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隶书新作·梅兰竹菊古诗四条屏之《竹》(“每日一品”第1825期)

武锋(石门笔耕斋主)

<p class="ql-block">  之前两天我已经先后推出了梅兰竹菊古诗四条屏之《梅》、《兰》,今天接着推出四条屏之《竹》——宋代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咏竹》。这首诗原文如下:</p><p class="ql-block"> 人怜直节生来瘦,</p><p class="ql-block"> 自许高材老更刚。</p><p class="ql-block"> 曾与蒿藜同雨露,</p><p class="ql-block"> 终随松柏到冰霜。</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首与其他文人墨客风格绝然不同的咏竹诗。其他人的咏竹诗多是直抒胸臆,赞美竹子的高风亮节。而王安石的诗则显得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第一句即说受人怜爱的竹子虽然正直有节,但刚生长出来时却是十分的瘦弱,像是先天不足,就像郑板桥笔下的瘦竹一样。但它还自许要长成高大而坚硬的竹材!它虽然与蒿藜等野草一起享受着雨露的滋养,可是秋后的野草经不住寒霜的侵袭而凋零枯死,竹子却和松柏树一样傲然挺立,经受住严寒冰霜的侵袭,不屈不挠,顽强生长。这就是暗设玄机,反衬竹子不怕风吹雨打、霜煎雪熬,依然挺拔,直插云天,刚直不阿;虽然和野草共生,唯有竹子是那样出类拔萃,卓尔不群,更加郁郁葱葱。</p><p class="ql-block"> 所以说这又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王安石就是以在逆境中顽强生长、刚直不阿、顶风冒雪、不改初心的竹子自喻,淋漓尽致地反映了自己坚韧不拔的气概和宏伟博大的政治抱负。</p><p class="ql-block"> 这幅书法采用四尺对开长条仿古洒金宣纸书写。</p><p class="ql-block"> ——武锋(一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