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贾政说两句

如歌的行板

<p class="ql-block">为贾政说两句</p><p class="ql-block">紫雪</p><p class="ql-block">父亲节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贾政。在喜欢《红楼梦》,尤其是喜欢贾宝玉的读者眼里,他简直就是个反面人物。毒打宝玉,封建卫道者,还喜欢讨厌的赵姨娘,哪能说是个好人呢?</p><p class="ql-block">其实我原来也不认同这个人物,觉得他动不动就教训宝玉,让宝玉一听他的名字就战战兢兢,是个讨厌的父亲。但是我爱反复读《红楼梦》,在某些片段里仔细看了又看,原来贾政的形象还可以,不那么讨厌了。</p><p class="ql-block">“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他是这样要求宝玉的,在那个时代,那种社会里,完全无可厚非。他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已贵为皇妃,站在某种角度看他是个成功的父亲。</p><p class="ql-block">我想换个角度来看贾政,先不把他看成父亲,先把他看成儿子。作为荣国公的儿子,武艺高强于他不沾边,所以我们会发现,他其实应该是不肖的。稍好点的是他比贾赦勤奋一点,肯读书。而且还因为这个连带获得了皇帝的赏赐,当了官。</p><p class="ql-block">但是我们紧接着会发现他是皇帝的岳父啊,并没有狐假虎威,反倒谦谨慎重,颇有些士大夫气息。</p><p class="ql-block">贾政的大儿子贾珠较少写到,但是我们从侧面的文字知道这个儿子很优秀,宝玉是不及的。于是父亲便有些着急,被祖母溺爱的宝玉,当然啦,肯定是一个明智的父亲的焦虑。其实,和他不成器的小儿子贾环比,这个宝玉又太有才了。大观园题名额那一章,父亲表面在骂宝玉,其实是想炫耀一下儿子的才情。</p><p class="ql-block">这和任何一个普通的父亲都有的情感是相通的。</p><p class="ql-block">打宝玉也是他望子成龙的心太切。</p><p class="ql-block">如果说一个儿子变成一个父亲最大的改变是责任感的强化,那么他同时失去的就是激情。循规蹈矩成了他和儿子的最主要的规范和要求。</p><p class="ql-block">于是宝玉只能偷读《西厢记》,只能与琪官私换腰带,只能把自己的怜香惜玉之心尽量压抑。</p><p class="ql-block">其实只要想一想,宝玉如果是一个父亲,有一个宝玉一样的儿子,他会怎么样呢?</p><p class="ql-block">所以我们喜欢宝玉,也可以理解贾政。</p><p class="ql-block">从《红楼梦》回到现实,那个追梅西的少年,不正是一个可爱的儿子吗?成年人的社会可以接纳,也要规范。但是我们更要反思。钱钟书先生说,孩子有个什么社会,全看成年人怎么给。</p><p class="ql-block">宝玉生活的时代他是个异类,封建的思想怎么容得了平等?高高在上的父权怎么容得了自由?</p><p class="ql-block">最后借用网友对于拥抱梅西的少年最好的解读—— “在不守规矩和造成危害之间有一大片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激情的空间。” </p><p class="ql-block">“不是说每个孩子都该去跳场子,而是每个家长都该看到这片激情的空间。”</p><p class="ql-block">是的,贾政们把这个空间给宝玉们压死了,所以宝玉必得离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