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夏天的白杨、美篇号1716125</p> <p class="ql-block"> 2020年12月8日下午,我们来到了路桥红旗第一飘一一新桥镇田际村。</p> <p class="ql-block"> 原黄岩县第一个共产党支部从这里诞生,这里也是路桥党史第一人——原黄岩县委书记林泗斋的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林泗斋纪念馆建于1992年,是在原田际小学旧址上建造的。总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由露天广场(纪念碑、乐助碑)和展览厅组成,是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我们穿过木长廊,走进纪念馆,展厅以时间线的形式,罗列了林泗斋1927年春至1939年4月期间的事迹,将林泗斋的一生徐徐铺开------</p> <p class="ql-block"> 1891年林泗斋出生在田际村一农家。</p><p class="ql-block"> 1927年9月,他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小公园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了黄岩地下党第一党支部,由他担任支部书记,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路桥党组织的建立,点燃了党领导路桥革命的星星之火,从此翻开了路桥革命的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 1928年上半年,林泗斋根据上级关干以农民运动为工作重点的指示,实行以农民、手工业者和先进知识青年为主要发展对象的组织路线,使得黄岩县的党组织取得了较大发展。同年5月,在蒋僧桥戴大夫家里召开了党和团活动分子会议,成立了中共黄岩县委,林泗斋、戴大夫担任县委委员,这是黄岩党和团最早建立的县级领导机构。</p> <p class="ql-block"> 此后,林泗斋和戴大夫深入田际、蒋僧桥一带农村,积极宣传减租和组织农民运动。但也引起了地主阶级的极大恐慌。旧政府为此将林泗斋逮捕,后押送至宁波监狱。出狱后的林泗斋去上海寻找党组织,重新回到党的队伍。</p> <p class="ql-block"> 后来,中央特科领导人叛变,上海党组织紧急转移,林泗斋再次和党失去联系,就回到新桥老家。此时,台州地区党的领导机构已遭破坏,路桥的党组织与上级联系中断,并停止了活动。</p> <p class="ql-block"> 1932年春,林泗斋开始在家乡创办田际小学,任校长一年半,为农村失学儿童服务。1933年秋,他在邻乡的保全小学担任教导主任,利用教育阵地,培养学生成为有进步思想的新少年。1934年秋,林泗斋应邀担任茅畲小学校长,并与校外群众密切联系,开办民众夜校和妇女识字班,传播革命思想。作为共产党员的林泗斋,并不满足于研究办学,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引导师生热心社会工作、唤起民众救国救民的大事上来。</p><p class="ql-block"> 1938年初,林泗斋带领牟志华、林珂两名学生返回田际,一面从事建党活动,一面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林泗斋组织各村进步青年农民,集中在田际小学,向他们宣讲有关抗日救国的革命道理,并从中培养积极分子,秘密发展新党员。在林泗斋等人的精心培养下,先后有郑仙球、林清广、林清盛等有志青年加入共产党。</p> <p class="ql-block"> 再后来,林泗斋到安徽继续为党工作,于1941年患肺炎逝于宜兴县新四军16旅医务所,终年50岁。</p> <p class="ql-block"> 1997年,经林泗斋引荐走上不一样的人生路的原福建省公安厅副厅长陈庭槐为林泗斋纪念馆题词:“追求真理百折不回奋斗一生,优良作风身体力行世代表率。”这正是对林泗斋一生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 走出纪念馆,再次看到高高飘扬的党旗,不禁感慨,林泗斋用一生谱写了台州党史的光辉一页,我们要学习他坚韧不拔的毅力、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18px;">出生田际替民忧,血雨腥风搏激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18px;">革命征程何惧死,一身正气驻台州。</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