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天,东山岛 <p class="ql-block">又是一个充满阳光的海湾,在这样的湾湾里理应发生一些电视剧里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哈哈,果然,两女一男的画面,是个三角。你希望它向那个纬度展开?</p><p class="ql-block"> 理科男说,三角具有特别的稳定性,友谊,友爱,友情都特别巩固。</p><p class="ql-block"> 文学女说,三角如果写成电视剧,要有卖点,一定应该是部三角恋。</p> <p class="ql-block"> 准备,开始。</p><p class="ql-block"> 噗通一声,摄影拼了,一个仰拍。把女主角都弄懵了。</p> <p class="ql-block"> 下一个镜头。三个中年男,干嘛呢?</p><p class="ql-block"> 不会是殉情吧。踏浪不像,游泳不像,钓鱼也不像……</p><p class="ql-block"> 后面那家人,百思不得其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另一边的海滩,人头攒动,看看,生意都做到沙滩上去了。</p><p class="ql-block"> 这才真真的市场经济。</p> <p class="ql-block"> 泡一壶普洱,二三盏瓜子,四五样点心,六七种鲜果,约八九朋友,赏滩、沐风、观美女,是不是十分惬意。</p> 若朋友不在,邀个同事、同伴,海堤边坐坐,也可解忧释闷。 即使没有惊涛拍岸的壮观,也有白浪戏礁的看点。 进庙看看,虔诚拜拜,救世真人能不能让我两考个理想的学校。 东山一游,自拍两张,再拍拍海湾、人潮,证明我们情定东山。 美景在那边,该往那边走。 东山有奇石,坐落铜山顶。斜身探大海,立足一丁点。风动石亦动,风停自也停。巍巍似欲坠,悬悬已千年。 东山海湾水连天,白浪绿波惹人怜。夏可消暑冬还暖,羁旅乐此忘回还。 岸边小店,茅草屋檐,一壶清茶,四个闺蜜,品茶赏景,闲聊人生,是不是青春生活 的一种时尚? 工作之余,放松自我,一人独坐,在海岸喧闹中求取精神与心灵的宁静,是不是职场白领必须的超脱? 生活就应该活成这个样子,你羡慕还是嫉妒? 第12、13天,厦门 鼓浪屿的海滩。 日光岩,独立挺拔,这是鼓浪屿最让人骄傲的美男子。 集美中学。陈嘉庚先生无私奉献的中的一个地标。 陈嘉庚的一处寓所。陈老以前是不是也常常在这里向外眺望,为祖国的强大、繁荣呕心沥血。 厦门大学外的街道小店,浓浓的地方特色,海鲜的香味扑面而来,勾起你的食欲。 这样的人间烟火是最接地气,最能让人勾起乡愁的地儿。坐在简单的屋子里,点一两份小吃,就能让心中的馋满足。省事、省钱、省心。 一个让人景仰的大学,好多家长都会带着自己的孩子来这里拍照。 厦门大学办公楼。 从这里出去,再回到这里,有多少难以忘怀的记忆让人流连。 大学旁边的一所寺庙,来这里敬香的人们,好些就是想让菩萨保佑他们的小孩,能进入旁边的学校。 在陈嘉庚工作过的遗址,络绎不绝参观的人们,好多好多人都钦佩这个爱国华侨。 圆柱长廊,鼓浪屿岛上,多处留下来的遗迹记录下旧中国西洋人活动的脚印。 俯看鼓浪屿环海,美不胜收。 海岸线旅行、美篇第一团在厦门合影。 第14天,泉州 万山第一的泉州寺庙。 膜拜的游客。 阁楼铁窗、黄瓦白墙、这里不是寺庙建筑吧? 红墙圆洞,在犬牙交错的木檐边留一张照片,现代人与古寺庙的结合,总有股怪怪的感觉。 <div> 妙龄女郎怎么也会对古庙感兴趣呢?是求菩萨还是对文化遗产感兴趣?</div> 古柏森森,虬枝苍劲,让人敬畏。 湿地边挖贝、挖沙虫,是海边女人每天必须的劳作,所获得的海产品,可卖钱亦可自己享用。 岸边的雕塑,用心可成百事,用心可塑大业,用心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儿。 海岸上的田园牧歌,别有情趣。 抛锚的小船,锁缆的舢板。 看看,还有哨兵在站岗。 泉州洛阳石桥,宋代建造,长2255米,桥所用材料全用石块垒砌。 桥边纪念亭,碑上记录了石桥的历史。 第15天,福州三坊七巷 福州三坊: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div> 七巷: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div> 由于历史变迁、城市扩建,福州后来又有了三坊七巷一条街(南后街)之称谓,有的小巷也不在七巷之中。<div> 图中闽山巷就不在七巷中,它是文儒坊里的一条小巷,俗称三官堂。</div> 衣锦坊,三坊第一坊,意思巷内有人做官,衣锦还乡,就把原来的“通潮”改为"衣锦”得名。 文儒坊,因历代多名地方官员、进士、诗人居于此巷得名。 光禄坊,原名玉尺山、闽山,坊中有一座法祥院。当时曾任过光禄卿的福州郡守经常在此吟诗游览,有僧人就在石上题了光禄吟台。 僧人题字石台。为答谢僧人,程师孟回诗一首: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石作吟台。无诗可比颜光禄,每忆登临却自回。光禄坊名就此得来。 杨桥巷,七巷中最北一巷。现已扩为杨桥路,烈士林觉民、文人冰心曾居住过这巷内。<div> 巷内原还有一座架于内河的双抛桥,内河东西两水合潮处的两岸,据传还有一对榕树,生长的枝叶在空中连理,其中是一对男女殉情的故事。</div><div> 不过,现在双抛桥已改建成亭。</div> 晋、固始人黄元方居此避祸,唐、崇文官校书郎黄璞退隐于此,黄巢入闽,夜晚经过此地,久闻黄璞大名,令将士灭烛而过。得名。 安民巷,据传,黄巢起事入闽,曾在这巷出安民告示,因此得名。 原育王塔院,有高塔于北巷,现在早已不见踪迹,现在塔巷已无高塔,现在这小塔是垒在巷头上的装饰。 小巷中游走的旅客。 长巷深深,石板悠长,历史的长河中,多少甜酸苦辣、多少家长里短、多少荣辱兴衰,多少风花雪月,都曾经在这里发生过、演绎过。这是华夏民族家的通道、连接的纽带。 南后街一景。 小巷标准的一段。 常常可见用手机拍照的游客。 大大一个当字,想到漫长岁月中,官帽荫庇下那些巧取豪夺、欺压百姓的奸商。 阳光下悠闲自在的人们。<div><br></div> 古朴的水井、下水道。 路边小栖。 街头一景。<div> 2023、6、9</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