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女儿睡觉前必做两件事,喝奶和听故事。这个听故事并非只是单纯的听故事,有时候她读我听,有时候我读她听,有时候我们一起分段读,还有时候他看绘本视频......今天,她要听我小时候的故事,而我讲着讲着才发现,儿时的记忆真是不少,只是没有时间去深入挖掘,现在回忆一下吧!</p><p class="ql-block"> 从我小时候的课本开始吧,那时的课本没有现在的精美,纸张也没有这么厚,还是黑白色的。我们下课后会在煤油灯下写作业,昏黑的满屋,只有灯下明亮一点。那是具体写的什么,真是没有记忆了,只记得氤氲的灯光下,家人围在一起干活谈天的情景,静谧而美好。</p><p class="ql-block"> 小宝正好学习课文《文具的家》,想起了我们那时候的文具,铅笔好像很便宜的样子,2分一支还是5分一支,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只记得第一个铅笔盒是一元钱,也不是我们现在见到的非常精美的样子,是那种铁片做成的,盒盖上有乘法口诀,盖上很严紧,甚至有时候自己还打不开,完全没有现在的科学实用,但在当时我也是爱极了的。这个铅笔盒的来历说来话长,那时姑姑刚结婚不久,回来时我说想要铅笔盒,别觉得只是一元钱,那时的一元钱好像能买好多东西的。不知道奶奶出于什么考虑,不想让我要姑姑的钱,只知道当时我们三个在八仙桌前,姑姑给钱,奶奶拿走,姑姑再给,奶奶再拿走,姑姑气呼呼的直接拉着我去小卖部买的。铅笔盒的画面是什么样子,已经无从记起,姑姑无限宠我的印象留在了记忆里,永远无法抹去。</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床很高,说是很高,就是一般坐在床边脚会悬在半空,这是大人,小孩更不用说了。床边有一张三抽桌子,坐在床边,正好趴在桌子上写字或者干别的什么。有一回买了一盒蜡笔,那时的蜡笔盒子大约是两个火柴盒子大小的样子,盒里有12支蜡笔,就用蜡笔涂黑白课本里的图画。一开始涂的时候,整个图都涂,还可能只涂一种颜色,还会涂抹到外面。有一次涂一个一圈一圈分成好几部分的圆球,用了好几种颜色,非常认真的一点儿也没有涂到外面,昏黄的灯光下,黄色很不明显,现在回忆起来,还是满满的成就感。</p><p class="ql-block"> 那时刚刚装上电灯,还是时不时就停电,不分场合,不分时候的。晚上的胡同总是很黑,走起路来总觉得后面有人跟着,于是每次出门都飞快的跑。也会好奇的问奶奶,为什么会觉得有人跟着呢?奶奶没说为什么,只是说:长大了就听不见了。现在再也没走过那么黑的胡同,照奶奶的话说,也再也没有了那种心惊胆战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写到这里还是觉得童年的记忆只是写出了冰山一角,那些零碎的美好,写也写不完,那些美好的感受,语言根本无法表达,但那些记忆,永存于生命里,无论什么时候翻开都会散落满地的馨香。</p><p class="ql-block"> 生命中所有的过往,都是一种财富。非常平常的一个物件,就有可能是一个按钮,打开它,走入它,就像打开记忆的电影,那些画面一帧帧浮现,填满我们的人生,充实而满足。</p><p class="ql-block"> 回忆过往,真实的活在当下,满怀信心的迎接每一个美好的明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