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行6

水滴

<p class="ql-block">5月19日下午离开目的地拉萨,已是我们此行的第十天。一路走来我们经受着高海拔的考验,其中一个自称藏二代的同伴身体不适,直接飞回成都。我们四人继续驱车行驶在返程的路上,走林拉高速回到林芝住宿。</p> <p class="ql-block">5月20日一早从林芝出发,经鲁朗-波密-要赶到八宿400多公里的路程,时间还是挺紧张的。</p> <p class="ql-block">本应在鲁朗停下来,逛逛鲁朗这个天然氧吧和东方瑞士之美誉的小镇,可今天行程太紧张,只做了短暂停留,观赏了它迷人风光的一角就匆匆赶路了。</p> <p class="ql-block">318国道沿线—滚滚流淌的帕隆藏布江,发源于 然乌湖南方的阿扎贡拉冰川,是雅鲁藏布江最大的支流。</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雪山、满坡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和眼前流淌着清澈碧绿的帕隆藏布江水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风光旖旎、沁人心脾。</p> <p class="ql-block">进入北纬三十度的八宿县,今晚住八宿。</p> <p class="ql-block">5月21日早从八宿出发驶向昌都。</p> <p class="ql-block">怒江大桥是318国道的咽喉要道</p> <p class="ql-block">远望怒江大桥前矗立的桥墩像一座纪念碑。据说是当年修建此桥时,一名解放军小战士不慎掉进水泥里,血肉之躯凝固在这座桥墩中。在随后的修建中,一个建制排30多名战士全部牺牲。多数车辆经过这里会鸣笛向英雄致敬!</p> <p class="ql-block">沿着318行至邦达再走一段214国道,就将驶入317国道。</p> <p class="ql-block">邦达海拔4400多米,是川藏南线和北线的交汇点。</p> <p class="ql-block">途径的邦达草原平均海拔也在4200米以上,是地势宽缓,水草丰美的高寒草原。</p> <p class="ql-block">邦达草原长80多公里,宽约20多公里。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航空港-邦达机场就坐落在邦达北面的草原上。</p> <p class="ql-block">广阔无垠的草原,遥远地平线尽头是一座座山势较缓又起伏变化的山岗。</p> <p class="ql-block">草原肥沃,牛羊成群。这里曾是茶马古道必经之地,如今开辟了川藏、川滇公路。</p> <p class="ql-block">浪拉山是邦达至昌都必经的山峰,山势陡峭,群峰耸立。</p> <p class="ql-block">站在浪拉山观景台上,遇见两个憨厚淳朴的藏族小伙子,看他们的衣着就知道个大概,腿上绑着厚厚的护膝,手上拿着护手板,额头前磨出的老茧。他们非常友好的和我们交谈,身背父亲的遗像,带着家人的嘱托,从家乡翻山越岭一路磕着长头去拉萨朝圣,就这样风餐露宿要半年时间才能到达。</p> <p class="ql-block">为了心中那份虔诚和信仰,不惧千辛万苦,尘土满面,三步一磕,五体投地的一步步趋向他们心中的圣地拉萨。以前曾听说过,可今天亲眼目睹这一场景,一种莫名的感动油然而生,来到西藏才知道有一种信仰叫一生朝拜。</p> <p class="ql-block">位于西藏214国道距昌都20公里处,路边悬崖上的“大脚印”。当地民间传说那是格萨尔王留下的足迹。经过实地考察分析,最终古生物学家认为是侏罗纪早中期恐龙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午后到达昌都,正是艳阳高照,此时是入藏以来感觉最温暖的时刻,脱掉羽绒服,办好酒店入住手续,还好离得不远赶去强巴林寺。</p> <p class="ql-block">强巴林寺位于昌都县城内,它巍峨地依附在横断山脉之下,海拔超过4000米。该寺是由宗喀巴弟子喜绕松布1444年创建,历时8年。寺内供奉主佛为弥勒佛,藏语称强巴佛,强巴林寺也因此而得名,是藏东第一大格鲁派寺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藏式建筑风格为主</span>的强巴林寺占地面积0.33公里,院落重叠,殿堂林立,规模宏伟、金碧辉煌 。它是康区格鲁派寺院中创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寺庙,僧侣众多,鼎盛时达5000人,终年香火旺盛。</p> <p class="ql-block">我们进寺时已接近关门的时间,寺院内游客寥寥,一片幽静,寺院外却是喧嚣热闹、车水马龙。走进这古老,庄严、圣洁的寺院让我们放下浮躁,去掉一身疲惫,心静的感觉真好。</p> <p class="ql-block">来得太晚各大殿都已关门谢客。进到这里已不见上课诵经的僧人,只环顾了殿里的大致模样。</p> <p class="ql-block">还有信徒在五体投地的膜拜</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壁画像是重新描绘过,笔画清晰、色彩绚丽</p> <p class="ql-block">5月22日早晨从昌都出发,行驶500多公里,经江达(西藏境内),德格(地属四川)赶往甘孜。从今天起将出西藏进入四川境内,开始下半段的川西行。</p> <p class="ql-block">川西主要指四川甘孜和阿坝两个藏族自治州的高原地区,川西高原是青藏高原的组成部分,海拔4500米左右,这里地处青藏高原与横断山脉的结合部。独特的地理环境构成了壮美奇异的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佩服这个来自广东的骑行者,勇敢的独行在川藏线上。</p> <p class="ql-block">沿路隔一段就会看到酱紫色藏式风格的村寨、漂亮的寺庙、和洁白的佛塔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沿川藏317国道经过江达县,就可见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片紫红墙、闪光金顶错落有致的藏汉建筑风格的寺院—“</span>瓦拉寺”,创建于1253年,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的萨迦派寺院。瓦拉寺由三部分组成,主体寺院和新建的瓦拉五明佛学院两部分均修建在山坳之中。</p> <p class="ql-block">远离主寺的“瓦拉德钦日追寺”,建在德钦山上,是瓦拉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是僧人们闭关修行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位于317国道边上江达县境内有座神奇的中国西藏康复道场。全世界只有七家,它们都位于神奇的北纬30度,不可复制。</p> <p class="ql-block">我们也体验一下,打坐一分钟,可与世界其他六个道场的人有心灵感应。可能道行不够,没找到感觉,还得继续修行。</p> <p class="ql-block">金沙江渡口是茶马古道连接内地和西藏的必经之路。当年十八军就是在这里渡过金沙江,解放西藏第一村~岗拖村</p> <p class="ql-block">当年修建的碉堡依然矗立在金沙江边。诉说着那段硝烟弥漫的战争史。</p> <p class="ql-block">过了金沙江我们就进入与江达(西藏)隔江相望的四川德格(属甘孜藏族自治州)</p> <p class="ql-block">沿着317国道继续前行。甘孜藏族自治州是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是我国的第二大藏区,俗称康巴。</p> <p class="ql-block">317国道边岩石上漂亮的彩画。沿路高山岩石上也常能看到这样的彩绘。据说这是一种天然矿物质提取的颜料不易脱色,长年风吹日晒仍然鲜艳夺目。</p> <p class="ql-block">仰望岩洞里的大佛。</p> <p class="ql-block">康巴博纳佛塔</p> <p class="ql-block">进藏后玛尼堆随处可见,这么大片色彩鲜艳的玛尼墙还是第一次看见为之震撼。每块石板上面都刻有经文、慧眼、神像,各种吉祥图案,<span style="font-size:18px;">细看甚至每块小石头上都刻有六字真言,</span>其内容都代表着藏民心中最美好的祈愿。玛尼墙就是这样一块块石头堆砌而成。</p> <p class="ql-block">317国道必经之路—德格县与甘孜县之间的雀儿山,要翻越海拔6000多米的高山,盘旋在峭壁悬崖的山路该有多困难,耗时要几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如今雀儿山隧道的开通天险变通途,10多分钟即可穿过雀儿山。出隧道天空阴暗飘起了小雪,体感湿冷,时间已近傍晚,我们继续赶路今晚住宿甘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