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品茶经拜羽仙

枫园牧人周宏康

闲品茶经拜羽仙 <br>“扬子江心第一泉,南金来北铸文渊;男儿斩却楼兰骨,闲品茶经拜羽仙。”这是民族英雄文天祥的《 咏茶》诗,意思是说,用扬子江心第一泉(即中濡水)烹茶品饮,能增添文学的源泉;男儿志在沙场卫国杀敌,不念儿女之情。但在闲暇,不妨品茶读茶经,崇拜一下陆羽,这也是一大乐趣!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茶的爱好和赞美,是颇有代表性的。 <br>中国有句俗话:“ 宁可一日无盐,不可一日无茶。”这说明,茶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饮茶,不仅在我国极为盛行,而且在世界上也非常普遍。茶叶、咖啡、可可,被誉为当今世界的三大饮料,而其中茶的饮者最多。 <br>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饮自鲁周公(”陆羽《 茶经》)。早在四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把茶叶当作药用《。 晏子春秋》一书还有古以茗为祭祀之珍品的记载。所“谓 茗”,就是茶。在二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进而把茶树由野生发展成为人工栽培。据《 四川通志》记载,西汉蜀便开始人工种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西晋的张孟扬在《 登成都白菟楼》一诗中,赞美川茶是“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到唐代,种茶蓬勃兴起,茶叶产地已遍及四川、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和安徽等地。北宋的丁谓有一首《咏茶》诗:“建水正寒清,茶民已夙兴。萌芽先社雨,采掇带春冰。碾细香尘起,烹新玉乳凝。烦襟时一啜,宁羡酒如渑。”生动地再现了闽北茶农当时的艰辛。 <br>公元780年左右,陆羽撰写的《 茶经》,总结了种茶、制茶、饮茶的丰富经验。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杰出的茶叶专著。日本人称《茶经》是茶道之源,陆羽也为后人尊为茶圣。 到了元、明、清,人们饮茶更是常见的事。难怪元曲《玉壶春》中说:“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br>我国不但是发现和利用茶树最早的国家,而且还是经营茶叶最早的国家。公元前59年,王褒的《僮约》赋中,就有“武阳买茶”、“烹茶尽具”的记载。武阳是四川彭山县境内的一座山名,为当时的产茶区。可见那时茶叶不仅是一种饮料,而且已成为商品。相传晋元章时,南京街头就出现了茶摊。茶叶被压成茶砖后,曾充当过货币,称为“茶币 ”。到唐代,茶市遍布城市,出现了“ 村女卖秋茶,杯茶就井煮”的景象。<br>江西的浮梁,是当时著名的茶叶集散中心之一。对此,唐代诗人白居易在《 琵琶行》中有过这样的描述“: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足见当时贩运茶叶已相当普遍。<br>浙江兰亭花坞茶市,在宋朝十分热闹。陆游的诗句“兰亭步口水如天,茶市纷纷趁雨前”,兰亭之北是茶市,柯桥以西多橹声”,便是其盛况的写照。范成大《 春日田园杂兴十二绝》中的诗:“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则生动地描绘了春茶上市旺季,茶商下乡收购茶叶的情景。在唐宋时代,茶叶不仅有广大的国内市场,而且还远销国外。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现今世界各地的种茶、 <br>制茶和饮茶,都是从我国传去的;多数国家的 <br>“茶”字 的发 音也都是 从汉 语“茶 ”字转变而成的。据有关资料介绍,公元五、六世纪时,茶叶沿丝绸之路传到西亚;唐以后传到日本;到十七、十八世纪,商品茶大量由海路传到西欧和英美等国。目前世界上五十多个国家产茶,都是直接间接由我国引进的。由此可见,我国在茶叶的生产、加工、饮用方面,为世界做出了特殊的、巨大的 <br>贡献,是值得引以自豪的。清香四溢、气味诱人的茶叶,自古以来为人民所喜爱。历代不少文人雅士还以茶助兴,留下了不少咏茶的诗篇。其中,以唐代诗人歌咏茶的为最多。单是大诗人白居易,就有咏茶诗二十多首。在众多诗人的咏茶诗中,虽然同是赞茶,但又各具特色。元稹的《 一言至七言诗》曰“: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婉转麹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如醉后岂堪夸。”写得相当别致,描绘出了饮茶的清雅和乐趣。一生爱茶成癖的唐代诗人卢全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也十分精彩。诗中说:“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在诗人的笔下,饮茶不仅是一种口腹之欲,而且能文思泉涌,消闷解愁,甚至居然会飘飘欲仙,真把饮茶的作用和饮茶的快感写得维妙维肖、淋漓尽致。 <br>中国茶叶久负盛名,深受中外饮者的赞赏。特别是那些名茶,更是惹人喜爱。“ 高山出好茶,名山出名茶”。我国名茶之丰富,质地之优异,是其它产茶国所不及的。四川的蒙山茶、峨眉雪芽茶,福建的武夷岩茶,浙江的西湖龙井茶,云南的普洱茶、安徽的祁门红茶、黄山毛峰,太湖的碧螺春等等,都是各有风味,誉满中外。白居易的诗句“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苏东坡晚年遭贬在外的诗句“我今贫病长苦饥,分无玉碗捧峨眉”,便都是对川茶的称赞和思念。王禹偁的“香于九畹芳兰气,园如三秋皓月轮。爱惜不尝唯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是一首吟赞普洱茶的诗,描写了诗人珍爱普洱茶的心情。欧阳修的“君不见建溪龙凤团,不改旧香味色”;陆游的 “雪霏庾岭红丝碨,乳泛闽溪绿地材。舌本常留甘尽日,鼻端无复鼾如雷”;范仲淹的“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则从不同角度抒写了武夷山麓建溪岸边异香扑鼻,甘泽满口的馥郁茶味。<br>英国十九世纪著名诗人拜伦,在长诗《 唐璜》中,也提到了世界名茶武夷红茶。那诗句是这样写的:“我觉得我的心儿变得那么富于同情,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的红茶:真可惜酒却是那么地有害,因为茶和咖啡使我们更为严肃。”英国另一位诗人沃勒也对中国茶赞颂不已:“ 花神宠秋色,嫦娥矜丹桂;月桂与秋色,难与茶比美。”中外这类夸赞我国名茶的诗,俯拾即是,这里就不多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