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国宾馆(刘庄)体验式入住

王旭东PPT美篇版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摄影、制作:王旭东</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音乐:无问西东</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拍摄地点:杭州西湖国宾馆</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3年5月4日</span></p> <p class="ql-block">西湖之上和周围有很多的庄园,基本是名园,且名声很大。如果要排个顺序,即使是杭州本地专家也难有取舍,不好排名。但是,当地很多人说,一定要排名,第一名园,当属刘庄,也就是现在的西湖国宾馆。</p> <p class="ql-block">刘庄又名水竹居,光绪年间广东香山举人刘学询所建。</p><p class="ql-block">刘学询何许人也?他本是光绪年间的二品花翎举人,算是一个当年有权有势的人吧。</p><p class="ql-block">他在遍游西湖之后大发感慨,也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故乡无此好湖山”。</p><p class="ql-block">于是,刘学询就在西湖购置土地,大兴土木,建了水竹居,这一处庄园建筑豪华,陈设富丽,每一个地方都很有设计感——一桌一几,一窗一户都与众不同。</p> <p class="ql-block">抬眼东望,湖上十里尽收眼底,雷峰塔的金顶闪闪发光。</p> <p class="ql-block">西湖国宾馆承载了太多历史及文化的积淀。</p> <p class="ql-block">1953年毛泽东住进“刘庄”、并于1954年诞生了中国第一部宪法。</p> <p class="ql-block">1972年周恩来与美国总统尼克松在这里几番周折、起草了“中美联合公报”。翌日在上海发表。</p> <p class="ql-block">2016年、G20领导人峰会在杭州召开、西湖国宾馆是此次峰会举办活动最多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然而我更感兴趣的是康有为。1916年康有为到“刘庄”避暑并恋上了此地。之后在“丁家山”居高临下打造别墅命名“康山”。他一边经营着“君主立宪”的计划;一边游山玩水浪迹天涯。</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每年都要走出北京视察。毛泽东最喜欢去的是南方,在南方,他又最喜欢被他称作“第二故乡”的杭州。</p> <p class="ql-block">他第一次住在杭州是1953年12月底,最后一次离开杭州是1975年4月中旬。几乎每年都去一次杭州,有时甚至两次,停留时间最长时达7个月。毛泽东在杭州尤喜住在西湖刘庄。</p> <p class="ql-block">从1953 年到1975 年,毛泽东曾43次来到西湖,在西湖工作、生活了785个日夜,他将西湖视为他在湖南、北京之外的第三个家,有时一年要来几次,有时一住就是半年,刘庄园内还保存有毛泽东当年赏雪处、学英语处、采茶处等遗址。</p> <p class="ql-block">1954年1月23日,杭州下起了大雪。当地人说,这是杭州几十年未遇的一场大雪。24日,大雪初晴。毛泽东特别喜欢雪,高兴得不得了。一早他就起来,到西湖边看雪景。</p> <p class="ql-block">逢此难得之景,毛泽东身穿深色呢子大衣、头戴浅灰色呢帽,两手合插在身前,含笑站立在刘庄西湖边的石栏处,让摄影师侯波帮他拍照,留下了这张经典的传世留影。</p> <p class="ql-block">1954年1月9日,宪法的起草工作开始运转。当时毛主席就住在刘庄一号楼。</p> <p class="ql-block">这是从不对外开放的1号楼另一个门,是专为国家领导人准备的。出入过这个门的有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以及基辛格等各国重要来宾。</p> <p class="ql-block">左边那个建筑,就是当年最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的八角亭,可惜它隐没在岸边的树丛中,只有在西湖游船上才能看到。</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也住进了一号楼1106,是面向西湖,可以看到苏堤和雷锋塔的最佳湖景房。</p> <p class="ql-block">“西湖风光甲天下,半是湖山半是园。”在西湖周边大大小小的庄园中,刘庄独领风骚,被冠以“西湖第一名园”。北山路84号东起玛瑙寺,西至杭州香格里拉饭店,北至葛岭山脊,南至北山路,是一个占地几百亩的民国时期所建的别墅群。</p> <p class="ql-block">亭台楼阁、小桥水榭、曲廊修竹、古木奇石,入眼皆景。</p> <p class="ql-block">水榭亭台、小桥怪石,点缀得错落有致。</p> <p class="ql-block">1959年12月至次年1月,毛泽东带领读书组成员胡绳、邓力群、田家英、陈伯达及秘书林克到刘庄中的“蕉石山房”进行了一次读书活动。闲暇之余,毛泽东和秘书林克常在此处学习英语。</p> <p class="ql-block">杭州G20峰会展室</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主席在刘庄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故事发生在1963年4月28日下午2点半左右,毛主席所坐的小车缓缓停靠在刘庄大门进来后的空地上。从车里出来后,毛泽东就沿着南大门慢慢过来,神情轻松,一路上还与陪同人有说有笑。</p> <p class="ql-block">采茶地位于靠山脚边的一处坡地,大约有四五十棵茶树,毛主席走进茶地后,和蔼地跟大家打招呼:“呵,今天大家都来采茶叶。”</p> <p class="ql-block">主席就在茶蓬上掐起茶尖,一边采一边笑着说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是种茶叶得茶叶喽。你看茶叶是一点一点采下来的,要花很大的功夫,茶农是很辛苦的。我喝茶,我也要采茶。”</p> <p class="ql-block">主席来了兴趣:“茶叶是个宝,多吃有好处。茶叶可治病,帮助消化、清凉,可以提精神。”“浙江茶叶资源很丰富,出龙井茶、高山茶。这个茶叶是杭州龙井茶,是有名的茶叶,你们要管好,不要让它荒掉。茶叶是经济作物,管好了来年有收入。”</p> <p class="ql-block">当天天气很好,茶地是干的,采摘比较容易。毛主席在茶地里采茶大约有半个小时,采了三四颗茶树。临走时,毛主席还和陪同人员握手道别:“谢谢你们。”</p> <p class="ql-block">刘庄园林多处采用了我国古典园林的造景艺术——“框景”。</p> <p class="ql-block">由于我们住的是行政VIP房,下午可以在八号楼咖啡厅享受下午茶点。</p> <p class="ql-block">吃了下午茶,肚子一点都不饿,晚饭就简单点了两份馄饨外卖。</p> <p class="ql-block">晚霞给西湖和远处的雷峰塔添上了一抹红。</p> <p class="ql-block">难得的西湖之夜映入我们的眼睑。</p> <p class="ql-block">入夜,我们枕着西湖,看着雷峰塔的灯光入眠!</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在8号楼用早餐,环境一流,品种齐全。早晨的大雨也停了,真是人品好的没话说!餐厅外的景致更是令人食欲大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