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召文台

小苏

<p class="ql-block">  去年夏天在我们威海避暑期间,专程去了一趟文登,登上了召文台,因为这个小小的召文台是一个承载着丰富历史和文化意义的重要遗址,它的建立与文登市的命名紧密相连,并且成为了该地区文化和历史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召文台又称文山公园,位于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原文登县)城区,是秦代遗址,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文字记载当年的召文台古木參天,庙宇殿堂麟次节比,峰巅有召文台。1940年,召文台及其他古建筑群尽毁于日本侵略军之手。现在的召文台连同整个公园都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东巡时曾亲临文登,并召集文人登临此山,纵论天下,遂取名文登山,文登地名也由此而来。史、志对文山多有记述“秦始皇东巡,召集文人登此山,论功颂德,因名”为纪念秦始皇登临,齐、宋时即在此建台,以“召文”名之。清乾隆年间,又大兴土木“扩其旧制,盛况空前,约定俗成了“不临召文台,未揽登州府””之说。</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公园的南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巨大的浮雕墙,将秦始皇东巡文登的场景和气派展现的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拾阶而上就是一个山门牌坊。</p> <p class="ql-block">山门前有块石碑,记载了因秦始皇登临文登后此地得名文山,并于北齐天统四年即公元568年开始设县,始称文登,后来又在山上建召文台,大兴崇文尚学之风,历代礼祈奇艺,文脉延续。</p> <p class="ql-block">这个牌坊正面门楣上是秦代遗址,背面门楣上是“文山毓岫”,两面两幅长长的对联,正面的对联是著名学者于植元所书。</p> <p class="ql-block">尤其值得欣赏的是背面对联“民丰物阜不夜代长夜,耕作絃歌文城胜武城”,寥寥数语把文登人杰地灵、物产丰饶,文风兴盛、百姓安居的美丽和谐图景描绘得鲜活生动,</p> <p class="ql-block">召文台是一座两层楼台,上面是召文台,下面是文山名士馆。全高21.9米,意为公元219年,君临此地。整个建筑多有台基、庙宇和台院组成。四周为汉白玉的围栏。可惜不知何故那天召文台和文士馆都不开放,很是遗憾!</p> <p class="ql-block">召文台就在山顶最高处,就是秦始皇召集文人,纵论天下的地方,从门缝里看,室内有几座蜡像,形象地描绘了当年秦始皇召文天下的场景,秦始皇坐在中间,周围围坐着五六个即所谓的文人名士,听说有丞相李斯、大臣徐福,正与秦始皇纵论天下大事。</p> <p class="ql-block">门楣上“召文台”三个字是赵朴初老先生的墨宝</p> <p class="ql-block">召文台门前是一片平台,四周有围栏,也是一个很大的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文山名士馆。</p> <p class="ql-block">文星石所在亭内绿梁红柱,上面彩绘着有关文星石的传说,将其画作连环画,古色古香,意境悠远,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这肯定是个美丽的传说,寓意应该是“文星石定是天外来客,若不是文曲星下凡到此,古往今来怎会有那么多雅士出在此地,那么多名篇歌咏此间呢?”</p> <p class="ql-block">与文星台对称的是钟楼</p> <p class="ql-block">登临斯台,美丽的山城文登尽收眼底,气象万千。</p> <p class="ql-block">从北门登召文楼的台阶</p> <p class="ql-block">这是召文台的北门</p> <p class="ql-block">观后感:召文台对于文登就好比湖南的岳阳楼,武汉的黄鹤楼,绝对是文登永载史册的地标性历史遗存。文登之旅不虚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