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近日,与陈石平、朱锦华、林各成诸兄四个家庭组团,到湖南长沙、韶山一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整个旅程共历经三天两夜。因来回各需大约两小时旅游巴士和六小时动车,故真正用于旅游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不过,在旅行社的妥帖安排下,短短的时间,我们还是走了橘子洲头、毛泽东主席故居、刘少奇主席故居、岳麓书院、太平街、坡子街等景点。虽有些走马观花,但总体感觉还是比较可以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站,橘子洲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橘子洲,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的湘江中心,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中面积最大的沙洲,被誉为“中国第一洲”。上有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问天台等景点,据导游所言,因洲上原有许多野生橘树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5年,毛泽东主席从广州回到湖南领导农民运动,期间重游橘子洲并写下了《沁园春·长沙》。因此,橘子洲声名大振。据说1950年5月时,周总理和毛主席曾以“橘子洲”和过对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走洲不走;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青年雕像</p> <p class="ql-block">几个家庭合影</p> <p class="ql-block">小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橘子洲头望湘江,遥想伟人事迹和中国波澜壮阔的近代史,心底不由得涌出主席名篇:“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参观毛泽东广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毛泽东广场面积3970平方米,始建于1993年,位于湖南韶山核心景区的中心,原名毛泽东同志铜像广场。广场上毛泽东铜像重3.7吨,像高6米,基座高4.1米,通高10.1米,象征着“10.1”国庆,更象征着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铜像朝向为东偏北51.5度,背靠韶峰,面向毛泽东同志故居。主席身着中山装,左胸前挂着“主席”证,手执文稿,目光炯炯,面带微笑,正视前方,巍然挺立,成功地再现了人民领袖毛泽东出席开国大典时的风采。铜像褐红色大理石基座正面,镌刻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1992年题写的“毛泽东同志”五个贴金大字。1993年12月20日上午,江泽民同志专程赴韶山为毛泽东铜像揭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虽然天气闷热,但广场上前来参观学习的人川流不息,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事业单位代表在铜像前敬献花篮。</p> <p class="ql-block">四个家庭合影</p> <p class="ql-block">朱锦华兄一家合影</p> <p class="ql-block">林各成兄一家合影</p> <p class="ql-block">携妻女合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广场中轴线瞻仰大道入口处景观石,题刻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沈鹏先生的“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几个大字。大道两旁有对称的六处小景观石,分别题刻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七律长征》《蝶恋花答李淑一》《卜算子咏梅》、《七律到韶山》。</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参观毛主席故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毛主席故居,位于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整体坐南朝北,属土木结构“凹”字型典型建筑,总占地面积566.3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72.92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故居共有大小房屋20间,东侧为毛家宅院,共14间;西侧为邻居宅院共5间;厅屋两家共用,现门额为邓小平同志手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对韶山的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党支部建设、公共食堂、水稻密植等问题做了详细调查研究,并写下著名诗篇《七律·到韶山》: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参观刘少奇铜像广场和刘少奇故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少奇铜像广场设计借鉴明十三陵,地形开阔,气势非凡。刘少奇铜像巍然矗立在广场正中,正对着故里牌楼。他身披大衣,手持香烟,远望凝思。铜像设计在1988年刘少奇同志诞辰90周年之际落成,由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揭幕,1998年江泽民为铜像题词。铜像底座高3.1米,像高4米,合7.1米,其意有二:一,象征着“七一”是我们党的生日,寓意刘少奇一生致力于党的建设,是我们党的卓越领导人;同时,“七一”表示着刘少奇享年71岁,寓意他的一生是伟大光辉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少奇故居位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花明楼乡炭子冲,是一座盖有茅草的栅栏门内的四合院中。故居为土木结构,泥砖墙上粉饰着糠壳泥,屋面是一半小青瓦、一半茅草。正门悬1980年邓小平同志题写的"刘少奇同志故居"匾额,门前有清澈的池塘,屋后是山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化大革命期间,故居被毁。1980年对故居按原样进行了修复。在当年的卧室、书房、开调查会的横堂屋内展出了实物、照片数百件,重新对外开放,供人瞻仰参观。</p> <p class="ql-block">第五站,长沙老街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长沙住了两个晚上。第一个晚上因遇雨,没有出去,几个人躲在酒店泡茶喝小酒。第二天,晚饭没吃,就去了太平老街和坡子街,随着摩肩接踵的人群,尽情感受长沙老街的风韵和小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平街是长沙古城保留原有街巷格局最完整的一条街,坐落于长沙城区中部,鱼骨状街区200年未变。全长375米,宽不过7米,占地面积约12.57公顷,交通十分便利,是“古老长沙”一缩影。自战国时期长沙有城池开始,是古城的核心地带,历经2000多年没有改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平街不仅保留了贾谊故居、长怀井、明吉藩王府西牌楼旧址、辛亥革命共进会旧址、四正社旧址等文物古迹和近代历史遗迹,还有乾益升粮栈、利生盐号、洞庭春茶馆、宜春园茶楼等历史悠久的老字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不经意间,发现临街一栋很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气派的建筑,赫然写着“贾谊故居”。相比街上其它大小店面络绎不绝的人流,这栋大门紧闭的建筑前面显得冷清而又空旷。从大脑边角处搜寻着对贾谊在政治史上和文学史上的零星记忆,边打开百度找出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快速浏览“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惜,此时属于闭馆时间,未能到故居里面去感受一番。只能是在门口略做停留,拍了几张照片,再次融入熙熙攘攘的人流享受起现代人的夜生活。</p> <p class="ql-block">一家店铺创设的“水帘洞”。</p> <p class="ql-block">各种“仿古店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坡子街,拥有12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千年老街,同时也是湖湘文化的代表。“文夕大火”后,坡子街毁于一旦,由此逐渐沉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重建后于2005年10月1日正式开街,将五一商圈、解放西路酒吧街、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联结成片,成为长沙一条传承湖湘文化,引领时代潮流的标志性商业文化街。同时也是一条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民俗名食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坡子街的火宫殿,是湖南长沙集传统民俗文化、火庙文化、饮食文化于一体的具有代表性的大众场所。</p> <p class="ql-block">第六站,岳麓书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其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至今被完整保存,每一组院落、每一块石碑、每一枚砖瓦、每一支风荷,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pan style="font-size:18px;">作为一个读过几天书的人,到了长沙,怎能不到岳麓书院呢?旅程的最后一天,特意安排半天到岳麓书院。</span></p> <p class="ql-block">番外:拜会湖南谜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湖南长沙之行,除追寻伟人故里、感受湖湘灿烂历史文化、品味湖南长沙美食之外,还和陈石平兄一起跟随朱锦华兄,拜访了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灯谜学术委员会敖耀寰主任和尹海军老师。与两位湖南谜坛名宿亲切交谈、合影并获赠珍贵谜书,也是这次湖南长沙行的一个重要收获!</p> <p class="ql-block">(本文文字相当部分来自网络,部分图片来自友人拍摄和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