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三言两语】20230703</p><p class="ql-block"> 在山西忻州地区定襄县五台县境内,各自相聚不过十公里左右,分别坐落着辛亥革命以后中国近现代史上——三个重要历史人物——徐向前薄一波阎锡山的故居。</p><p class="ql-block"> 六月十二日下午,在表哥的带领下,驱车前往参观了三位历史人物的故居。</p><p class="ql-block"> 徐向前与薄一波都是我十分敬重的老一辈革命家。</p><p class="ql-block"> 徐向前元帅在红军初创时期,是红四方面军的创始人之一,担任四方面军总指挥,为四方面军成为三个方面军中人数最多战斗力坚强的部队,立下赫赫战功做出巨大贡献。1935年6月12日,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的先头部队在四川懋功达维地区胜利会师时,中央红军约有两万兵力,四方面军八万,如果没有四方面军这八万部队,红军要在陕北站稳脚跟,恐怕很难。所以,徐帅作为总指挥功不可没。</p><p class="ql-block"> 只是,后来,一九三六年十月,执行中革军委《宁夏作战计划》,打通国际路线,徐帅与陈昌浩一起,率领原红四方面军机关和原隶属四方面军的九军三十军与原隶属一方面军的五军共三个军两万多人西渡黄河,组成西路军挺进河西走廊,因种种原因,兵败祁连,几近全军覆灭。</p><p class="ql-block"> 徐向前回到延安,受到不公正对待,抗战初期组建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作为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的徐帅,仅担任一二九师副师长,其它红军方面军主官林彪贺龙都是师长。</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期间,徐帅曾是攻打太原的总指挥,中途因身体不好,一度坐在担架上指挥战役。五个月艰难攻坚,扫除了太原国民党守军所有外围阵地,攻克太原城指日可待时,中央考虑稳妥起见,以彭德怀替换徐帅。据说当时彭帅不愿接任总指挥,他以为有抢功之嫌。</p><p class="ql-block"> 由于种种缘由,造成不少人认为徐帅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功劳不够大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就现在公开的史料来看, 实事求是地讲,西路军失败的主要原因并非是西路军自身造成的。《宁夏作战计划》是中革军委拟定,不是四方面军擅自西征祁连;原来计划由五个军西渡黄河,因渡河时国民党军队攻占河岸,后续两个军没 能实现渡河,使西路军减少两个军,最后由三个军继续西进;西进之时又逢西安事变爆发,为威慑牵制国民党军队进逼延安,西路军在中央与中央军委西进还是东返的反复命令下,在河西走廊徘徊了几个月,从而丧失了西进的最佳时机,最后被马家军分割击溃,全军覆灭。这是红军历史上自湘江血战后,最大的一次伤亡。</p><p class="ql-block"> 假如,徐帅没有因西路军失败受到不公正对待,组建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时,应能担任师长,以徐帅卓越的军事才能,很可能在抗战时期又立下卓越功勋。</p><p class="ql-block"> 假如,徐帅身体一直比较好,没有出现大的问题,解放战争时期,徐帅很可能能指挥几次大的战役,表现出自己的军事天才。</p><p class="ql-block"> 非常遗憾,历史没有假如。</p><p class="ql-block"> 文革中,徐帅还有参与所谓“大闹怀仁堂”的壮举。</p><p class="ql-block"> 1967年2月在一次周恩来总理主持的由多名中央政治局委员参加的会议上,徐帅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表示强烈不满,对林彪、江青一伙诬陷迫害老干部、乱党、乱军的罪恶行为,进行了大义凛然的斗争,慷慨陈词时用手掌击打桌子拍断了掌骨。一时传为佳话,鼓舞了当时被压抑的人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薄一波副总理是山西吕梁定襄县人。</p><p class="ql-block"> 以下摘自百度:</p><p class="ql-block"> 1908年2月6日出生于山西省定襄县蒋村,原名薄书存。薄一波1922年从定襄第一高小毕业,考进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开始接受五四运动新思想和马列主义影响。1925年5月,他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参加了国民师范学校学生声援太原市民反房税斗争。同年6月,又组织国民师范学校学生参加声援五卅爱国运动。</p><p class="ql-block"> 192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入党后,他组建了国民师范学校党支部,任支部书记。1926年夏,任中共太原地方执委会北部地区委员会副书记,从事党的组织、宣传和群众工作,领导了同山西国民党新右派的斗争。大革命失败后,任中共山西临时省委委员,赴晋北恢复、重建党组织。</p><p class="ql-block"> 1929年至1931年,在北平、天津、唐山等地从事兵运工作,先后任中共天津市委士兵工作委员会书记、平汉线北段兵暴委员会书记、顺直省委军委常委,参与组织和领导了唐山兵变和平汉线北段兵变等斗争。由于白区工作环境险恶,斗争复杂,他四次被捕,两次入狱,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崇高气节。</p><p class="ql-block"> 1931年6月,由于省委军委负责人叛变,河北省委及所属许多机关遭到破坏,薄一波同志在北平被捕,被判刑8年,关进“北平军人反省分院”(即草岚子监狱),从此开始了长达5年的监狱生活。在狱中,被关押的共产党员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党支部干事会为核心的坚强战斗集体,任党支部干事、书记,同敌人进行了坚决斗争。1935年5、6月间,薄一波、殷鉴等12名共产党人因拒绝“反省”而被北平国民党军法部门内定处以死刑。由于南京国民党政府的批复尚未下达,负责对监狱政治犯行刑的国民党宪兵第三团根据“何梅协定”立即南撤,这12位同志才幸免于难。</p><p class="ql-block"> 1936年6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向党中央建议立即采取措施,即按国民党的规定履行出狱手续,营救被关押在草岚子监狱中的同志。党中央批准了北方局的建议。1936年9月,薄一波等54位同志经党组织营救出狱。</p><p class="ql-block"> 1936年10月下旬被派往山西,组成以他为书记的中共山西省公开工作委员会。1937年8月1日成立了新军部队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他先后任总队、第一纵队政治委员。1937年11月初,他率决死队第一纵队前往晋东南抗日前线,任山西省第三行政区政治主任,领导创建了太岳抗日根据地,配合八路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9年底,阎锡山在蒋介石掀起的第一次反共高潮中率先发难,发动了企图消灭新军的12月事变。在八路军的支持和配合下,薄一波同志率新军坚决自卫反击,粉碎了阎锡山的阴谋。</p><p class="ql-block"> 此后,新军正式编入八路军序列,他继续担任山西第三专员公署专员、决死队第一纵队纵队长兼政治委员。1941年1月任八路军太岳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8月任八路军太岳纵队政治委员,同年任新成立的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副主席。1942年9月起任中共太行分局委员,中共太岳区委书记。</p><p class="ql-block"> 1943年8月,他赴延安参加党的七大。后由于七大推迟召开,他到中央党校一部学习,并担任第一支部干事。</p><p class="ql-block"> 1945年4月至6月,他出席了党的七大,当选为中央委员。</p><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党中央决定成立晋冀鲁豫中央局和晋冀鲁豫军区,薄一波同志任中央局副书记和军区副政委。同年8月至11月,协助刘伯承、邓小平同志指挥解放区军民,取得了上党战役和平汉战役的胜利。在平汉战役中他和刘伯承同志一起,亲临前线同国民党将领高树勋会晤,争取了高树勋部的起义。1946年3月,他在晋冀鲁豫边区参议会一届二次会议上当选为议长。</p><p class="ql-block"> 1947年夏,任晋冀鲁豫中央局第一副书记、代理书记。同年7月至9月,他率晋冀鲁豫解放区代表团赴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参加全国土地会议,讨论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1948年4月,党中央决定成立华北中央局,任第二书记(后任第一书记)。同时成立华北军区,薄一波同志任政治委员。同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当选为第一副主席,并任政府党组干事会书记。</p><p class="ql-block"> 1948年12月8日,他被任命为平津卫戍司令部政委。1949年3月,他列席中央书记处会议,参与中央一些重大决策的讨论。7月,中央决定组织新政协筹备会党组干事会,他被指定为党组干事会成员。同月,他担任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9月,他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p><p class="ql-block"> 1949年10月,被任命为政务院政务委员、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第一任财政部部长。后又担任全国编制委员会主任,仍兼任华北局第一书记。1951年12月,担任中央人民政府节约检查委员会主任。1954年10月31日,被任命为国务院第三办公室主任,分管重工业口工作。同月,被任命为国家建设委员会主任。</p><p class="ql-block"> 1956年5月,国家经济委员会成立,薄一波同志任主任。同年9月,在党的八大上他再次当选为中央委员,并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1月,在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十一次会议上,他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1963年2月,兼任国家计委副主任。</p><p class="ql-block"> “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残酷迫害。1978年12月党中央为薄一波同志彻底平反,恢复了名誉。1979年3月,被任命为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任命他为国务院副总理。1980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成立国务院机械工业委员会,薄一波同志兼任主任。1982年5月,兼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党组书记。</p><p class="ql-block"> 1982年9月,在中顾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顾委常务副主任,负责主持日常工作。1983年10月,薄一波同志任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1988年3月,任中央党史领导小组副组长。是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八届、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副主任。</p><p class="ql-block"> 2007年1月15日20时30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八届、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薄一波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p><p class="ql-block">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薄一波同志尽管年事已高,但始终关注并支持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始终关注并支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薄一波同志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孜孜以求、不断探索、不懈奋斗的一生。他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他具有高超的领导艺术,具有独立地开创新局面的胆略和才干。他善于团结各种革命力量与各方面的同志、各种同盟者一起工作。他一贯维护中央领导,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坚持原则,顾全大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维护团结,遵守纪律,光明磊落,谦虚谨慎,廉洁奉公。他作风务实,细致勤勉,密切联系群众。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8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矢志不移、坚忍不拔、荣辱不惊,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独立解放,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尽心竭力,鞠躬尽瘁,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他的卓著功勋和崇高品格,受到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敬重和爱戴。</p> <p class="ql-block">徐向前生平大事记</p> <p class="ql-block">从右至左,徐向前的父亲母亲哥哥。徐向前的父亲是晚清秀才,后当教师。</p> <p class="ql-block">徐向前与习仲勋合影</p> <p class="ql-block">在徐向前故居</p> <p class="ql-block">薄一波故居</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周恩来薄一波合影</p> <p class="ql-block">薄一波与妻子胡明塑像</p> <p class="ql-block">陈云赠送薄一波的书法</p> <p class="ql-block">薄一波生平图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