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老调剧是一个流传河北省中部、南部地区的小剧种,是深受当地观众喜爱的民间戏曲。它源于元、明流行在我省白洋淀一代民间小曲“河西调”。</p><p class="ql-block">老调剧近代唱腔、板式及文武场伴奏上,与河西调基本相同,但它却是独立发展起来的一个小剧种。保定巿老调剧团演出的《潘杨讼》因拍摄成电影扬名国内。</p><p class="ql-block">清朝雍正年间,安国药业蓬勃发展,南北药材大汇集、大交流形成了以安国(当时的祁州)为中心药材集散地。同时也带来了文化上的交流。原来流行于白洋淀的民间小调河西调,也随之传入安国。逐步形成了现在的老调剧种。</p><p class="ql-block">安国老调剧团剧目有《潘杨讼》、《杨家将》、《追魚》等传统剧目。还有新编历史剧《关汉卿》等。</p><p class="ql-block">安国老调剧团什么时间成立的?我不知道。我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大约六一年左右)我爸就带着我看过老调戏,演出的剧目是《潘楊讼》。扮演寇准的演员摇沙帽翅很有功夫,获得观众一遍又一遍的喝彩。还记得一个有名的演员叫《吵儿》。当时经济非常困难,老调剧团分几个小组下乡唱戏,看戏不需要买票。由生产队管饭,能吃饱就行了。</p><p class="ql-block">我把拍摄的新编历史剧《关汉卿》几张剧照分享给大家。</p> <p class="ql-block">这可能是个反面角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