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钞嘉言录】念佛求生西方 必须知因识果

已注销用户

<p class="ql-block">【文钞嘉言录】</p><p class="ql-block">原文</p><p class="ql-block">所言长斋念佛外之应守规律,即是敦行孝友,恪尽伦常。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居心动念,不干邪僻,并及虚伪。与人做事,克尽厥职。遇有缘者,劝令入道。其种种行相,不须具标,但勤看印光《文钞》及《安士全书》自知。须知为佛弟子,凡所作为,必须超过世俗所行,方能自己得真实益,令他相观而善。若口说修行,心怀不善。于父母兄弟,以及一切世人上,未能尽其本分。如是之人,名为假善人。因地既伪,实益何得?圣贤之学,皆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而始。况欲了生脱死、超凡入圣者乎!格物致知,当看《四书蕅益解重刻序》,及《了凡四训序》。</p><p class="ql-block">卷二.书二.复马契西居士书一</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所谓在持长斋念佛之外,应遵守的生活规矩,就是敦实地行持孝道和友善,完全恪守伦理纲常。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居心动念不涉及乖谬不正的事情,并且涉及虚伪作人。给别人做事情应当克尽自己的职责。遇到有佛缘的人,劝他们修行佛道。如此种种修行事相,不需要具体地一一标明,只要勤看印光《文钞》及《安士全书》自然会知道。须知身为佛弟子,所有的作为必须超过世俗人的所行,才能使自己得到真实利益,使他人看了也能够效法学习。如果只是嘴里说修行,心中怀有不善的念头。对于父母兄弟以及一切世间的人,不能恪尽自己的本分。这样的人名为假善人。因地的心既然虚伪,真实的利益又怎能得到呢?圣贤的学问都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开始的。更何况想了生脱死、超凡入圣者的人呢!格物致知等意思,当看《四书蕅益解重刻序》,及《了凡四训序》这两篇文章就知道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钞嘉言录】</p><p class="ql-block">原文</p><p class="ql-block">念佛求生西方,必须知因识果。身之所行,心之所念,须与佛合。若与佛悖,则纵能念佛,亦难往生,以感应之道不相交故。若能生大惭愧、大怖畏。改过如去毒疮,立志如守白玉。则万无一失,各得往生。</p><p class="ql-block">卷一.书一.复汪梦松居士书二</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念佛求生西方,必须知晓修因,详识果报。身体造作,起心动念,必须与佛的教导相附合。如果与佛的教导相违背,那么纵然能念佛,也难往生,这是因为感应之道不相交的缘故。如果能生起大惭愧、大怖畏的心。改正自己的过失,如同去掉毒疮一样坚决,立定志向如同守护洁白的美玉。则万无一失都能够往生。</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