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早餐時在自助餐廳碰到不少看似印度人的服務員,有煎雞蛋的、補充食物的和打掃衛生的,出於好奇跟他們聊了會兒,方知是來自巴基斯坦的勞務輸出人員。與他們的鄰居和宿敵印度一樣巴基斯坦長期受英國殖民,國民有較好的英語基礎,這讓他們為走出國門創造了有利條件。聯想到昨天聽當地導遊說的,自加入歐盟後保加利亞許多年輕人都跑去了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尋求較好的收入和生活環境。包括在郵輪上近年來餐廳服務員也逐漸由來自東歐的俊男美女替代了原來的菲律賓人。在接下來的遊程中發現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其他幾國,不禁讓人有“人往高處走”的感嘆。今天上午的安排是城市觀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索非亞,保加利亞(Sofia, Bulgaria)</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索非亞是保加利亞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名稱出自希臘語,意為“智慧”。其實這個名字在東歐各國的女孩中也非常普遍和常見。由於旅館就位於主要景點附近,步行即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越過旅館面前的議會廣場,徑直來到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主教教堂前,終於目睹了教堂的正面。由於逆光的緣故感覺雖然宏偉,但沒有陽光下的教堂側面色彩豐富。</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教堂正面</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教堂側面</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索非亞的城市綠化相當出色,大大小小的公共花園和街心公園星羅棋布,修茸得整整齊齊的草坪和花圃令人賞心悅目。城市雕塑也現代感十足,線條簡潔明快,看似刀削斧砍、略顯粗壢,但無論是姿態還是神情都特具感染力。為保加利亞的藝術家喝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拐過街心花園眼前出現了一座精巧的東正教堂,婷婷玉立在花草叢中,極其嫵媚動人,大家紛紛前去拍照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國家美術館由舊皇宮改建而來,具有城堡風格的建築佔地極廣,乳黃色的牆面依舊透著皇家風範。館中藏品頗豐,收藏了大量保加利亞現、當代和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還有許多中世紀的聖像。原來皇宮中的皇家收藏也一併歸入館藏中。時間關係我們只能在外一睹它的風采,無緣入內一窺究竟。</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國家美術館</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皇宮</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不遠處的伊万·瓦佐夫国家剧院(Ivan Vazov National Theatre)是一座漂亮的新古典主義建築,是保加利亞最古老和最具權威的國家大劇院,也是索非亞重要的地標之一。劇院用保加利亞著名作家伊万·瓦佐夫的名字命名,並在落成啟用的第一天上演了他的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伊万·瓦佐夫国家剧院</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相比之下總統府大樓就顯得有些平淡無奇,包括它對面的部長會議大樓都是方方正正,顯得笨重而沉悶,帶有明顯的計劃經濟時代批量生產的雷同感。另一偶是原保加利亞共產黨總部大樓。三座大樓及周圍的建築群所圍繞的鵝卵石廣場被稱為獨立廣場,是原保加利亞的權力中樞。廣場上與前黨館相對的地方原來是前蘇聯締造者列寧的雕像,本世紀初被推倒,在原址立起一座聖索非亞雕像取而代之,時代翻過了沈重的一頁。</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總統府</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部長會議大樓</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獨立廣場</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原保加利亞共產黨總部</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聖索非亞雕像</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總統府的後面是一個考古建築群,其中最矚目的當是一座紅磚砌成的聖喬治教堂,該城市保存最古老的建築,建於四世紀初的羅馬帝國時期。邊上是一段殘存的保留了排水系統的羅馬街道,曾是君士坦丁大帝宮殿的所在地。不知道原保加利亞政府把它的權力中心建在這裡是否有這層考量。慶幸的是他們沒有把歷史遺跡徹底抹去,給後人留下了可供追溯和緬懷的遺址。</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聖喬治教堂</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殘存的羅馬街道</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國家考古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Archaeology)由原索非亞最大、最古老的建於奧斯曼帝國時期的清真寺改建而成。改建後的博物館有兩層,共五個展廳,分別展出各個時期的考古發現。由於參觀過世界上幾乎所有著名的博物館,對其間的展品沒有感到多大的驚艷。</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國家考古博物館</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展廳</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阿波羅鍍金青銅雕塑的頭部,公元2-3世紀</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塞特斯三世(公元前5世紀)青銅頭像,2004年發現</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公元前5世紀金質葬禮面具</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導遊帶大家來到聖內德里婭教堂前的廣場後就結束了上午的旅程。這座龐大的東正教教堂非常漂亮、氣派,是索非亞的地標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聖內德里婭教堂</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節日的廣場熱鬧非凡,歡樂的人群載歌載舞,幾個表演雜耍的和踩高蹺的逗得現場的男女老少喜笑顏開,把節日氣氛渲染得非常歡快。特別是一支由中學生組成的管樂隊的表演相當專業,吸引了許多圍觀者。我們也有幸在異國他鄉參與了一次久違了的五一勞動節。</span></p> <p class="ql-block"><b>這是個視頻,可點擊播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里拉修道院 (Rila Monastery)</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下午參加了旅遊團的選項,參觀里拉修道院。第一次見到了大巴司機,一位精壯的羅馬尼亞大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里拉修道院是保加利亞最大、最著名的修道院,也是巴爾幹半島最大的修道院。位於索非亞以南一百多公里的里拉山脈的深谷中。始建於公元十世紀的里拉修道院被認為是保加利亞最重要的歷史、文化和建築古蹟之一,也是保加利亞和南歐著名的旅遊景點,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每年吸引近百萬遊客。保加利亞的貨幣上還印有它的繪畫,是國家的一個標識。二十多年前教皇保羅二世在保加利亞朝聖時曾到此參觀。里拉修道院自建造以來一直受到歷任統治者的尊重和扶持,被認為是保加利亞民族文化和精神的中心。</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大巴在被稱為里拉修道院國家公園的山區小道上蜿蜒前行,周圍的崇山峻嶺滿目青翠、雲霧繚繞,還真有點漸入仙境的感覺。經過近兩個小時的車程來到修道院的停車場。通往修道院的約三百米的上坡路兩旁像所有的熱門景點一樣,佈滿了兜售各種紀念品的攤位,市井嘈雜有點煞風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進入修道院就被眼前的一切吸引住了。佔地極廣的修道院被它的建築圍成矩形狀,四周群山環視,山頂上殘雪依稀可見。庭院中間的主教堂無論是具東正教特色的圓頂、拱形的迴廊、還是黑白、紅黃相間,條紋狀的外牆都別具一格。邊上的鐘樓也造型別緻,非常漂亮。鐘樓的底層成了禮品店,清心寡慾之處也不能免俗。</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里拉修道院</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修道院背面</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鐘樓</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最讓我驚嘆的是迴廊的壁畫,精彩程度可媲美“拉斐爾畫廊”,令人流連忘返。生動的人物故事,絢麗奪目的色彩,配上靈動多變的畫廊結構,真是藝術享受,是保加利亞的藝術瑰寶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修道院的四周是一圈二到四層的樓房,少說也有近三百個房間。這裡曾經創辦了一所學校,應該是學校的教學樓和學生宿舍,規模還挺大的,不知現在是否還在,我們參觀期間沒有見到一個僧侶。很難想像在這種世俗的環境中僧侶們還能保持青燈黃卷,晨鐘暮鼓的修行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回到索非亞已是傍晚時分,找了家俄羅斯飯店用餐。考慮到這裡與俄羅斯的歷史淵源,羅宋大菜應該很正宗。要了著名的紅湯(羅宋湯),但味道讓人失望。清湯寡水,價格還不菲。不禁讓人留戀起上世紀八十年代上海那家開在街角的“淮海西菜社”,招牌的紅湯和炸豬排不僅美味而且價廉,窮學生時沒少光顧,不知今可安在。一頓飯吃出了懷舊味。</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俄羅斯餐廳</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紅湯</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回到旅館已是掌燈時分,議會廣場的夜景另有一番情趣和味道。</span></p> <p class="ql-block">(待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附上幾張街景:</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