九寨沟的路上,亲眼见过,岷江边上的公路塌方,我特别能理解妈妈的担心。爸爸又把目光转向项斌说:“一票弃权,一票反对,4岁的当当没有发言权,我是赞同去的,现在就看你了。”项斌思索片刻说:“坐了36个小时的火车,才到昆明,都到这儿了,还不去?我同意去。”少数服从多数,我们又快乐的在纳西民宿住了一宿,第2天一早踏上了去泸沽湖的旅程。</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候去泸沽湖的高速还正在修建,高速就修在老路的旁边,一些修路的大车把老路全部都压坏,那一段路可真难走啊,我真担心我们的车会陷到黄泥里出不来,突然我后悔不应该投弃权票,而应该投反对票。沿路我只看到了种植玉米和大烟叶,应该是一片土地贫瘠的地方,沿途经过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村落,一个穿着少数民族服饰的小男孩,大约七八岁左右,用巴巴的眼神向我们兜售葵花仔,好心的项斌把孩子的瓜子全部买了下来。国家的脱贫攻坚政策应该让他们生活发生了改变吧,看看他们,那个时候的我们是多么幸福啊。去泸沽湖的路非常窄,要翻越5座大山,大巴是无法进山的,我们只能乘坐小中巴进山,一路的颠簸一路的风景,一会儿在高山之巅,看云起云落,一会儿又在峡谷仰望走过的“之”字型公路。因为连下几天雨,公路间总有从山上滑落的大大小小碎石,弯道也极多,一个接一个转下去,真真有路不尽、弯不停之势。沿途雨并不算大,但山间均已腾起雾气。一眼望去,高高的青山像在云里。抛开安全因素,其实也是别样风景。</p><p class="ql-block"> 泸沽湖一半属云南,一半属四川,云南的摩梭人属纳西族,四川的摩梭人属蒙古族,摩梭人是中国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社会,实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男同胞们对这一风俗特别感兴趣,恨不得自己此刻也变成摩梭人。泸沽湖摩梭人仍保留着母权制家庭形式,被称之为“神秘的女儿国”,母系家庭中母亲主宰一切,女性在家庭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我家当当现在还记得摩梭老祖母。</p><p class="ql-block">去泸沽湖一定要乘坐猪槽船游览海岛,看看湖底的泉水、水上的杨树、海岛之间的爱情长廊,运气好时还可以看到湖底12米深处,船夫是一位摩梭小伙,一路与他聊聊自己的家庭、阿夏走婚、老祖母……我们享受着充满着少数民族风格氛围的文化之旅。</p><p class="ql-block"> 我们下榻的是摩梭大酒店,店主是一对傈僳族夫妇,半夜2点左右,我突然感觉整个床和房子都在晃动,我抱着孩子把项斌叫醒冲出房门,刚好遇见了来敲门的父母,空旷的院子里,有十几个人,等了一会儿没啥动静,我们又各自回房睡觉,吃早饭时,我跟傈僳族店主讲述了昨晚的经历,他很淡然的说,我们这经常有这种小地震,我们都习以为常了。最让我奇怪的,我家项斌同志竟然不记得,昨天晚上他跑出来,避地震这一件事,他压根也没感觉到房屋在动。</p><p class="ql-block"> 几年前,我曾经看过一个当年的旅游报表,从云南方向和四川方向去泸沽湖的游客人数差不多,但是四川的泸沽湖旅游收入比云南高出10倍,我想不出其中的原因所在。我特别想知道,去泸沽湖的沿路,当地居民搭建的简陋厕所,一元一人的牌子立在的石头上,是否……这与美丽的泸沽湖太不协调,不知道十年后的今天,是否有所改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