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樱花,品种繁多,数目超过三百多种以上;她是希望的象征,代表着高雅、纯洁、质朴;她开得灿漫,落下也浪漫,留下美好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启园是苏州所有园林中唯一一座依山而筑,傍水而建的园林。</p><p class="ql-block"> 启园由庭院、花园和柳毅小院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柳毅井,康熙亲手种植杨梅树和御码头为启园"三宝"。</p><p class="ql-block"> 整个花园中,四面厅、复廊、假山、新楼构图,均衡呼应,十分和谐,尤其园内的"御码头",嵌入碧波荡漾的太湖之中,富有诗意。 </p><p class="ql-block"> 特产,太湖有三宝:银鱼、白虾和梅鲚;备受游人赞誉。除此之外,白玉枇杷、乌紫杨梅、银杏、板栗和碧螺春茶等均是苏州东山特产,名扬天下~</p> <p class="ql-block"> 启园选址得宜,介于山水之间。该园藏山纳湖,移步换景,既融入苏州园林小巧玲珑、曲折幽深的艺术特色,又接七十二峰,波连三万六干顷太湖的粗犷气魄!厅堂轩谢,廊舫斋馆,花径曲桥,散落其间,与天然山水浑然一体,风景亮丽,令人心旷神怡,乐不思返。</p><p class="ql-block"> 园内主体建筑四面亭,“镜面亭”最壮观,此亭位于山林之间,四面二层,飞檐翘角,端庄雅致, 环绕镜湖亭的水池“镜湖” ,池水清澈见底,游鱼可数,池岸以太湖石砌成的环池假山;各种动物形状造型,或坐或卧,或立或蹲,姿态各异,生动逼真,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启园位于太湖之滨的东山,俗称席家花园。离镜湖不远,有一方形荷塘,一到夏天,灼灼荷花,亭亭玉立,翠翠荷叶,清香四溢;在苏州园林来说,有水的地方,不管大小,哪怕一米见方小池,也有闻到荷叶的清香, 荷花的芬芳 ,吸引大量游客,蜂拥而至。</p><p class="ql-block"> 镜湖外侧,一条小河<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与太湖相通,游艇可以直达园内,河上架设石桥两座,花园内树木成林,林荫小道曲曲弯弯;东北角有一座假山,从假山山洞入口,绕道而上平台,左可见山峰果林,郁郁葱葱,右可见茫茫太湖,天水一色,岂不是很惬意吗~</span></p> <p class="ql-block"> 艺圃,又名醉颖堂、药圃,位于苏州市阊门文衙弄5号,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p><p class="ql-block"> 艺圃总占地面5.7亩,山水占4亩。住宅区前后厅之间均有院落,以砖雕门楼贯通。保存了明代园林的风格、布局和造园手法,简练疏朗、自然质朴,构筑精巧,园景幽致,可称明代住宅园林中的佳作!且为文震孟等名人故居所在,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 2006年5月25日,艺圃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p> <p class="ql-block"> 艺圃是苏州现存明式小园林的代表,它隐藏在老街的深巷中,相比其它园林,艺圃更为精致而端庄。</p><p class="ql-block"> 落雨天的艺圃,每一处都写满诗情画意,雨时有时无,身在其中,心中只有对这秀美园林的无限感叹!</p><p class="ql-block"> 园景开朗,风格质朴,既多变化又较自然,中部水池,池南假山,池东为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且听我们说:坐历史纳清幽古草堂,依阑且赏好秋光。(—香草书屋)</p><p class="ql-block"> 思嗜轩前怀往哲,不如廊外品新茶(敬亭山房)</p><p class="ql-block"> 风来一阵芭蕉雨, 翠盖并声意长(听雨双声)</p><p class="ql-block"> 数点飞来荷叶雨,俄看碧沼忆那(爱莲说) …… </p> <p class="ql-block"> 网师园,地处于苏州市城区东南部,是苏州园林中古典山水宅园的代表。网师园始建于南宋时,旧为宋代藏书之处,是扬州文人史正志"万卷堂"故址,花园名为"渔隐"。到清朝乾隆年间,退休光禄寺少卿宋宗元购之并重建,定园名为"网师园"。</p><p class="ql-block"> 网师园几易其主,园主多为文人雅士,各有诗文碑刻遗留于园内,历经修修整整,保存得很完整。网师园占地约半公顷,是苏州园林中最小的一座。园内主要建筑有丛桂轩、濯缨水阁、看松读画轩、殿春簃等。网师园的亭台楼榭处处有水可依,景美如画,水秀如诗;各种建筑配合得当,布局紧凑,以精巧见长~</p> <p class="ql-block"> 网师园整个建筑分三大部分:东部为住宅;中部为主园;西部为内园。</p><p class="ql-block"> 网师园进门即为轿厅,再入内为会客厅,由轿厅西侧小门可入中部主园,步越走廊便是一座四面厅,名“小山丛桂轩”。轩北有黄石假山,名云岗,古朴自然。</p><p class="ql-block"> 网师园取苏东坡“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之诗意。轩临水而筑,玲珑小巧,凭轩亦可观览中园全景。</p><p class="ql-block"> 网师园面积不大,但布局巧妙,假山、水池安置妥贴,互相映衬,亭楼建筑,参差错落,比例恰当~</p> <p class="ql-block"> 网师园,全园布局紧凑,建筑精巧,空间尺度比例协调,以精致的造园布局,深蕴的文化内涵,典雅的园林气息,成为江南水乡古典园林,以少胜多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园内的山水布置和景点题名蕴含着浓郁的隐逸气息,花园占地5亩,其中水池447平方。总面积还不及拙政园的六分之一,但小中见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园内有园,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建筑虽多却不见拥塞,山池虽小,却不觉局促。网师园布局精巧,结构紧凑,以建筑精巧和空间尺度比例协调而著称~</p> <p class="ql-block"> 园中的树木,窗户,地面,树形,叶子有独特的美!比如窗户雕花每一处都不一样~</p><p class="ql-block"> 网师园作为苏州园林中比较小的园林,虽然比不上其他名气大的园林。春日的蔷薇,夏日荷莲,秋日的鸡爪槭都堪称一绝!吸引游人,络绎不绝,蜂拥而至。</p><p class="ql-block"> 女儿给我们办了园林卡,一年可以去园林玩N次,真是爽歪歪呀!虽然苏州大大小小园林相同点:讲究亭台轩榭的布置,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也讲究远近景观的层次;但建筑布置,占地规模,园主造园的想法等自然大不相同咯!</p> <p class="ql-block"> 狮子林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与拙政园、 沧浪亭、留园齐名。狮子林同时又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狮子林位于苏州城内东北部。因园内石峰林立,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15亩,林内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主要建筑有燕誉堂、见山楼、飞瀑亭、问梅阁景点~</p> <p class="ql-block"> 狮子林也是禅宗寺庙园林,园因寺而闻名。 乾隆皇帝曾六次游览狮子林,并留下大量题字和御制诗,因爱其景,为狮林寺题名“画禅寺"。</p><p class="ql-block"> 乾隆在颐和园长春园东北角仿建狮子林。比如承德避暑山庄建成,东部是以假山为主的狮子林,西部是以水池为主的文园,合称"文园狮子林",乾隆对此园非常喜欢,称之"欲傲金阊未有此"。皇家园林广泛采用了江南园林中廊、桥、漏窗与苏式彩画,引入堆叠假山等各种流派,大大丰富了北方园林的内容,是园林艺术史的重要一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狮子林始建于元代,为元代园林的代表。园内假山遍布,长廊环绕,楼台隐现,曲径通幽,有迷阵一般的感觉,传说乾隆皇帝独自走进幽经,转了四个小时,还没找到出口,结果是大臣把他背出来(无稽之谈)哈哈。</p><p class="ql-block"> 狮子林里拥有国内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假山王国之美誉。长廊的墙壁中嵌有宋代四大名家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的书法碑及南宋文天祥《梅花诗》的碑刻作品。且众多假山上石头酷似狮形而命名~</p> <p class="ql-block"> 狮子林位于苏州市城区东北角的园林路23号,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拥有国内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湖石假山出神入化,被誉为“假山王国”</p><p class="ql-block"> 狮子林假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堆山最曲折,最复杂的实例之一。元末明初建园时,搜集了大量北宋“花石纲”的遗物,经过叠石名家的精妙构思,假山群气势磅礴,以“适、漏、瘦、皱”的太湖石推叠的假山,玲珑俊秀,洞壑盘旋。象一座曲折迷离的大迷宫。假山上有石峰和石笋,石缝间长着古树和松柏。石笋上悬葛垂萝,富有野趣。把狮子林假山迷宫比作诸葛亮的八阵图,毫不为过~</p> <p class="ql-block"> 沧浪亭,位于苏州市城南,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南宋初年,曾为名将韩世忠的住宅。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未进园门便设一池绿水绕于园外。园内以山石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沧浪石亭便座落其上。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假山东南部的明道堂是园林的主建筑,此外还有五百名贤祠、看山楼、翠玲珑馆、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筑与之衬映。</p><p class="ql-block"> 沧浪亭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一齐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园内除沧浪亭本身外还有印心石屋、明道堂、看山楼等建筑景观~</p> <p class="ql-block"> 沧浪亭,这里相比其它的园林要显得清净些,园内以假山景色取胜,一年四季风景秀丽,进园迎面一座土山,沧浪亭便座落其上,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除此之外还有五百名贤祠、看山楼、翠玲珑馆、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筑与之衬映,同样这里还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原为五代吴越广陵王的池馆,这里是依水而建,园中各式各样的花窗样式和竹子是最大的看点,假山与园外的池水于一体,竹木清幽,古意盎然,清新自然,构思很巧妙~</p> <p class="ql-block"> 作为苏州最古老的园林,沧浪亭的自然风景是少不了的,而游玩也主要是以游览风光为主,这里树木茂盛,竹子清幽,绿草茵茵,灌木葱葱,自然和谐,堪称构思巧妙。游览可以走过石牌坊,园外是一泓绿水,才是沧浪园的门厅,则是赏荷的地方。只是一座小亭子,但高旷轩敞,古雅壮丽,并且在四周还有几株高大的乔木树龄已过百年,在亭子里可以把全园的景色尽收眼底,视野更开阔,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整个园林位于湖中央,湖内侧由山石、复廊及亭榭绕围一周。园内以山石为主景,山上植有古木,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也是以曲折的复廊相连。山石四周环列建筑,通过复廊上的漏窗渗透作用,沟通园内、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体。沧浪亭隐藏在山顶上,亭的结构古雅,四周环列有数百年树龄的高大乔木五、六株。春暮夏初,亭子周围,一片碧绿,十分养眼~</p> <p class="ql-block"> 可园又名近山林、乐园,是一处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古典园林建筑。位于苏州城南三元坊(人民路708号),与沧浪亭仅一巷之隔。园门朝南,与沧浪亭隔水相望。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可园现存面积5000平方米,水池居中,建筑疏朗,槛曲廊回,水木明瑟,庭宇清旷;绿草如茵,空气清新,赏心悦目。数十年来,曾几度维修,作为古典园林建筑的代表,并融入现在元素而有浓厚的古典气息~</p> <p class="ql-block"> 与沧浪亭门对门的可园,主要景点有挹清堂小西湖 ,挹清堂位于南北景观主轴线上,池水在微风中一漾一漾,清浤可挹,故而起名挹清堂。</p><p class="ql-block"> 博约楼原为祭祀和藏书之地,是一座较为典型的藏书楼。博约楼底层两厢房恢复古时陈设,分别供奉东汉经济大师郑玄和宋代理学家朱熹画像。</p><p class="ql-block"> 学古堂为书院掌教与同行、学员探讨学问的地方。堂前遍植梅花,旧时曾有古梅"铁骨红",有"江南第一枝"之誉。屏风前设有一个宋式长塌,周围布置鼓凳、书籍,营造的是古代老师坐在塌上授课时的生动场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