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研学赴京程,七十荣华筑梦行——衢州二中2025届北京研学DAY1

启航 <p class="ql-block">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正值70周年校庆,在学校与世纪明德研学团队共同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北京,开启了我们二中学子期待已久的北京研学之旅。第一天我们来到了八达岭长城领略了人文与自然交织的独特风景,深深震撼于古人的智慧。下午,我们来到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参观了两弹一星的研究所并有幸聆听了孙院士为我们作的讲座探索了这座高校深处的奥秘。</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听我们慢慢道来……</p><p class="ql-block"> </p> 上午——长城 <p class="ql-block">“上九仙山,下冲莽苍,长城连绵千万里。丹凤呈祥,锦龙腾跃,云梦泼墨五千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地之间,有一座巍峨雄伟的长城,它蜿蜒曲折地穿越山川,宛如一条巨龙伸展着身躯。</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世界的奇迹——万里长城。</p> <p class="ql-block">长城的历史悠久,自远古的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期开始修筑,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见证了中国古代帝国的辉煌,也承载了无数英勇战士的豪情壮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站在长城上,仿佛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沉淀。这里是先民智慧的结晶,是古代工匠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C组帅气的张高军老师友情出演)</p> <p class="ql-block">砖石砌成的城墙宛若一道高耸的屏障,挡住了北方蛮族的入侵,保卫了中华大地的和平。凭借其巨大的规模和艰苦的修建过程,长城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防御工程之一。</p> 下午——中国科学院大学 <p class="ql-block">结束长城之旅,经过短暂休息,我们跟随团队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我们在孙院士的带领下参观了两弹一星爱国纪念馆。天空中飘着小雨,但这丝毫不减弱我们的参观热情。</p> <p class="ql-block">在院士的介绍之下,我们走进了两弹一星的研发场景:锅炉,管道,电器柜以及各种重型机械,时光使得他们披上了锈蚀的外衣,他们无不展现着各个年代的时代成就;那座空气中爆炸激波试验场,一间间陋室隐匿于丛丛深草之中,我们仿佛看到了郭永怀,郑哲敏等伟大物理学家以吃苦耐劳的态度完成每一项实验 ……那段激情澎湃的历史展现在我们眼前。</p> <p class="ql-block">我们还登上了国科大高空观景台,在完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俯瞰校园美景。</p> <p class="ql-block">晚上,伴着校园美景,我们第一次走进真正的大学课堂。在孙小淳院士的介绍下,我们穿越了时空,深刻感受到了古代天文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我们生活在同一片星空下,仰望星空,与古人交谈,体会中国古代科学与人文精神。”一堂别开生面又机会难得的大学课堂带给了我们不仅仅是知识,更是进行学术研究需要的那种精益求精的钻研劲。</p> <p class="ql-block">孙院士还给同学们签了名,并热情邀请大家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希望孙院士的美好祝愿能够带给同学们更多学习上的激励。</p> 活动感想 <p class="ql-block">一天下来同学们收益匪浅,来听听A组同学怎么说——</p> <p class="ql-block">“万里长城启于秦始皇建立的统一王朝,经历着千年的风霜雨雪,几经修葺,见证了数代王侯将相你方唱罢我登场。</p><p class="ql-block"> 登临长城,抚摸块块砖石,可以听见历史的会音。青石板上刻下的纵横交错的痕迹,诉说着过去的战争回忆。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人民的智慧结晶,每一段城墙都见证者历史的不断变迁。</p><p class="ql-block"> 虽是微微细雨,终难敌兴味盎然。雨水浸润了山头,长城于其中藏匿,山水画的意境便是如此了吧。</p><p class="ql-block"> 江山留胜迹,吾辈复登临。”</p><p class="ql-block">——A组 朱可韵</p> <p class="ql-block">“长城之行,人山人海。即便想停,人流也会将你推向前方。但越往高处走,着急向前的人越少,走不走,全然是自己决定。</p><p class="ql-block">虽体力不足至于巅,然退则留憾,故坡虽陡,但可攀;阶虽坎,但可行,登顶只在一念间。</p><p class="ql-block">于巅远眺,有四面青山映于眼底,叹城楼巍峨绵延千里,念万千将士奋勇杀敌,纵雨水击面,双腿难行,余心释然。”</p><p class="ql-block">——A组 张郁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的两弹一星纪念馆,参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两弹一星相关器械,了解研发两弹一星的艰苦环境,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两弹一星“凝聚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以科技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深刻内涵。老一代科学家和广大研制人员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精神,风餐露宿,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现世康衢岁月,时和月丰,吾辈少年当弘扬创新精神,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使青春之人生,硕果千里,丰盈无疆。”</p><p class="ql-block">——A组 曾海璐</p> <p class="ql-block">“今晚我们极其荣幸地聆听了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北京天文学会理事孙小淳教授的科普讲座—时空穿越之到中国古代看星星。</p><p class="ql-block"> 孙教授用生动诙谐的语言热情地向我们讲述了原本晦涩深奥的天文知识,从古人关于天文的神话故事、诗词歌赋到天体的运行轨迹,在他饱含激情的讲述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中国古人奇妙的天人观及其令人惊叹的智慧。“天空是人间在天上的投影。”孙教授说,这句话是古人天人观的极佳诠释。</p><p class="ql-block"> 这场讲座从古人看星星切入给我们提供了看待天空看待世界的新视角,在对于星星的思考中</p><p class="ql-block"> 我们也愈加深刻了对宇宙和生命的认知,这是研学的意义所在。</p><p class="ql-block"> 我们生活在同一片星空下,仰望星空,与古人交谈,和宇宙对话。”</p><p class="ql-block">——A组 黄胜楠</p> <p class="ql-block">“北京研学的第一天,我们已由刚到时的喜悦转为今日的挑战,八达岭长城上蒙蒙细雨见证我们的攀登,纵使前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我们任毅然无惧。转战中科大,体力的挑战变成了脑力活动,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孙教授跨越时间之海,畅游星空,从神话故事到诗词歌赋,于天马行空的想象到现实技术的呈现,我们领略了古人对于星空的思考,也启发了当下我们对于宇宙和生命的深究。研学的第一天转瞬即逝,我们需要思考与感悟,身体的精进,精神的升华是我们最大的收获,。将今日的劳累转化为明日的动力,明日更进一步。”</p><p class="ql-block">——A组 钟浩然</p> 尾声 <p class="ql-block">赴京的第一天研学取得了圆满成功:上午,我们在攀登长城的过程中体会华夏文明伟大工程的壮丽,强身健体,感悟沧桑历史;下午,我们在参观国科大的过程中领略中华民族科研成果的辉煌,学习知识,锤炼科学品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研学活动成功进行为衢州二中70周年校庆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就像张高军老师说的:“我们要把向往的地方,变成走过的路。”今天,我们每个人受益匪浅;明天,定能取得更大的收获!</p> 特别感谢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p><p class="ql-block">世纪明德研学团队</p><p class="ql-block">统筹:</p><p class="ql-block">郑天薇老师</p><p class="ql-block">摄影+文本:</p><p class="ql-block">全体A组成员</p><p class="ql-block">行程记录:王若涵,金可盈,吕鑫旺,王怡翔,余江涛</p><p class="ql-block">活动感想:黄胜楠,曾海璐,朱可韵,张郁茗,钟浩然</p><p class="ql-block">开头结尾:徐嘉昱,赵子宸,熊郑逸</p><p class="ql-block">整合图片,修改文字,制作美篇:殷菲,伍思源</p><p class="ql-block">同时感谢其他各组成员提供的照片素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