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05-07日。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p> <p class="ql-block">活动名称:《立夏》</p><p class="ql-block">活动目标:</p><p class="ql-block">1.喜欢夏天,感受立夏节气的有趣</p><p class="ql-block">2.初步了解立夏节气的气候特点、节气习俗和节气特点</p><p class="ql-block">3.自由绘制与同伴分享“立夏蛋”,并与同伴分享立夏蛋代表的美好寓意</p> <p class="ql-block">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p> <p class="ql-block">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时至立夏,万物繁茂。</p> <p class="ql-block">立夏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因此又称“春尽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p> <p class="ql-block">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不一。立夏时节,中国只有南岭以南地区呈现“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夏季景象;</p> <p class="ql-block">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有春天的气息。立夏这天,许多地方有吃“立夏饭”、吃蛋、秤人和尝三新等习俗。</p> <p class="ql-block">进入立夏时节,人们的新陈代谢加快,心脑血液供给不足,常使人烦躁不安,倦怠懒散。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补充营养物质,采取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p> <p class="ql-block">立夏,是夏季之始,所谓“立”即开始的意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代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开始和到来。</p> <p class="ql-block">为了更准确地表述时序特点,古人又根据天气和物候,将节气分为“分”、“至”、“启”、“闭”四组。</p> <p class="ql-block">“分”即春分和秋分,古称“二分”;“至”即夏至和冬至,古称“二至”;</p> <p class="ql-block">“启”是立春和立夏,“闭”则是立秋和立冬,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这些加起来共为“八节”。</p> <p class="ql-block">夏,在《尔雅》中被称呼为“长赢”;赢,取其“盈满”“盈余”的意思。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p> <p class="ql-block">关于立夏,元人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为:“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之意,是说春天的植物到这时已经长大了。</p> <p class="ql-block">立夏以后,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季是许多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最好季节,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以及充沛的雨水给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条件。万物繁茂,始于立夏。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p> <p class="ql-block">立夏节气的气候特点之一,是阵雨雷雨过程明显增多。降水增多且强度增强,系冷暖空气对峙以及近地面暖湿气流上升产生的对流天气等因素所致。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p> <p class="ql-block">虽是进入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但“绿树荫浓夏日长”的夏日景象,仅存在于中国南岭以南,对于全国的大部,依旧处于红紫斗芳菲的仲春与暮春。</p> <p class="ql-block">时至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正如明人《遵生八笺》:“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p> <p class="ql-block">古代一些作品将立夏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p> <p class="ql-block">活动名称:《丢手绢》</p><p class="ql-block">活动目标:</p><p class="ql-block">1.幼儿了解游戏规则,知道如何参与游戏</p><p class="ql-block">2.练习幼儿快速跑,反应能力</p><p class="ql-block">3.喜欢体育活动感兴趣</p> <p class="ql-block">《立夏》长卿南疆日长北国春,蝼蛄聒噪王瓜茵。新尝九荤十三素,谁家村西不称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