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粤睇粤精彩》-</p><p class="ql-block"> 《墨砚》</p><p class="ql-block"> 同学送我一尊精致的“墨砚”,令我久久不能忘怀,不时欣赏玩弄,爱不惜手。</p><p class="ql-block"> 但“墨砚”是怎样做出来的,里面大有学问,请随着我的图文探秘一下。</p><p class="ql-block"> 广东是我国“墨砚”的重要生产地,而肇庆市高要区是“墨砚”的主要出产地。“端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距今已有1400年历史。那为何叫“端砚”呢?哦,原来肇庆市又称“端州”,而高要是肇庆的下属一个区,所以大范围的狼括了“高要墨砚”了。</p><p class="ql-block"> “墨砚”,官话是“砚台”,用来磨墨写字或画画的工具,是从南北朝时代起,专指文房四宝“纸、笔、墨、砚”之一。</p><p class="ql-block"> “端砚”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驰名于世。磨墨不滞,发墨快,磨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笔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靓的“端砚”,用手按其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故古人有“呵气研墨”之说。</p><p class="ql-block"> “端砚”石产于广东省肇庆市东部的烂柯山和七星岩北面的北岭山一带,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三地之砚石为最佳。</p><p class="ql-block"> 精美的“端砚”,一般要经过采石、选料、雕刻、配盒四道工序。本次时间来不及,只看雕刻工序,待机会再去观“砚石”而言之。</p><p class="ql-block"> 高要区也不是处处生产“墨砚”,仅以金渡镇水口村为主生产这“玩意”。该村有二三百户做“墨砚”的,相关部门欲建设“金渡砚艺创意园”,让美丽的砚石焕发新的生机。借此契机,促进 “墨砚” 生产更为规范,吸引更多的游客,令到“场内开花场外也香”。</p><p class="ql-block"> 在这“园区”里,有国家级制“墨砚”大师莫伟坤、中国美术大师张涛明等一批国家级省级精英;有“两仔爷”齐上阵的“父子”大师;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杨合梅大师;有分布在各家各户或作坊的能工巧匠,等等。他们都是源于本地,也为本地的发展尽心尽力。</p><p class="ql-block"> 在他们的“工位”里,我与几位大师们交谈。杨合梅大师说:“她的手艺是祖传的,所以很珍惜。”她指着这条街说:“这里以前几乎都是商铺,很繁华。”杨大师说:“这房子和技艺是我祖辈留下的遗产,”她走到一块“山石”旁,问我:“这层层叠叠的,像什么呢?”我仔细欣赏:像海涛汹涌、像游龙戏水、又像太行奇观千山万壑。总之,用雄伟壮观来形容实不为过。杨大师微笑着说:“这是在山里偶然发现的镇宅之宝。”她指着各式“墨砚”说:这都是精雕细刻的“砚品”,供游客鉴赏。</p><p class="ql-block"> 在与一作坊师傅交谈时,他还带我到仓库里随便看随便拍摄。他指着一成品“墨砚”说:这是葡萄丰收的造型,还专门挑粒饱满的葡萄在“墨砚”中间,很过瘾。我认真欣赏并下意识的问:这构思谁的?他毫无顾忌地自豪的说:“是我的!”他还揭开一块绒布,呈现眼前的是一臻挺大的“墨砚”,他介绍说:这叫百鸟贺岁图“墨砚”,很受众人喜欢。我也不客气,认真细致的察看:这些枝头鸟,神态各异,动态十足,栩栩如生;整座“墨砚”构图严谨,层次分明,布局恰到好处,净润如玉;综观其祥,犹如阵阵墨香,沁入肺腑,心旷神怡,文雅之感,油然顿生。</p><p class="ql-block"> 我一家一户的观赏,“墨砚”“茶盘”“奇石”等,原来绝对大部分“墨砚”,都是靠“心灵手巧”雕刻出来的,这回真是饱眼福兼受益多了。</p><p class="ql-block"> 每当我走进各个作坊,有一深刻感受,无论师傅们是在全神贯注的雕制“墨砚”,或是对那“砚石”沉思构想之际,只要有客人到,都以笑面相迎,报以“随便参观”的欢迎语,很是舒服。</p><p class="ql-block"> “金渡砚艺创意园”虽在建设中,但她将进一步向游人展现“端砚”文化独特魅力,促进“端砚”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p><p class="ql-block">(题图:金渡砚艺创意园街景)</p> <p class="ql-block">大师们在制作墨砚及摆件。</p><p class="ql-block">有师傅说,一般制作前,按构思选好砚石料后(也有发现奇石而临时突发奇想的),就用铅笔画一些关键图案,然后就用刻刀雕刻。如今有了电动工具,有些需要大面积剔除的,就可以用上电动工具,比如外形,墨砚的砚心周围等。这些大多靠师傅的素养、灵感及技艺而达到效果的。</p> <p class="ql-block">这里陈列着各式墨砚,奇石,摆件等</p> <p class="ql-block">巾帼不让须眉,这是高要区端砚协会付秘书长杨合梅在制作墨砚。</p> <p class="ql-block">这奇石是杨合梅的祖传镇宅之宝</p> <p class="ql-block">各家各户都在制作端砚</p> <p class="ql-block">在创意园,好多墨砚作坊</p> <p class="ql-block">挑灯做墨砚</p> <p class="ql-block">做墨砚的大师,各施各法,大展其能。</p> <p class="ql-block">大师在精心雕刻</p> <p class="ql-block">这又是一家墨砚作坊,大师在精心制作。</p> <p class="ql-block">大师在开堺砚石</p> <p class="ql-block">这是父子大师在制作墨砚。上图是父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