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云台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距离焦作市区30公里,总面积280平方千米,是一处以太行山岳水景为特色,以峡谷类地质地貌景观和历史文化为内涵,集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于一身的科普生态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云台山风景区含红石峡、潭瀑峡、泉瀑峡、子房湖、茱萸峰、叠彩洞、猕猴谷、百家岩、万善寺等主要景点,景区因山势险峻,峰壑之间常年云锁雾绕而得名。云台山主峰茱萸峰海拔1297.6米,景区泉瀑峡尽端的云台天瀑单级落差314米,是我国乃至亚洲单级落差最大的瀑布,被誉为华夏第一高瀑,是云台山的标志性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云台山风景区地质遗迹丰富,已经发现34亿年前的岩层。30亿年来,形成了太古宇、元古宇、古生界和新生界地层,尤其是2300万年以来,新构造运动的强烈抬升和水蚀作用的深度下切,造就了云台山双崖对峙的峡谷群和各种动态的瀑、泉、溪、潭,共同构成了“云台地貌”景观 。</p>  <p class="ql-block">2004年2月13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5月8日被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4年1月被列入资源型城市重点旅游区自然风光旅游项目 。</p>  <p class="ql-block">中文名:云台山风景区</p><p class="ql-block">外文名:云台山、云台山风景名胜区</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焦作市修武县七贤镇沙墙村[46]</p><p class="ql-block">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性气候</p><p class="ql-block">开放时间:06:30-18:30</p>  <p class="ql-block">地理环境</p><p class="ql-block">云台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地处北纬35°25′19.78″, 东经113°25′10.07″。距省会郑州80公里,总面积280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历史渊源</p><p class="ql-block">据神话传说,黄帝陶正之官宁封子授黄帝御龙飞云之术。自焚则随路五色之烟上下升腾,其骨骸葬于“宁北山”中。此宁北山即今修武县北云台山。修武县古称为“宁”。后来,神话传说中称盘古山、女娲山、五行山。</p>  <p class="ql-block">东汉泛称太行山。末代皇帝刘协禅让帝位于魏王曹丕,封山阳公,死后葬于云台山南麓,后人称这里为古汉山。魏晋时期,云台山因“竹林七贤”在此相与友善,但古籍仅有"竹林"称谓。东晋始称云台山,唐代亦称覆釜山,金代称云台山,清代称小北顶。当代称云台山,恢复云台山固有称谓。</p>  <p class="ql-block">主要景点</p><p class="ql-block">红石峡</p><p class="ql-block">红石峡(又名温盘峪),位于子房湖南,全长2000米,峡谷深藏于地下68米。由红岩构成,属中国丹霞地貌峡谷景观,崖壁呈赤红色,故称“红石峡”。红石峡里分布有“白龙潭”、“黄龙潭”、“青龙潭”、“黑龙潭”、“卧龙潭”、“眠龙潭”、“醒龙潭”、“子龙潭”、“游龙潭”,构成“九龙溪”。还有“幽瀑”、“穿石洞”、“相吻石”、“双狮汲水”、“孔雀开屏”、“棋盘山”等景观。红石峡南端有一狭窄的峡谷称为“一线天”,有瀑高50余米的白龙瀑布。</p>  <p class="ql-block">潭瀑峡</p><p class="ql-block">潭瀑峡(又名小寨沟),处于云台山北部略偏西,是子房河的一个源头。潭瀑峡长2000米,南北走向。潭瀑峡内一条溪水叫小龙溪。主要景点有渡仙潭、情人瀑、金龙卧波、丫字瀑、清漪池、水帘洞、碧玉潭、试剑石、蝴蝶岩、龙凤壁等,呈现出飞瀑、走泉、彩潭和山石景观。因潭瀑峡“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故称“潭瀑峡”。</p>  <p class="ql-block">泉瀑峡</p><p class="ql-block">泉瀑峡(又名老潭沟),全长约3000米,沿沟上行400米,是亚洲最高大瀑布——云台天瀑,落差达314米。云台天瀑最宽可有十多米宽的瀑面。是云台山风景区的标志性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子房湖</p><p class="ql-block">子房湖,又叫“平湖”,因汉代张良(字子房)在此隐居而得名,是云台山风景区东区最大的湖泊水体景观。湖水面积0.5平方千米,全长约4000米,最深处约65多米。湖的北端,有一座山峰酷似大佛。2002年6月,子房湖内首次发现了桃花水母,桃花水母与野马、大熊猫被共同列入国家濒危野生动物红色名录。桃花水母是地球上最原始、最低等的无脊椎动物之一,最早诞生于5.5亿年前。因形状如桃花花瓣而得名,桃花水母对水环境要求极高,桃花水母的发现对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无疑是一个最有力的肯定。</p>  <p class="ql-block">茱萸峰</p><p class="ql-block">茱萸峰,俗名小北顶,又名覆釜山,因其形貌似一只倒扣的大锅由而得名。海拔1297.6米,峰顶有真武大帝庙、天桥、云梯。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即于此峰有感而作。峰腰有药王洞,深30米,直径10米,相传是唐代药王孙思邈采药炼丹的地方,药王洞口有古红豆杉一株,高约20米,树干粗达3人合抱,枝繁叶茂,树龄在千年左右。另有“厨灶洞”、“阎王洞”、“黄泥洞”等10余个洞穴。2015年9月20日,玻璃栈道正式对游客开放。</p>  <p class="ql-block">茱萸峰</p><p class="ql-block">茱萸峰,俗名小北顶,又名覆釜山,因其形貌似一只倒扣的大锅由而得名。海拔1297.6米,峰顶有真武大帝庙、天桥、云梯。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即于此峰有感而作。峰腰有药王洞,深30米,直径10米,相传是唐代药王孙思邈采药炼丹的地方,药王洞口有古红豆杉一株,高约20米,树干粗达3人合抱,枝繁叶茂,树龄在千年左右。另有“厨灶洞”、“阎王洞”、“黄泥洞”等10余个洞穴。2015年9月20日,玻璃栈道正式对游客开放。</p>  <p class="ql-block">叠彩洞</p><p class="ql-block">叠彩洞,是以“拥有最多螺旋上升U形穿山人工隧洞的隧洞群”,于2014年9月27日被载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理事会理事查民华颁发了“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叠彩洞是通往云台山主峰茱萸峰的修陵公路隧洞,沿途共分布大小隧洞19个洞,纯洞总长4831米,曲洞连环,首尾相连,每百米路程平均升高5米坡度,上下高差912米。最主要的是一连7条U形隧道在同一山体内,一连七次180度大转弯,并由低到高螺旋攀升一气爬上150米高的悬崖绝壁。叠彩洞从1965年开始规划设计,1977年至1987年历时10年开凿洞而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