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财务科办公室不到三十平米,靠西南角放着一个保险柜和一张当时最流行的三屉一斗办公桌,玻璃板下压的常用的电话号码,办公桌上摆着一把算盘。看到算盘,我怔了一下,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好像小学的时候学过算盘,但是现在看到它感到一筹莫展。</p><p class="ql-block">办公室里最忙的就是老赵会计了,我进入办公室时,他还在拨打着算盘噼里啪啦响,好像很忙似的。他长了一张非常清秀老成的脸,从脸盘上能看出这是一个很智慧的人,他张口脸上就有笑容。一只右眼似乎有点毛病,好像早期白内障似的,有一层灰白色的眼雾。他没有停下手上的工作和我用眼神打了个招呼,双方就算彼此认识了。</p><p class="ql-block">许会计穿的军绿色裤子,上身着便装,他主动和我打了个招呼,能听出他那浓重的沪方言,后来才知道他是上海青浦人。他高高细劲的个子,瘦削的脸庞,脸庞上还有一些瘆沙,友善的眼神透露着小知识分子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算盘</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上任没有发生任何收支业务。从我一看到算盘开始,我就意识到要靠这个家伙来算账,但是它怎么用呢?我发懵了,翻肠搜肚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以前是怎么学的。我发愁了,不会用算盘怎么搞财会工作呢?李科长肯定不知道我不会用算盘,如果他知道了我不会用算盘 ,那他岂不是看人看走走眼了吗?不行,我得先过了这一关!</p><p class="ql-block">老赵会计手中的算盘噼里啪啦的响吸引了我,我眼睛紧盯着他的手指看他是在怎么运作这个算盘的,看着看着,似乎遥远的记忆又回来了,要么说人的悟性不一样,有的人悟性高,有的人悟性低,从他的指尖拨动着的算盘珠子,我似乎领悟到算盘是如何进行计算的了。</p><p class="ql-block">算盘上面两个算珠,下面五个算珠(有的算盘下面4个算珠)下面的算珠往上拨一个,那就是一,再拨两个,那就是1+2啊,原来是用算盘珠子帮助我计算数字的,过去学过的东西满脑复活了。我就用办公桌上的算盘,开始了不停的拨动,并且用算盘上的金属拉杆作为个位的定位,不停的进行算珠拨动,总算把加减的运算熟悉了,呜呼,真是天不灭曹啊!</p><p class="ql-block">从第二天开始拿到报销单据收付现金时,我就先把收到的现金或单据数到算盘上,点现金时,再一个一个把算珠加减掉。平时没事儿,手中的算盘就不停的进行1+2,2+3,3+4……和进退位计算,时间不长,我的算盘也打的噼里啪啦响了。后来还能听出来老赵会计不停拨打虚子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手摇计算机</p> <p class="ql-block">时间不长,财务科收到了从部里调拨来了一台手摇计算机,当时铁道兵系统很多固定资产和设备都是走的调拨制,凭调拨单下账,这下子解决了我用算盘进行乘除计算的短板。我认真的对照说明书,琢磨了一个星期,把手摇计算机的加减乘除运算搞了个明白,慢慢的在算帐的时候,我就开始使用手摇计算机了。开始老会计们对我用手摇计算机进行计算不屑一顾,认为还是算盘用的得手,并且手摇计算机,比较笨重,搬来搬去很不方便。但是进行较大数字的乘除和计算的可靠性方面,就显示出了手摇计算机的优势。有一天,老徐会计看到我在那儿不停的摇着手摇计算机,他过来看了看,似乎有一点兴趣 ,问我怎么进行使用计算?我就一步一步的教他怎样设数,怎么样手摇进行计算,他学了好一阵儿,似懂非懂,从那以后他再没有摸过这台手摇计算机。</p> <p class="ql-block">最可爱的人</p> <p class="ql-block">来到财务科时间不长,我就搬到了机关宿舍,两个人一个房间,条件比学员队好多了。这时候李科长也要调走了,他是个张嘴就笑,和蔼可亲的领导,工作认真负责,而且很有头脑,当时我们是2670工程筹建处,是属于建厂施工阶段,铁道兵部队在施工阶段,每人每月有三元的施工补助,部队有补助,但是工厂能不能拿到这个补助呢?他坚持不懈,多次跑部里申请最终拿到了批示,给每个职工每月终于加了三元的施工补助,现在看三元人民币微乎其微,但是当时我每月才挣二十元零六毛,拿到这三元全厂职工一片欢呼。</p><p class="ql-block">李科长身上还是很有点故事的,尤其他的恋爱经历更是让人乍舌。那是他当兵抗美援朝奔赴朝鲜战场的时候,列车从湖北始发途经沈阳站时,年轻的学生们在站台上欢送志愿军一一“最可爱的人”,突然有一个女学生从窗口他递了一封信,真是千里鸳鸯一信牵,抗美援朝结束回国后,联系到了这位女学生,并且最终结为夫妻。</p><p class="ql-block">他调到了铁道兵襄樊工厂,并且一直担任领导职务到退休。2008年,他陪爱人来太原参加门球比赛,一到太原就给我打电话,我们时隔三十六年再次重逢,抚今追昔,这都是后话了。</p><p class="ql-block">在出纳的岗位上干了十个月,科里来了一位女学员接替了我的工作,我就正式走上了会计岗位,主要分管固定资产台账,日常报销和工资发放。科室工作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平淡无奇,每天都在做着重复的工作,对于我一个不到20岁的年轻人,是有一些枯燥。但是,我是学员队里第一个分到机关工作的学员,每天中午打饭的时候,拿着碗筷走出办公楼,经常和迎面从山沟里车间下班归来的学员们走个对面,我能感觉到他们投过来的羡慕的眼光。</p><p class="ql-block">1973年7月接到铁道兵后勤部财务处的通知,要我们工厂派一名财会人员前去北京参加财会培训班,时间是两个月。工厂经研究决定派我前去学习。</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