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方言]天水方言中的“𤆵(读pā )”字

陇山渭水

<p class="ql-block"> 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州部南部方言中,把煮熟后的洋芋,皮裂开了缝,叫𤆵(读pā )的很。这个字一般打不出来,是指食物熟透而柔软的意思。而北部麦积区三阳川等地,则把煮熟后的洋芋,皮裂开了缝,说成麫(普通话读miàn,天水方言读绵)的很。天水方言,说老年人牙口不好,要把肉煮𤆵点,就是把肉煮熟煮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上网查𤆵字的解释,一般没有这个字,因现有输入法打不出来这个字。在一个天水方言的资料,用“粑”字代替“𤆵”字,我好多次就用来替“𤆵”字。</p><p class="ql-block"> 在网上打出火与巴组成字,才会出现“𤆵”字,它的解释是形容煮熟的肉一夹就烂的状态,也可用来形容劳累、生病的人浑身无力的感觉。详细解释:〈方〉1.指食物熟透而柔软。2. 〈方〉身体发软无力。3.〈方〉软弱。古籍及《康熙词典》、《说文解字》中没有这个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川方言中有“𤆵”这个字,这个字的意思有食物熟透而柔软,说把肉煮𤆵点。四川方言中, 𤆵还有软弱的意思,“ 耙(𤆵)耳朵”就是软耳朵,男人怕老婆的意思。天水方言中,形容一个男人怕老婆用“气管炎”(妻管严),或用“软耳呱(耳朵)”,开玩笑时把这个男人的耳朵或自己的耳朵dòu(写作扌+豆或者㨮,摸的意思)几下,试耳朵的软硬,意思是说这个男人是怕老婆。</p><p class="ql-block"> “耙(应该是𤆵)耳朵”是四川话中的一个词语,意思是怕老婆的男人。四川人认为惧内者自然耳朵软,对老婆大人言听计从。 男人怕老婆有三种情况:一是老婆很强势,处处比男人能干,男人事事都要听老婆拿主意,只好当了“耙耳朵”;二是男人疼老婆,爱老婆,事事、处处让着老婆,心甘情愿当“耙耳朵”;三是男人做了亏心事,在老婆面前直不起腰,抬不起头,当然怕老婆,不得不当“耙耳朵”。 四川的男人对“耙耳朵”这个雅号并不反感,而且乐意当“耙耳朵”。</p> <p class="ql-block"> 说明,以上图片全部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