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叶县邓李乡贾姓宗亲走访记

河南省贾姓文化研究院

<p class="ql-block">《贾姓文化》简报:</p><p class="ql-block"> 2023年6月16日上午,贾姓文化传媒走访者贾慧升,从平顶山市来到叶县与贾氏宗亲商议修谱之事。 </p><p class="ql-block"> 下午2时许,与贾广兴宗亲电话详谈家族源流。他老家舞阳县保和乡贾庄村,据1985《舞阳县地名志》载:保和乡贾庄村贾姓始祖贾从章,明代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疑似)二始祖贾学文、贾学武兄弟二人住村东村西,繁衍生息。现村中有1000多口贾姓。以前有家谱、有字辈,在1975年8月的洪水后全部毁掉,祖坟原有碑刻,也不知去向。贾广兴提供的烈祖以下排辈:烈祖:重、天祖:青、高祖:福、曾祖:营、祖父:应。现想寻根溯源编修家谱,正在与郑州市上街区贾姓对接,疑似出自荥阳市汜水镇贾氏一族。</p><p class="ql-block"> 5时许,叶县龚店镇台刘村82岁的贾顺喜、叶县三和双语学校的贾二军,俩人冒雨到宾馆来见我,叙亲情、聊家族源流。此支贾氏出自邓李乡孙寨村,上追至叶县洪庄杨乡桑树贾村,因清代雍乾时期桑树贾村的翰林学士贾甡忤皇帝之意,株连家人,族亲四迁。如考证属实,应与我族同属一脉,都是那个时期从桑树贾村避难外迁之族。</p> <p class="ql-block">河南平顶山市叶县洪庄杨镇桑树贾村“清进士•贾甡”家族源流</p><p class="ql-block"> 叶县洪庄杨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县志记载,东汉时期已经有人定居,汉代前姓洪的在此建村,名洪庄。明代初杨姓的从山西洪洞迁入,遂改名洪庄杨。洪庄杨在清同治年间属洪庄寨村,民国时(1913一1925)属西湖北区,抗日战争时期,属蒲楼乡。洪庄杨一带曾是叶东游击大队的活动区域,多次同来自叶县、北舞渡的日伪军激战。</p><p class="ql-block"> 境内洛岗戏楼、府君庙、张集古墓群三处遗迹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有古迹遗存八十余处,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 明朝中期贾姓来此建村,因此地有一大桑树,故称桑树贾村。新中国成立后简称贾庄村。因重名,1982年复称桑树贾村。村民委员会设此,管理该自然村5个村民组。</p><p class="ql-block"> 据叶县贾连忠编修的《贾氏族谱》中阐述:叶县贾姓自明朝时期,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随人口大迁移而徙至叶县洪庄杨乡桑树贾村后,繁衍生息三百余年,至清朝中期,传承十余世,代有显人,族裔众多,遂居地成村为旺族。</p><p class="ql-block"> 据该村墓碑(该碑已在文革中毁坏)记载显示:大清乾隆年间,该村翰林院大学士贾哲,在京为官。因在立太子之事中,触犯龙颜,尔被降罪。关键时刻,有人飞报贾哲老家一一贾村,族亲闻讯,急将贾氏后人分散全县及邻州县各地以避祸。逃徙出去的贾氏,于各地繁衍生息,年深日久,遂于原籍失去联系,后世亦无法寻根,实为憾事!</p><p class="ql-block"> 现仙台镇贾庄村的贾氏家族就是从那次事件后,闻讯避祸,迁徙此村繁衍至今的。</p><p class="ql-block"> 据叶县仙台镇贾慧升编撰的《贾氏宗谱》记载:仙台镇毛张村的贾姓一脉,也是清中期从别村自移至此。辈份、年代基本和贾庄村的来历相吻合,是否和贾庄村的先祖同时期迁自洪庄杨镇桑树贾村?也基本同意上述此种说法,但无谱书或直接证据相证,待考。</p><p class="ql-block"> 另:在叶县洪庄杨镇编修的镇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贾喆(喆,通“哲”,是上述中的一人)清康熙年间人,祖籍叶县洪庄杨镇桑树贾村.出身寒门,幼年即聪明过人,世人称奇。康熙四十七年(1708)中解元,康熙五十二年(1713)中进士,任翰林院大学士,皇帝赐“翰林府第”。康熙六十年(1721)被同僚中伤,株连满门,葬于祖籍。时墓前有翰林方碑,青石花纹高柱两尊,青石狮子两个,现无存。</p><p class="ql-block"> 在《河南通志》和《叶县志》及清代进士题名录中记载:清•贾甡,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癸巳恩科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贾甡,河南南阳叶阳县人,康熙五二年癸巳科三甲87名。需说明的是,贾甡曾是解元,中进士后,任翰林院检讨。也是清康熙五十二年,该科贾姓中进士的唯一一人。</p><p class="ql-block"> 据考:清康熙五十二年,南阳府叶县籍高中进士的也只有贾甡一人。籍贯、时间、职务,和《洪庄杨镇志》中的贾喆相同。由此推断,贾喆就是史志中的贾甡,谓同一人。贾喆应是当地误传而写。在清《叶县志》中,录有贾甡写的《 叶庠广额序》一文,也是贾甡惟一留下的文墨。</p><p class="ql-block"> 2019年12月11日与2020年10月20日,河南省贾姓文化走访团贾慧升,曾两次到叶县洪庄杨镇桑树贾村文化走访。据本村贾姓介绍,现有一千余口人,百分之八十以上是贾姓,谓同一宗脉,贾甡家族后裔。来到贾家祖坟中的贾翰林墓,也就是清进士贾甡墓,墓已不在,只留平平的小土冢,周围长满了荒草野藤。林中道路旁有残碑三块,文字湮灭不清,说是以前贾翰林墓前的遗物。墓碑、石吼、牌坊,文革中破坏殆尽。只留石吼,听说在水坑中淹没。关于贾甡的轶闻,村中贾姓也知之甚少,实为憾事!</p><p class="ql-block"> (文/贾慧升 2019年12月1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