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把握 系统落实——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一点体会(二)

linlin

<p class="ql-block">中场稍事休息,精彩继续。后半时,柏老师以具体的课例,进一步阐释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和实施策略。</p><p class="ql-block">首先,柏老师向大家阐述了两种使用教材的思路:第一种是忠于教材,按教材的编排实施教学。第二种是创造性使用教材,围绕教学目标对现行教材进行重新梳理整合,已到达有利于实施教学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随后,柏老师以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从教材分析、目标设置、单元整体任务设计、子任务设置、教学评价等方面,具体阐述了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思路和实施策略。</p> <p class="ql-block">首先,从学科核心素养出发,通过细读文本、对标课标,确定整个单元的教学价值,明确该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p><p class="ql-block">柏老师通过一张PPT,清楚地呈现出了习作教学的目的和作用。</p><p class="ql-block">新课标强调的是教学评的一致性。这个评价体系是以始为终,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基于课标,围绕教学评一致性,明确单元的定位和评价量规,将单元教学目标进一步细化。围绕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制定目标。</p> <p class="ql-block">细读文本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柏老师今天多次采用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的方式,细读文本。这个单元的教学设计同样如此。</p><p class="ql-block">这个单元的教学设计,将教材进行纵向梳理,明确学生学习的起点,围绕单元定位和单元目标,明确学生的进阶目标。</p> <p class="ql-block">明确了这个单元在整个小学语文学习中承担的任务,再次回归教材,明确每一篇课文,每一个课时的教学内容。</p> <p class="ql-block">再结合已有的教学经验,确定单元学习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了解学生的学情,更有助于实际教学中抓准教学的起点。了解学情的方法有很多。柏老师通过多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已有的方法与能力,以及学生学习中的困难点,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重点,做到有的放矢开展教学。</p> <p class="ql-block">这个单元,基于单元语文要素和单元教学价值,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了基于真实的情境:举办“闪闪发光的我们”人物展。</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情境之下,采用单元整体设计,明确单元整体任务和各个实施阶段的子任务。</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柏老师抽取了三个课时,详细阐述了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这个教学过程采用表格的形式开展。表格的使用,在不同的阶段和子任务中有不同的作用和价值。</p> <p class="ql-block">进行充分的自读,完成表格,明确习作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再次运用表格,明确人物的典型特点要选择典型事件。特点和事件是高度相关的。</p> <p class="ql-block">运用评价量规,评价选择的事件是否典型。</p> <p class="ql-block">学习的第三阶段,再次通过梳理教材,明确描写方法和典型事例之间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评价量规的编制也是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柏老师通过前后三版评价量规,呈现了评价量规编制与打磨细化的全过程。</p> <p class="ql-block">透过三版评价量规的制定过程,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最后,柏老师以单元教学的三定:定向、定位、定点,为上午的讲座画上了圆满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讲座结束了,但学习才刚刚开始。柏老师的讲座,从宏观上解读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与新的变化,以点带面地呈现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思路与实施策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本文撰写:第三组</p>

教学

单元

教材

量规

老师

评价

明确

学习

整体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