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1年1月18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规定: 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p><p class="ql-block"> 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班主任沟通热线等途径,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p><p class="ql-block">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要求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为教师安心、静心、舒心从教创造更加良好环境。</p><p class="ql-block"> 根据以上文件,在中小学生不得带手机进校园的同时,为了营造教师安心、静心、舒心从教的环境,是否可以考虑规定教师不得带手机进校园呢?</p> <p class="ql-block">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当今的社会里,手机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同时,却不可否认它也有相当大的负面影响。</p> <p class="ql-block">作为教师,走进校园的任务就是潜心、专心和静心教书育人。备课、教研、上课、批改作业、开展活动、谈心谈话等。如果不带手机,这些事情都可以从容不迫、有条不紊的去做,实现和完成教育育人的根本任务。那带进校园的手机有啥用呢?</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老师手机的各种群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这么多群让老师们应接不暇,有些任务要求立即完成,否则通报批评。不敢不看不能不看不能不回不能不做……本来老师们在有计划的、专心致志的教书育人、教研集备、与学生沟通交流、批改作业、反思提升,有多少时候被突然的微信给打断,将时间分割的七零八落,毫无系统和章法。可怕的是这种现象在有些老师的印象中成为自然、习以为常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假如不带手机进校园,会有什么不便和困难:生活上的?工作上的?教学技术上的?查阅材料?与家长沟通上的?这些问题是非得用手机必须解决的吗?是不带手机产生了影响,还是人的思维方式或管理时间方式出现了问题。</p> <p class="ql-block">尝试不让老师带手机进校园,不能简单化、粗暴化,要考虑不带手机后的服务工作,就像淄博烧烤现象,一方面学校提供老师必须的教学设备和技术的支持,为老师们创造宽松、和谐和安静的校园环境;改变工作机制,统筹好教师的各方面工作安排。另一个方面广大教师们积极转变工作方式和时间管理方式,远离手机,专心专注专业的从事教书育人工作,对自己的身心健康特别是颈椎和眼睛都是莫大的保护。</p><p class="ql-block"> 再次呼吁,尝试不让老师带手机进校园!!!</p> <p class="ql-block">后记:假如不让老师带手机进校园,有些老师会强烈反对,会发出诸如“这是倒退”、“如何教学?”、“如何沟通”、“如何完成任务”此类云云,那说明他已经离不开手机了,甚至成为手机的奴隶了。以上建议供大家讨论,供各阶层人士根据自己的工作思考而已,若认真就错了,现在你认真过吗、敢认真吗?呵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