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行-张家口坝上草原、大境门、张家口堡游记。

康汶

<p class="ql-block">28日下午2点多从鸡鸣驿动身,行车2小时,28日下午4点多到达张北县馒头营乡元中都遗址,可惜公园已下班,不能进去,只好从外面转了转以补遗憾。</p> <p class="ql-block">元中都,始建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与当时的元大都(即今北京)、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齐名。元中都遗址的建造者为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元武宗海山。元末明初明军在元中都设置兴和所。</p> <p class="ql-block">此时正值盛夏,北京酷热难耐,但此时的元中都却凉爽宜人,一方面慨叹中国之大,另一方面理解了海山为何要在此建都。</p> <p class="ql-block">元中都由内、中、外依次相套的三重城组成,即外城、皇城、宫城。内城平面呈长方形,周长2360米。中城套在内城之外,面积约80万平方米。元中都的宫室建筑按中轴线布局设计,以一号基址为中心的主体宫殿群位于内城的中北部。作为正殿的一号宫殿基址居于内城的中心位置,平面呈“工”字形,地表有琉璃瓦当、滴水和花砖等建筑构件。这里出土的汉白玉螭首,雕刻精美,堪称元代石刻中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新近的考古勘察表明,元中都里既有宫城建筑也有放置毡帐的空地,这显示出这个介于元大都(北京)与草原之间的都城,兼具草原文化和中原传统双重特色。</p> <p class="ql-block">元中都位于河北张北县,处在北京通往内蒙古的要道上,元代曾与元大都(北京)并称,始建于元大德11年(1307年)。至正18年(1358年),宫室被红巾军烧毁,只留下城墙遗迹。</p> <p class="ql-block">元中都是蒙元四都(和林、上都、大都、中都)之一。从现存的遗址来看,元中都分为外城、中城、内城以及城墙和角楼。文物专家认为,元中都从建立到焚毁的历史,可充分反映元代从鼎盛走向衰亡的过程。大量文物的出土,对这个时代的经济、军事、人物风情等方面有很高的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元史》是编的最差的断代史,故关于元中都的史料严重不足,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后人近乎无知。</p> <p class="ql-block">夕阳下的残墙告诉后人,繁华之后必定是落寞,此乃定律。</p> <p class="ql-block">残迹说明,这里曾经有辉煌壮丽的宫殿。</p> <p class="ql-block">城墙残迹。</p> <p class="ql-block">今人考古绘制出的都城大体格局。</p> <p class="ql-block">从元中都出来已是傍晚5点,但天仍如白昼,接着赶往坝上草原。实际上元中都就在坝上草原,但周边人烟稠密,当地人种了很多树,还把大片草原改造成耕地,元中都遗址附近已无草原痕迹。驱车20分钟,离开人烟稠密之地,大片草原进入视野。</p> <p class="ql-block">今天当地正举行草原音乐节,一大票国内流行歌手云集与此,当地实施交通管制,在里面兜兜转转,费时良久才找到出口。</p> <p class="ql-block">近拍草原。牧民的故乡,我们的远方。</p> <p class="ql-block">天高云淡,苍穹四野,想起了北朝民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但现在草原退化严重,牧草过膝还可能,但已遮不住牛羊了。</p> <p class="ql-block">盛开的牧草。在山东生活,见到这一望无际、犹如地毯的大草原,特别是清凉的气温、纯净的空气,还是有一种美好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从经过的草原看,当地牧民多定居,有住房,饲养动物以马牛羊为主。</p> <p class="ql-block">吃草的马儿。</p> <p class="ql-block">路上看到两处阿里集团的数据存储中心,西部、北部许多地方因气候凉爽、电力丰富,已成为许多数字企业的大数据存储中心,东数西算一方面降低了企业成本,另一方面带动了当地经济,体现出中国作为大国的独特优势。</p> <p class="ql-block">在坝上草原转完已是晚上6点,天仍大亮,遂决定去张家口大境关,看去"大好河山"。一个多小时后从坝上赶至张家口大境门,一个感觉:全程都在下坡,从蒙古高原至华北,地理落差巨大,这次体会深刻。</p> <p class="ql-block">大境门位于张家口市桥西区,距张家口堡8里地,明清是蒙汉人民的茶马互市,换言之,当时的张家口堡不允许蒙古人进城贸易,长城大境门是双方贸易行为的界限。大境门建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具有378年历史(截至2022年)。大境门是中国万里长城中四大关口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历史上曾有重要地位。大境门不仅有宏伟的建筑和秀丽景致,而且有着光荣的历史。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爱国将领吉鸿昌率领数万抗日同盟军宣誓出征,北出大境门,抗击日寇,收复失地。1945年8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部队就是从大境门攻入张家口,从日寇手中解放了这座塞外古城。194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国民党五万人马全歼于大境门之外,张家口获得第二次解放。大境门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与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并称为万里长城“四大名关”(2005年新编初中历史教科书)。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起兵反清,康熙征召塞外八旗兵于张家口,大批骁勇的八旗兵从大境门源源不断进入中原,赶赴南方。张家口大境门为平“三藩之乱”起了重要作用。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第三次北征噶尔丹,其主力部队就是从张家口大境门誓师出发的。平定噶尔丹后不久,张家口晋籍文人张自成被长城内外祥和繁荣的景象所感动,于康熙五十二年(1709年)挥笔写下“内外一统”四个大字,镌刻在大境门外的石壁上,表达了长城内外广大民众对祖国统一的要求和对和平的热爱。在“内外一统”的摩崖石刻下有满、汉、蒙、藏、梵等六种语言文字。自此,张家口二百多年来无战事,终于发展成为中国北方著名的陆路商埠,出现了著名的张库商道(张库商道是从塞外重镇张家口(河北)出发,通往蒙古草原腹地城市一一乌兰巴托(当时叫库伦),并延伸到俄罗斯恰克图的贸易运销线,全长1400多公里,是有着“北方丝绸之路”之称的古商道。张库大道历史悠久,它始于明,盛于清,衰于民国,被誉为“草原丝绸之路”和“草原茶叶之路”,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以及历史地位。),这条商道的集散点就是大境门。张库商道南承京津,辐射湖广,北面一直延伸至俄国恰克图和毛斯科洼(今莫斯科),影响直达欧洲和西亚。在鸦片战争前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张库商道是中俄贸易的唯一通道,张家口成为中国最大的茶叶出口基地和皮毛集散地,被誉为“陆路商埠”、“皮都”。当时,在长城脚下,在大境门内外,店铺林立,牛马驼成群,各类货物堆积如山。甚至到19世纪末,张家口依然十分繁华,贸易额曾达到1.5亿两白银。由于张库大道的繁荣,清廷把第一条国有实用铁路修到张家口,1909年由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通车。1927年,最后一任察哈尔都统高维岳被大境门内外的高山大川所感动,写下了“大好河山”四个颜体大字,更为大境门增添了气势。长城大境门区域不但是历史上的军事要塞和陆路商埠,而且在中国近、现代革命战争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何孟雄等就在大境门内外展开革命活动,1925年在大境门外东湾子建立了农民运动协会,遗址保存完好。1945年8月,我冀察主力部队一举解放了被日伪蒙疆政府统治了八年之久的张家口,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从日本侵略者手中夺取的第一座较大城市,八路军雄赳赳开入大境门,成为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性记录,大境门一时成为“第二延安”、“东方模范城市”、“文化城”的象征。1948年12月我军在大境门外的西甸子、乌拉哈达等一带山谷中围歼国民党官兵54000多人,一举从国民党手中夺回张家口,取得平津战役西线张家口战役的辉煌胜利。解放军的威武之师就是从大境门进入市区的,可以说大境门是中国共产党的胜利之门,是中国革命的凯旋之门。解放后,大境门受到保护。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境门在198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张家口市区长城是明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修建的,全长450公里。其中属于桥西境内长城全长3700米,皆沿山势修建,就地取材,以石垒筑,灰浆勾缝而成。大境门外东、西太平山巍然对峙,地势十分险要,历史上这一带是兵家的必争之地,是扼守京都的北大门,连接边塞与内地的交通要道。同时,大境门也是蒙、汉、回、藏等多元文化友好交流的场所,在清代(公元1644-1911),是北方十分重要的商业都市,被称为“路陆商埠”、“皮都”。大境门,自古作为扼守京都的北大门,连接边塞与内地的交通要道,素为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是蒙汉两族人民交通和贸易边口,为发展蒙汉两族人民的友好关系,沟通内地与边塞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张家口经济的繁荣,1909年清朝政府把中国第一条实用铁路“京张铁路”从北京修至张家口。</p> <p class="ql-block">大境门是中国万里长城众多关隘中一个十分特殊的关口。在国内外学术界已被列入与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同样重要的关口。我国万里长城的关口都以“关”“口”称谓,而只有张家口的这个关口被称做“境门”,这其中即包含着“商文化”和“武文化”的魅力,也流淌着民族融合的历史渊源。从明朝隆庆5年起,张家口大境门外元宝山一带,逐渐形成了在历史上被称为“贡市”和“茶马互市”的边贸市场。来自蒙古草原和欧洲腹地的牲畜、皮毛、药材、毛织品、银器等在这里换成了丝绸、茶叶、瓷器和白糖,大境门外成为了我国北方国际易货贸易的内陆口岸。封建王朝以长城和门为界,做生意的外族人只能在城外交易。“境门”意思是指边境之门。1927年察哈尔督统高维岳在大境门门楣上书写的“大好河山”四大颜体大字,苍劲有力,颇为壮观,更为大境门增添风韵。战争与和平,生命与死亡,繁荣与凄凉,在这里周而复始,更迭演绎。大境门历尽沧桑,是张家口历史的见证,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都与大境门密切相关。大境门既目睹了旧中国的贫弱,也目睹了新中国的兴旺和塞外张家口的历史巨变。张家口人以大境门为荣,大境门也自然成为张家口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大境门曾见证了无数重大历史事件,是中国的地标建筑之一。如今的大境门早已失去塞防、贸易功能,成为当地创收的著名景点,门口的空地上人群攒动,成为当地百姓的娱乐休闲中心。</p> <p class="ql-block">大境门上的″大好河山″已成为张家口的象征、中国的地标之一,它通过邮票、图画等方式广为人知,每当国难临头时,看到这四个字,每个中国人都血脉喷张,爱国之情油然而生,身为中国人,能亲眼目睹朝拜这个景点一直是我的梦想,今日此愿终于得偿。</p> <p class="ql-block">大境门造型朴实厚重,它所体现的粗犷苍劲、限而不拘的气势,在整个长城文化中是绝无仅有的,是通往口北的要道。为了保护文物古迹,市政府、区政府已着手对大境门进行全面修复和综合开发,使大境门一带成为旅游胜地,旅游避暑的胜地它是一座条石基础的砖砌拱门,门墙高12米,底长13米,宽9米,有木质铁皮大门两扇。顶部为一平台,长12米,宽7.5米。外有1.7米高的垛口,内有0.8米高的女儿墙。门楣有察哈尔都统高维岳——当时的地方军政首脑于1927年书写的“大好河山”四个大字,苍劲壮观。相传,清康熙皇帝远征回归京都,夜经此地,曾露宿大境门外,后建卧龙亭和将军亭。</p> <p class="ql-block">晚上住在张家口市委党校宾馆,顺便在校园内走了走,分外亲切。29日晨起为买早饭无意中发现张家口老城尚在,且不远,遂高德导航而去。首先找到的是老城西城墙,土墙,尚有3-4米高,保护状况一般。</p> <p class="ql-block">张家口堡(当地读bǔ),俗称为堡子里,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中部,始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张家口堡已有近600年的历史,现存文物古迹达700余处,其中极具价值的重点院落93处,是全国大中城市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建筑城堡之一,堪称“明清建筑博物馆”,也是张家口市区的“原点”和“根”,是张垣大地历经近600多年历史沧桑岁月,逐步成长繁荣的历史见证。[1]2013年05月03日,张家口堡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后,对宣府一带的防务十分重视,它曾数次到洗马林一带巡视,对这一带军事设施的建设也十分重视,于宣德四年(1429年)在张家隘口南七里的地方,兴建了一座军事城堡,由于它是为了加强张家隘口的防御而修筑的,所以这个城堡便被称为张家口堡。</p> <p class="ql-block">民国建筑。据史料记载,张家口堡始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是长城防线上的重要军事驻军城堡,以“武城”之誉而雄冠北疆。随着“北方丝绸之路”——张库大道的日渐兴盛,张家口堡的军事功能逐渐被商业贸易功能所代替,鼎盛时期张家口堡内票号、商号达1600多家,最高年贸易额达1.5亿两白银。</p> <p class="ql-block">张家口曾为民国察哈尔省省会,1945年被我军接管,成为我军早期掌控的大城市之一,解放战争时期更是我党晋察冀根据地的重要战略要地,多少民国要人名流曾驻足张家口,今天张家口仍是军事战略要地,虽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严重下降,但张家口的知名度仍大大高于一般城市。</p> <p class="ql-block">民国十二年(1923年),张家口的票号、钱庄已多达42家。张家口堡的商号、票号、钱庄的投资人与经营者大多是晋商。著名的祁县乔家大院乔氏家族,在堡子里二道巷开办了宏茂票号。祁县的渠家也在张家口开设了茶店以及三晋源、百川通票号。太谷的曹家来张家口桥西经商,开设了锦泉涌、锦泰亨、锦泉兴票号、钱庄。张家口堡成为晋商招财进宝的聚集地</p> <p class="ql-block">张家口堡位于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交界地带,其建筑保存完整,在时间上融合了明清、民国的建筑特色,同时又具有多民族交融的建筑风格,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大型聚落群。</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书香之地。</p> <p class="ql-block">抡才书院已有140来年的历史,据《万全县志》记载,清朝光绪四年(1878年),察哈尔代都统穆图善和万全县(当时张家口属万全县辖)知县尹开先邀集满汉族绅商捐资,耗资白银9000余两修建了抡才书院。抡才书院中”抡才“二字意义深远。“抡”是挑选,“才”是人才的意思。抡才,就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而培养和选拔人才。抡才书院坐北朝南,占地1510平方米,建筑面积775平方米。书院分为前后两个院落,院内有房50多间,两侧还有跨院,从院墙到每间屋都是青砖瓦顶。书院的后院是清朝光绪年间的建筑,后来因学生增多,民国初年又增加了前院的建筑,两种建筑风格看起来迥然不同。</p> <p class="ql-block">张家口堡内传统民居多为清晚期和民国时期所建,砖木混合结构,院落一般坐北朝南,沿中轴线对称布置房屋,整体呈南北向长方形。住宅大多数是一层,主次分明,体量适宜。张家口堡内传统民居一般以院落为组织形式,沿院落的中轴线纵向或横向进行组合,形成规模不同的大小院落。院落布局主要以四合院为主,小的院落有独院式,规模较小,是平民老百姓的主要居住形式。民居四合院一般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合围而成,有些没有倒座,由一堵围墙代替。对于一些人口较多的大家族,一进院落已经不能满足其居住需求,这时会选择建二进院落或多进院落。二进院落以东西厢房的山墙为界,建一堵墙隔开,该墙中央开门,与倒座房形成一个独立的外院。以基本的一进或二进四合院为基础,逐渐形成更复杂的多进或多路四合院。</p> <p class="ql-block">张家口传统民居的大门一般开展南墙正中或者东南角,少数占据倒座房的一个开间,有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拱券门等形式。大门的形制及尺度和社会伦理等级制度密切相关,木柱式大门一般作为多套院落的次门出现,地位比大门低很多。大型院落的大门通常尺度较大,开间一般3米以上,小型院落的大门开间可能只有2米左右。正房是全院落中等级最高的建筑,主庭院坐北朝南的是正房,一般采用硬山式和棚式的屋顶。正房的门居中开启,两侧对称布置满对称的窗户.正房通常是由辈分和地位最高的主人居住。院落两侧的东西厢房,大多采用单坡屋顶,方便向院内排水。厢房多为三开间,房门居中朝院内开启。倒座位于整个院子的南部,坐南朝北的一排房子叫倒座房,多采用单坡式屋顶,向院内排水。有时倒座房中间或者最东边的一个开间用作院落的大门。倒座房是整个院落中级别较低的房屋,高度和规制更小,一般用作客房或储藏室。张家口堡民居的院子多数呈“南北长东西窄”的长方形,主庭院是家庭成员主要的活动场所。除主庭院之外的院子是次要庭院,外人较少进人,院中布置厕所、牲口房、杂物房、水井等,占地面积小于主要庭院。张家口传统民居的围墙一般与建筑的墙体相结合,与主体建筑和厢房起构成完整而封闭的院落。围墙高度低于建筑墙体高度,它往往作为正房山墙与厢房背墙之间、厢房与大门之间、大门与倒座房之间的过渡。</p> <p class="ql-block">老戏台。</p> <p class="ql-block">老城的中心:钟楼。</p> <p class="ql-block">西洋风格民国建筑。</p> <p class="ql-block">南门口老城墙。</p> <p class="ql-block">钟楼南的老槐村:张家口堡历史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西望钟楼。钟楼是全城中心的公共建筑。</p> <p class="ql-block">一棵老杨树。</p> <p class="ql-block">中西合壁的老房门,说明偏僻的张家口曾经深受西方(主要是俄罗斯)文化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堡子里的大公司,曾是当年察哈尔省财政厅办公处。</p> <p class="ql-block">庭院深深。</p> <p class="ql-block">一个日本友人的住处。</p> <p class="ql-block">北城门里的铜马雕塑,说明当年城里曾经骡马成群。</p> <p class="ql-block">因马在当地人生活中极端重要,堡子里建有马王庙,首见!</p> <p class="ql-block">城北玉皇阁是全城至高点,可惜去时未开门,只好站在高处拍几张照片留存。</p> <p class="ql-block">张家口堡初建功能为军事要塞,故城里居住的主要是军政人员,百姓不允许入住,但时过境迁,随着功能调整,百姓也可入城定居,但城里地价房价远高于城外,所以城里的居民都是非富即贵者,非一般百姓。</p> <p class="ql-block">小北门其实就在玉皇阁下面,出去只有东西走向,西边城墙也有段遗存,接着张家口邮政局旧址、察哈尔兴业银行旧址、七佛寺旧址、西墙遗址(77米)、协标署旧址、关帝庙和戏楼等等</p> <p class="ql-block">张家口堡原只有东门、南门,后为便民,在北墙开了小北门。</p> <p class="ql-block">城外看小北门。转了约1小时,时间紧张,买了个煎饼果子(10元)便匆匆告别,此时已是清晨7点,又找到一当地小区吃了份一个怀来人开的安徽板面(15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