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新时代干部心理需求和心理规律,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结合专题讲座和团体辅导等形式提升干部情绪调节、人际交往、压力管理等能力,促进干部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执政骨干队伍。新时代党校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三重内涵。<br> 一、心理健康教育着眼于促进干部全面发展<br>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阐释包括人的劳动活动、能力、素质、个性、社会关系全面发展,这为新时代党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中国蕴含着深刻的时代意蕴,包括所有个人的生活上的富足、精神上的富有和体魄上的强健。新时代党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我国发展的新形势,更加重视干部的全面发展和价值实现,尊重干部作为独立个体的主体性和独特性,促进干部的主体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党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着眼于促进干部的积极发展,以尊重干部、关心干部和理解干部为原则,以干部心理需求为新的出发点,以实现干部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为干部提供肯定、接纳等正面心理支撑,注重对干部的认知、情绪、意志、人格等进行教育,从心理层面推动干部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干部的全面发展。<br> 二、心理健康教育要凸显培育执政骨干队伍的价值导向<br>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大战略任务,指出“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它体现心理健康教育在新时代的价值导向,要注重发挥党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培育执政骨干队伍的理想信念、执政意识和执政能力中的优势作用,结合新时代对培育执政骨干队伍的要求,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对高素质干部队伍的理想信念导向价值、健康人格塑造价值、积极情绪调控价值、心理调适价值、精神文明建设价值,促进党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实现。这不仅是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必由路径,更是建设高素质的执政骨干队伍、发挥党校为党育才独特价值的必然要求。<br> 三、心理健康教育要促进思想政治教育<br>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密切联系的两个教育过程,在新时代党和国家致力于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背景中,认真梳理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与推动价值,助力培养党和国家需要的干部队伍,不仅是现实需要,更是急迫的任务。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为坚定理想信念提供动力和支撑。坚定理想信念要求干部以积极良好的心态与高尚的道德标准培养过硬的政治素质。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干部队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坚定理想信念注入稳定的内核动力。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根本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着眼于干部队伍思想价值观的转变和文明素质的提升,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的政治站位,为思想政治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个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体现了自身价值内涵,明确了价值实现的路径。(龙岩市武平县委党校 钟玲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