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7月3日,我跟随西风漫卷红旗实践队,前往江苏省徐州市淮海战役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当日下午,微风多云,我们从淮塔公园西门进入。公园里有很多松柏挺立,显得古朴庄严。淮海战役纪念馆在公园南侧,我们穿过树荫向南而行,很快就看见淮海战役纪念馆伫立在小湖边,纪念馆广场前的国旗,在微风的轻抚下,缓缓舒展开来。进入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人民的胜利”和关于淮海战役战斗、民工支前的浮雕。纪念馆分两层,在一楼的展厅里我们了解到了许多淮海战役中的战斗故事。有“没有桥腿我们当桥腿”的十人桥班;“合起来打,在一块拼,攻如锥,守如钉,大王庄阵地共存亡!” 血战大王庄;“骑兵追坦克,20天1.4万余人投降”的激战陈官庄……一个个战斗故事就如一曲曲英雄壮歌回荡在展厅中。在展厅最后,展出的是在淮海战役的战场上缴获的国民党军的各式武器,解放军的武器与之相比则逊色很多。我小声喃喃;“有如此装备的国民党军为什么会被打败呢?”“审时度势,超常的革命胆略;果断决策,卓越的战争艺术;抓住时机,及时有力地正确指挥。”我忽地想起展厅入口处的一句话。我却感觉光有这些还不够,国民党军优秀的军事将领也不在少数,为什么会败得一塌糊涂呢?</p><p class="ql-block">带着疑问,来到了二楼展厅,在这里我们看见了支前宣传标语“我们多流汗,战士少流血”,看见了大车队、挑运队、毛驴队、船队源源不断向前线运送物资和抢运伤员的场景。我们在民工支前的群雕前驻足,望着那些支前民工或推着小推车,或挑着担,或抬着伤员,或赶着马车运送物资……了解到淮海战役中的群众运动空前高涨;在党的宣传和领导下,江苏、山东、安徽、河南等地的人民用极大的物力、人力支援了战争。民工的支前是战役中最动人心弦的一幕,人民提出的口号是“倾家荡产,支援前线,忍受一切艰难,克服一切困苦,争取战役的胜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