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以及《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共同探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有效育人路径,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和工作室研修平台的作用,实现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同发展。经元谋县教育体育局审查同意,定于2023年4月10日,在元谋县老城小学组织开展元谋县第二届小学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2023年第一次集中研修活动。</b>  <h1><font color="#167efb" style=""><b style=""><i>     </i>2023年小学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第一次集中</b></font><span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167efb" style=""><b style="">研   修活动。</b></font></span></h1>  <h1>    <b> <font color="#39b54a">元谋县第二届小学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2023年第一次集中研修活动活动议程</font></b></h1>  <h3></h3><h3>    <b><font color="#333333"> </font><font color="#167efb">一、</font><font color="#167efb">工作室主持人文海涛老师致开幕词</font></b></h3><div>     文老师对大家的到来致以热烈地欢迎及感谢,并对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活动给予希望:希望活动能够带领大家向末来出发,希望工作室能带领大家走向更高、更远的未来。<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h3>   </h3><div><br></div></div>           <h3><font color="#167efb"><b>    二、</b></font><b><font color="#167efb">课堂教学观摩</font></b></h3>  <h5></h5><h3>    <b>  </b>1、第一节课是由元谋县老城小学杨庆梅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下册第9课《生活中处处有规则》。</h3><div>      我们的生活处处都有规则,在我们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规则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遵守规则,我们才会生活得更幸福,更快乐。学完这节课之后,让学生明白,在做游戏的同时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否则游戏会无法进行,让学生认识规则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规则”。</div><div>      通过老师和学生一起制定班级公约,使学生明白,在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当各方的愿望发生冲突时,就要相互协商,定一个大多数人拥护的规则,规则是我们自己定的,大家就要遵守。</div>  <h3>     <b> 2、第二节课是由元谋县姜驿小学杨雄剑老师执教的<span style="color: inherit;">四年级下册第5课《合理消费》。</span></b></h3><h5><div>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合理消费的好处是能够控制住自己的各项日常支出,促使自身及家庭的经济状况越来越好,有利于目标理想的实现,避免浪费。过度消费的坏处是会让经济状况变得越来越差,陷入经济困境,还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浪费。</div><div>       </div></h5>  <h3>    <b>  3、</b><b style="color: inherit;">第三节是由元谋县元马小学郑丽华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下册第6课《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b></h3><div>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浪费行为,让他们明白资源和能源都是有限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美德。本节课的安排就是帮助学生从校园生活中常见的案例切入,并使用拟人化的表达方式,说明知识或者解释道理,这样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此外关注生活,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减少浪费,并了解浪费资源的巨大危害性,并帮助学生解决真实的困惑和障碍,避免教育的空洞。<br></div>  <h3><font color="#ed2308">      </font><b style=""><font color="#167efb">三、说课、评课</font></b><br>       1、文金凤老师在评《生活处处有规则》说到,规则就在我们身边。如果忽视它,我们将无法快乐地学习、生活,严重的话,甚至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安全!所以生活中不能没有规则!<br>     2、李云周老师在评《合理消费》说到,合理消费是资源约束下的最优化消费,追求消费必须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其精髓是量入为出,把握限度,不赶时髦。适度消费并不是要降低生活标准,它要求追求中道,避免“过”犹“不及”,既满足人们合理需求,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的平衡。<br>      这样既有利于节约自然资源,也有利于约束贪欲和培育高尚情操。当前我国的生产力已有长足发展,过于节俭不利于刺激消费、发展生产;但过于奢侈则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也会破坏生态环境,导致资源大量消耗乃至枯竭,最终影响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应树立适度消费观念,秉承节俭美德,立足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把消费控制在合理、恰当的范围内,以构建和谐社会。</h3><h3>     3、 阮志湘老师在评《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div> 从学生熟悉的校园里对电、纸和文具的浪费现象导入,引导学生挖掘身边的浪费问题,同时反思自己的行为:通过小调查,让学生发现身边的浪费现象并分析其带来的危险和产生的原因。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身边的许多浪费都源于些错误观念, 并能够借此改正自己的错误观念有利于节约习惯的培养:通过“找找”海透传茂文化教的 传术代控更学,并积极参与“反对浪费,提倡节约” 的教育活动。<br></div><div>       <br></div></h3>  <h5></h5><h3><font color="#ed2308">    </font><font color="#167efb"><b> </b></font></h3><h3><font color="#167efb"><b>   四、</b></font><b><font color="#167efb">专题讲座</font></b></h3><h3><font color="#167efb"><b><br></b></font></h3><h3><font color="#333333"><b> 1、 物茂小学肖好老师,给全县思政课老师做了专题讲座:《努力提升自我,争做合格思政教师》</b></font></h3><div>      作为思政课教师,要用心讲好思政课。要坚持和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价值,“培根铸魂、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4月在中国人民大学视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思政课教师讲授的是信仰的学问,耕耘的是思想的田野,回答的是时代的课题,担负的是立德树人的使命责任。大理大学的李乾夫院长在进行《大思政课,我们如何善用之》这一专题培训时指出: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也不能只学书本教材,而要用宏大的时代背景,鲜活的现实素材,丰富的历史故事,生动的生活案例等事实资料,充实思政小课堂的内容。只有把思政课讲活,才能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吸引力和说服力。作为思政课教师,平时一定要多读书,多学习,埋头苦干的同时要抬头看天,上思政课,一定要抓住时代方向,结合身边的例子。要让学生对思政课爱听爱学,听懂学会,讲好思政课,不仅要在课堂上讲,还要把思政课教学重点、理论难点、社会热点贯通起来,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融会贯通,切实发挥“大思政课”培根铸魂的作用。<br>       作为一个普通的一线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认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校的传,帮,带作用,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的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在教中学,在教中研,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br><h1><br></h1></div>  <h5></h5><h3>     <b><font color="#333333"> 2、能禹小学余海燕老师,给全县思政课老师做了专题讲座:《课程思政,同向同行》</font></b></h3><div>      在双减政策下,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做到减负提质,培养新时代的接班人,是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应做出的思考。<br>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那么,将思政教育融入语文、数学、美术、音乐、道德与法制等课程,是小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提升学科育人质量的重要手段。<br></div><div>     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捕捉时机和素材,结合学生思想实际,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恰如其分的点滴渗透价值观教育,让学生既长数学学科的知识技能,又长学科素养和核心素养,就是我所理解的数学。德育教学如细雨,润物无声;数学教学是沙土,无时无处不渗透着细雨;学生似小草,吮吸着沙土里的水份。只要我们精心设计,使学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就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br></div><div>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要共同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云南民族大学的张建国教授和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刘化军院长在进行专题培训时都指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标准,要引导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具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b></b><br></div>  <h3></h3><h3>       <b> <font color="#167efb">五、工作室工作安排</font></b></h3><div><h3><font color="#333333"><b>         1、元谋县老城小学阳俊坤校长讲话</b></font></h3><div>        阳校长指出:当下最重要的是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深刻阐明了开设思政课的必要性,掷地有声、意义深远。</div></div>  <h3><b>      2、工作室顾问刘永艳老师作工作指导讲话</b></h3><div>     刘老师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三点建议:思政课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一课”,通过有深意、有新意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充分发掘所教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使得思政课与其他各类课程在育人上形成协同效应,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受教育与浸染,把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贯穿于日常课堂教学之中。<b><br></b></div><div>    (1)、强化政治意识,坚定理想信念。</div><div>    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讲信仰者自己要有信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找到人生正确方向,首先要求思政教师政治要强,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一个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应当有着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把目光投向时代和社会,不断从实践和人民中汲取养分、丰富思想,为学生树立有信仰、有理想、有担当、有情怀的榜样。<br>     (2)、提升政治能力,增长知识才干。</div><div>     运用政治知识和政治经验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是思政教师的必备能力。讲好思政课,思政教师思维要新,视野要广,业务素质要过得硬。把道理讲明白、讲透彻,要求教师具备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在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的深入比较中辨析事理,在循循善诱中启迪学生心智,在润物无声中传播真理。实践证明,用心用情用功的教师和教学,总会受到学生们的欢迎。这就要求思政教师唯有“学”字当头,下足学功,积储学识,拓展见识,博采众长,方能具备从容应对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br>     (3)、强化政治担当,培养奋斗精神。</div><div>     政治担当是思政教师的使命所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广大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思政教师在传播知识、培育素养的同时,其自身的奋斗精神犹如一盏明灯,照亮自己也照耀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认知和行为。思政课的效果,既在课堂内,也在课堂外。身为教师,要严于自律,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用表里如一、知行合一的嘉言懿行传递正能量,让真善美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人格的力量成风化人,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才能成为学生喜爱的人。<b><br></b></div><div><b><br></b></div>  <h3><b>     3、工作室主持人文海涛老师安排工作</b></h3>    文老师对思政课及思政课教师提出了三点要求:重视思政课、办好思政课、讲好思政课。<br>     文老师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上好思政课,当好引路⼈,是我们思政课教师的最终任务。重视思政课、办好思政课、讲好思政课,是现阶段我们每一位思政课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我们思政课教师⼀定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努力把握好教材与课程的政治关、思想关和质量关,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br>  <h3>    <b><font color="#167efb">六、颁发荣誉证书</font></b><br>     对本次活动的授课、讲座教师进行了颁奖,元谋县老城小学阳俊坤校长为五位教师颁发了元谋县教育体育局授予的荣誉证书,对老师们的付出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及衷心的感谢!<br></h3>  <br>       <h3><b style=""><font color="#167efb">      七、活动总结</font></b></h3><div>      文老师提出,要提高思想认识,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旗帜鲜明搞好思政教育。要坚持导向思维,以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为指引,既要传承、更要创新,遵从规律、着眼细节,形式与实效并重,深入探索有效路径。要建立大思政教育格局,做好教师队伍建设,挖掘思政课程特色。</div><div>      <i><font color="#ed2308"><br></font></i></div>       工作室主持人文海涛老师强调: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办好思政课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要深入学习领会思政课建设重要论述精神,充分认识思政课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开好思政课,引导学生自觉树立远大理想,深刻理解和把握“八个相统一”,推动思政课理念创新、方法创新、工作创新,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把思政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重要课程,给青少年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对标对表“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标准,担当好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        最后,<font color="#333333">文老师用一句话与大家共勉,结束了今天的培训,他说:</font><font color="#39b54a">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br>    我县将继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刻把握思政课的重要意义,积极推进小学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为全面育人推动思政课建设提供不竭动力。上好思政课,当好引路人!</font>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摄影:潘洪洋            </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br></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编辑:潘洪洋  李正清<br></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审核:阳俊坤  文海涛</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3年4月11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