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每日百科 - 2023年7月26日 吹响传统号角,国际阿尔卑斯长号音乐节,瑞士南达镇

ORIOོNོ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者的话: </p><p class="ql-block">时间如梭,2021年9月启刊的《JS每日百科》(以下简称“百科”)转眼已一整年了。百科每天转载一张微软网站图片及其英文说明,将其译成中文,并配上音频和相关内容的译注,短视频及照片。其内容涵盖人文历史,古迹遗址,自然美景和动植物世界等。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谢微软网站和美篇等相关应用平台,更感谢朋友读者们的伴随,我们得以一起日日共窥万花筒般的奇妙世界;对部分读者来说,还可能对学习英文有所裨益。然而,世界实在丰富多彩,可供人们认识的知识无穷无尽。拿百科来说,不过是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中搬来一点点科普知识而已。作为编者,尤其我俩已古稀之年(上海中学63届校友),能力有限,即使天天搬,所搬也有限。举例说,百科中常常对当天的由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纪念或庆祝的重要日子和对象展开介绍,而每年这样的日子和对象就有三千三百多个,还不计算个别国家的纪念事件在内。庄子说得好:“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庄子.养生主》) “人生有涯学无涯” 固然很励志,但拿有限生命去学无限知识,最终只会人困马乏,铩羽而归。累积知识不是百科的主要目的,百科期待的是有益于开阔眼界,启迪人生,理性思考的作用;至少也能带给您快乐,多一点遐想或谈资。我们会继续乐此不疲,更愿与朋友读者们一起乐在其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欢迎大家去本美篇号查阅此前的《JS每日百科》,并欢迎评论和转发。</p> 开启今日百科之旅 <p class="ql-block">2023年7月26日</p><p class="ql-block"> 吹响传统号角,国际阿尔卑斯长号音乐节,瑞士南达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点按下面声波图标,在阅读英文时可同时听英文朗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英文音频</p> <p class="ql-block">Blow Traditional Horns of the Alps, International Alphorn Festival in Nendaz, Switzerland July 26, 2023 </p><p class="ql-block">To usher in the summer music festival season, we take you to a pastoral hillside in the Swiss Alps for the International Alphorn Festival held each summer near the town of Nendaz. Musicians are gathering here this weekend to celebrate and blow these enormous traditional horns of the Alps. No one really knows the origin of the alphorn. We do know that for centuries, European mountain folks from the Alps and east to the Carpathian Mountains used this horn to signal to each other across great distances and to call in animal herds. Even though the horn has no valves or keyholes, it’s not easy to play and requires great lung power. Along with the Tibetan horn, the Australian didgeridoo, and South American erkencho, the alphorn shares the distinction of being one of the world’s original wooden wind instruments. Its design remains relatively unchanged over the past several centuries. Instrument makers once selected pine trees with crooked trunks that allowed them to craft the alphorn's curved sound cup from a single piece of wood. Nowadays, alphorns might be made of carefully joined pieces of a variety of woods, but it’s a serious infraction to compete with one not made entirely of wood. Best of luck to those competing for prizes at this year’s Alphorn Festival—may you blow your horns loud enough for us to enjoy here in North America.</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吹响传统号角,国际阿尔卑斯长号音乐节,瑞士南达镇2023年7月26日 </p><p class="ql-block">为了迎接夏季音乐节季节,我们带您前往瑞士阿尔卑斯山的田园山坡,参加每年夏天在南达镇附近举行的国际阿尔卑斯长号音乐节(International Alphorn Festival,见译注)。这个周末音乐家们聚集在这里庆祝并吹响阿尔卑斯山的巨大传统号角。没有人真正知道阿尔卑斯长号的起源。但我们确实知道,几个世纪以来,从阿尔卑斯山和东至喀尔巴阡山脉的欧洲山区居民都使用这种号角来远距离互相发送信号并召唤动物群。尽管这种号角没有阀门或锁孔,但吹奏起来并不容易,需要很大的肺力。与西藏长号(Tibetan horn)、澳大利亚迪吉里杜管(didgeridoo)和南美埃尔肯乔(erkencho)齐名,阿尔卑斯长号是世界上原始的木管乐器之一。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它的设计相对保持不变。乐器制造商曾经选择树干弯曲的松树,这样他们就可以用一块木头制作阿尔卑斯长号的弯曲音杯。如今,阿尔卑斯号可能是由各种木材制作的部件精心连接而成,但是将它们与不完全由木头制成的阿尔卑斯长号一起来竞赛的话显然是不合适的。让我们祝愿那些在今年的阿尔卑斯长号音乐节上角逐奖项的人们好运,愿你们吹得足够大声,让我们在北美也能享受到乐趣。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译注:每年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阿尔卑斯长号吹奏者齐聚南达,参加国际阿尔卑斯长号音乐节(今年是第22届)。节目内容包括:正式的阿尔卑斯号吹奏比赛、trachten 游行(以民族服装为特色)、音乐会、民俗活动、乡村舞会和阿尔卑斯号音乐会(由超过150名阿尔卑斯号演奏者组成的乐队)。简而言之:这是一个真正致力于传统的民间节日。在瑞士阿尔卑斯山的高处,一百多名阿尔卑斯长号演奏者聚集在风吹草动的牧场上,围成一个宽阔的半圆,让群山发出柔和的和谐声音。成百上千名观众乘坐缆车或徒步爬上山腰,坐在海拔2200米的野花丛中,聆听该国顶尖选手的演奏。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阿尔卑斯号是一种长约3.4米、带有杯形吹嘴的直木制乐器。它最早于16世纪被记录下来,据说用于山区通讯,清晰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另外被用来警告狼等危险,或在动物受伤时求救。“玩起来很容易,但玩好却很难,”85岁的参与者马塞尔·亨乔斯 (Marcel Henchoz) 解释道。一般先有一队巨大的牛铃敲响者在牧场上游行,演奏者身着传统服装,戴着饰有徽章的帽子,而飘旗者则随着音乐表演。凉爽的山风从山坡上吹来号角声和烤奶酪的香味。66岁的参与者弗朗索瓦丝·狄龙(Francoise Dillon)女士来自瑞士西部格吕耶尔奶酪村,她说:“当有很多号角时,声音是圆润、柔和、天鹅绒般的。音乐包围着我们。”“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妇女和女孩演奏民间音乐。而50年前,这是非常男性化的活动。”她补充道。瑞士阿尔卑斯长号学院音乐总监法比安·克劳萨兹(Fabien Crausaz)表示,“你必须振动你的嘴唇;阿尔卑斯长号会放大这一点,”他一边说,一边解释如何掌握必要的技能。“从技术上讲,你需要正确的起音,音符必须干净;从物理上讲,你必须用隔膜支撑音符。然后你实际上必须说点什么。”在比赛中,选手用不同号码,由四人评审团进行评判,评审团被屏蔽在帐篷内,因此他们不知道谁在比赛。音乐节创始人安托万·德文斯告诉法新社:“评审团在诠释、音乐性、准确性和节奏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当它是团体时,重要的是他们一起演奏的方式,以及声音的平衡。”2022年的比赛,除瑞士本国选手外,还有九名法国选手、两名德国选手、六名美国选手和一名加拿大选手参加。最年轻的参与者只有11岁,三分之一的参与者是女性。大约100多名演奏者进入了第一轮比赛,最终选出的最佳10名阿尔卑斯号演奏者争夺冠军。 </p><p class="ql-block">2022年总决赛由来自瑞士的58岁的阿道夫·佐布里斯特 (Adolf Zobrist)再次获胜。他于2016年、2019年和2021年夺得冠军。“这是我的爱好,也是我的热情。我从12岁起就开始练习。我父亲把它传给了我,”他告诉法新社。“这是一种特殊的、天然的乐器,带着感觉演奏它很重要。对我来说,与它是一体的,这真的很重要:乐器和你自己。这是山里的声音。”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照片和视频展示传统的阿尔卑斯长号和音乐节浏览,以及人们对保持传统文化的向往和热情。)</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