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好我们的耕地

么得昵称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是一个农耕民族,种粮的历史长达几千年。从粟和水稻开始,中华文明就深深烙上了五谷的烙印。粮食的生产的周而复始造就了勤劳的民族,勤劳的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然而现在,这种情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去当地看看,现在农村种粮的主力军还是50后、60后和部分70后,对,你没看错,现在下地种田的都是60—70岁+的老人,50岁以下的年轻人基本看不到。由于种田的不易,许多年轻人纷纷走上了打工之路,导致农村许多土地撂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耕地是我国极其宝贵的资源,耕地现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一种。但当它一旦遭到破坏,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党和国家最近也一直在强调有关耕地保护的重要性,我们国内也开始觉醒了粮食保护意识。不仅要让人民吃饱饭,还要把饭碗永远地端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饭碗必须装的是中国的粮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更好地做好耕地保护,我们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耕地保护良好氛围。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宣传车辆流动广播、成立宣讲团召开院落会等形式,利用微信工作群、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大力宣传耕地保护的重要意义;邀请农林专家深入田间地头,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推广用地养地和科学施肥的技术措施,让农民可以更加科学的耕地,从而获得更多收益;创新科技手段,让更多高科技应用到耕地中,从而减轻耕地过程中繁重的农活,从而提升耕地利用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