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 【2023年高考作文全国卷】</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按以上材料要求本人撰写作文一篇)</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正能量,责无旁贷。</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中国作为四大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片土地上有过烧杀掠夺,有过繁荣昌盛,有过“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魄,有过“桃花潭水深千尺”的深情,有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格局,有过“诸葛亮空城计”的智慧。</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习总书记说:“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藏,是中国软实力的底气所在,也是广大文艺工作者进行文艺创作的文化宝库。广大文艺工作者尤其是文艺领域的党员干部要将恢弘的中华文明史作为创造素材,深度挖掘、精心创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优秀文明,让中国文化自信拥有更多载体,不断绽放出新的精神魅力和时代光芒。”</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家喻户晓的尧舜的故事中充满了人性和情感,他们的爱情故事、家族亲情以及历经艰辛的治国经验,都是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故事强调德行,注重敬神信德,提倡随时修身养性,兢兢业业,以身作则,为后世留下了优秀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行为。成为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他们的事迹和思想一直传承到今天,引领中国文化向世界展现其深厚的博大精深。</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文天祥一首《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气势磅礴,情调高亢,激励了后世众多为理想而奋斗的仁人志士。</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中国人,有一种叫做“精神”的东西,当深入骨髓后就会一直被后人传承。张仲景的仁心仁术,通过“坐堂大夫”,通过《伤感杂病论》,像一颗永不停止的心脏,联动着中华医者的脉搏。时代在变迁,中华民族精神却刻进炎黄子孙的骨髓中,三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肆虐荆楚,并有蔓延之态,中华民族面临一次新中国成立以来防控难度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无数的医护人员义无返顾,投入到最前线,他们的故事,随着中医的博大精深和医者的妙手仁心感动我们千千万万的人。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每个故事都荡气回肠,挖掘文化故事、讲好文化故事,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教育,影响一代代人,而作为文艺工作者,更要为之奋斗,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所不辞,任重而道远。</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