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写了地处崂山北九水外七水的小丹丘,今天则是回忆一下再游北九水的外九水的所见所闻。<br> 崂山北九水,是以丽山秀水闻名,有天然山水画廊之称。北九水,发源自海拔1133米的巨峰北侧天乙泉,其上游为凉清河,其下游与五龙河汇聚之后便是青岛的著名河流——白沙河。凉清河因遇断崖跌落,一路穿峡过谷,顺流而下,“遇峰崖必折,折处必弯,弯处必漩,漩处必涌一潭澄水”,在崂山十二景中称之“九水明漪”。九水之数,是自下游向上游数起,绕峰过崖形成一曲,称之一水。北九水顺流而下至太和观和九水疗养院之间的九水界桥处分界,其上是内九水,其下为外九水。我们通常说的崂山北九水景区,其实仅是北九水之中的内九水。目前,内九水已是国家AAAAA旅游景区,而同为丽山秀水、山水画廊的外九水还未作为景区进行开发和管理,而仅是作为进入北九水景区的一条专用旅游公路。 内、外北九水的界碑,立于北九水河的临太和观一侧的岸边,九水界桥的西侧。 北九水桥,位于北九水公交车站的附近,是一高一低的两座桥。低于路面的是早年间修的滚水桥,或称之漫水桥;高的是前些年新修的拱桥,名“北九水桥”,是由大崂经观崂去汉河的必经之路,也是去观崂停车场的必经之路。以滚水桥为界,这里是外九水的终点,也是内九水的起点。桥北,639路公交车的站牌名称就是“北九水站”。 来自内一水的涧水漫过滚水桥,便进入了外九水的第九水。 九水石拱桥的东侧,从上游流下的涧水聚集形成一个水潭,这里便是内九水的第一水的起始点。溯流而上,依次是二、三、四水,直至靛缸湾所在的内九水,共有九水十八潭。 九水疗养院与太和观分居两岸,隔水相望,但都同处于内外九水的分界线上。 北九水桥北的崂山风景区九水景区综合治理工作站,与太和观相邻。 北九水桥附近的“鸿烈书盧”,前些年来时名为“鸿烈酒家”,这栋全石砌筑的房屋最初是德国人遗弃的营房旧址,民国时期时任青岛市市长的沈鸿烈将其改成别墅,用于接待贵宾。 在九水疗养院对面,还有一个“崂山书院 ”,大门开在横跨内一水的“得月桥”桥头上。 自九水界桥开始,沿外九水旁的北九水景区公路前往外八水。外九水处有多家饭店和酒家,还有新的饭店正在兴建中,这是“天成酒家”。 九水饭店 外九水,自九水界桥至卧龙村附近的菊湾,全长有6公里多,《胶澳志》云:“两山相夹,下有深潭,沿途山峡奇秀,清流迂回,水作龙吟,石同虎踞,峭壁危岩,触目皆是,音乐图画,兼而有之。” 行走其间,完全是进入了一条山水画廊。遗憾的是,公路紧临峡谷,路旁林木密植,又有钢丝围墙遮挡,无法下去与涧水直接亲近,只能从树丛缝隙间窥其一斑。 进入外八水,据景点介绍,此处“山势舒缓,涧水悠悠,漫山皆松,山风徐来,松啸、流水溶为一片涛声,名松涛涧”。由于松林遮挡,一直未找到水中石崮上的刻字“松涛涧”三字。 外八水涧旁的一处不大的茶园。 进入外七水,远处山上群峰突起,遍布奇石,多似人形,犹如众仙在此聚会。 前方即是位于外七水的河东村,远处山峰高处,一峰似人、似狮,其下众石皆呈叩拜状,可称之“拜见大王”。 位于河东村村口路旁涧水中的“小丹丘”。小丹丘,是外七水的著名景点。有文献记载:涧北一峰临水独立,呈丹褐色,山势秀如盆景,名小丹丘。又因岩石突出如发髻,又叫仙人髻,亦名小梳洗楼。峰顶石上,南向刻有“小丹丘”三字,乃集郑板桥字。 众僧叩首 外九水涧北路旁,高大的河东村村口牌楼。 路旁的“七水”刻石 临涧山石形如猛虎下山 外七水风光 这座石崮好似一个僧人高高站立在路旁的山崖上。其实与前方河东村外的著名景点“驼峰风云”是同一石崮,由于所处视角的位置不同,于是便形成了不同的景象。 继续前行,山峰便由“僧人”变成了仰天长嘶的“骆驼头”了。 骆驼头,石崮陡然而起,高40余米,呈扁平状,厚20余米,向北延伸达100米。山头由9块巨石叠摞,似一匹昂首嘶空的骆驼,当地人称“骆驼头”。一侧石壁上刻有“驼峰烟云”4个大字。<div> 该峰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形状,由东看似骆驼头,由西与南望则形似鹰嘴,东北望狰狞粗猛形似恶鬼,故亦有鹰嘴峰、恶鬼峰之名。峰西迭嶂排空,陡峭险恶,名飞虎岩。 </div> 驼峰烟云,楚图南题刻。有资料说,此处有东崂人李香亭题刻的《骆驼头》诗,但未发现。全诗为:蜃楼不让骆驼头,高节知居水上流。一介生平木石伴,盛名洋溢遍全洲。 路侧山石状似猛兽下山。 外六水刻石“六水”,位于“骆驼头”石崮下方。由于是顺流而下,而九水的命名是逆水而名,这意味着再向前便进入外五水了。五水四周山峦重绕,青翠四合,名环翠谷。涧底流水到此较缓,流声叮咚,间之鸟鸣啁啾,如奏丝竹,又名玉笙涧。 外五水山水风光。附近有639路公交车的“四水”车站,站牌附近有一条小路可下至涧水处,且有一条漫水坝通向对岸,于是这里便成了游人们观光戏水的好去处。 此处奇石左似兽,右似鱼,可称之“鱼兽对话”。 巨鳌驮山 “五水”刻石,过此开始进入外四水。 外四水周边的奇峰秀水。外四水峡谷原名“天梯峡”,南北两峡对峙如门,水自峡涧中涌出,银花四溅,声荡幽谷。但四水、三水建水库后,此峡已沉身水库中,仅露对峙石壁立于两岸。 刻石“天开异境”,位于外五水路旁。此处原有明代天启四年(1624)刻石,但今已不存。现刻石为1981年重刻。 前方山口,两峰夹峙,仅容两车勉强通过。 四水水库,是因北宅街道群众用水发展需要,增加山涧水拦蓄能力,而于2002年在三水水库的上游新建的小(二)型水库。水库库容量39万立方米,是北宅街道的重要优质供水水源地之一。 四水水库的漫水坝 飞来石 山崖缺口的石壁上刻着“四水”二字,由此向前便进入外三水。 外三水山水风光。 外三水于1967年建三水水库,遂成为外九水的一新的景点。水库拦山涧而成,总库容量40万立方米。坝高24米,与2002年建的四水水库一样,同为小(二)型水库,是北宅街道的重要优质供水水源地。库水清澈靛蓝,从溢洪坝顶凌空跌落,如珍珠壁帘,晶莹夺目。 “将军”牵马走来,众下属俯首相迎。 外四水道路 外“三水”刻石。其右刻石为“绕绿送青”,是青岛晚报一九九二年三月十二日植树纪念,高小巗(岩)书。 三水水库泄洪坝 四水水库、三水水库管理房 进入外二水路段,前方“巨兽拦路”。 刻石:北九水公路竣工纪念 万年石船 定僧峰,状如一老僧打坐入定。峰上石纹恰如身上袈裟,该峰位于三水水库东侧。 山上奇石林立,或如孩童玩耍,或如怪鱼张口,或如双面石首,总之,如何命名,全凭相像。 锦屏岩。二水涧中大石垒迭,排空壁立。涧南有巨岩,名锦屏岩,石色苍翠。岩下潭水,锦岩倒影,波光涟漪。 玉笋峰,位于外一水南岸。 “玉笋峰”刻石 来到外一水的车辆检票检查站,非景区车、非村民车必须有票才准进入。 位于外一水北侧的黑虎山 位于我乐村东的“一水桥” 桥下砾石遍谷,涧水在石缝间奔流。 刻石:外九水之一水 外一水,始自孙家村村东、卧龙村附近的菊湾,南有玉笋峰,北有黑虎山,两山相夹,中为大涧,涧底巨石交错,姿态万千。 外一水风光 崂山一水于家宴,位于外一水桥南。 外一水北岸的“云水山居”咖啡 外一水北岸的“水果园农家宴”、“轻住酒店 · 枫树下”。 外一水周边的群山景色奇异 我乐村 我乐村北,一水岸边的瑰丽山峰。 位于我乐村的“九水印象民宿 · 小院庄户菜”,是一家民宿餐饮连锁酒店。 诸葛孔明石,位于卧龙村后山。状似诸葛孔明手摇羽毛扇,乘龙而至。诸葛孔明,字卧龙。此处村子原名“窝洛”,后因此石易名“卧龙”。<br> 卧龙村桥头巨石上有诗刻:九曲清泉因卧龙,香云紫雾灵气生。青山绿水飞来影,奇石稳坐孔明峰。<br> 卧龙村周边山水秀丽,风光优美。外九水由此村而始。 青岛启迪中学,位于崂山北九水的卧龙村,是一家民办高中。学校占地面积115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设施全部按照现代化学校标准配备,有一流的用餐、住宿等生活设施,可充分保障学生高质量学习生活。<br> 学校全面实行小班化教学,每班不超过35人。启迪中学美术特色鲜明,开设有“美术自主招生班”“美术社团班”,曾创出100%考入一本院校的美术高考佳绩。还开办有“西班牙语班”,是山东省普通高中的首个西班牙语班。<br> 骆驼峰,是外一水的第一景观。在卧龙村抬头南望,一峰活脱脱似一头巨大的骆驼,昂首向东北方向眺望。 但当地人却告诉我,这景点正确的叫法应该是“群僧拜佛”,或“群山拜佛”,中间的大石是“佛”。如在村东的磅石村看,最为逼真。 至此,崂山北九水的外九水之行告一段落。沿北九水景区专用公路,伴随着外九水从九水分界桥开始,顺流而下,先后经外八水松涛涧、外七水小丹丘、外六水骆驼头、外五水环翠谷、外四水新水库、外三水老水库、外二水锦屏岩,直至外一水我乐村、卧龙村的菊湾。一路峰奇水秀,风光无限,仿佛行走在山水画廊之间。若是外九水进一步开发成景区,沿涧水之侧修筑步道,外九水之美便会完全呈现出来。其景之美绝不会亚于内九水,更可与漓江山水相媲美,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div><br><div> 交通:乘地铁11号线至北九水站下,出B口,路边有大崂公交站,乘公交639路至卧龙村下,自外一水起游;或乘639路至北九水站 下,自外九水起游。</div></div> 摄影与编辑:老李lyt<br> 拍摄日期:2023年7月15、17日<br> 相机:佳能7D<br> 镜头:腾龙18~270㎜<br> 感谢朋友们关注!欢迎转发和分享。<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