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三促在行动】精雕细琢研教学,共谱教研新篇章

bubble

<p class="ql-block">  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天地宽。在最美的春天,共赴一场诗意的教研。教研活动是教师成长进步的“扶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助推器”,更是推动自我成长的“源泉”。为了切实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落实“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效能促发展”行动。我校与3月14日-3月22日进行了“新课标”“新教法”“新学堂”主题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语文组</p> <p class="ql-block">  语文组的四位老师,展现了不同的风采与魅力。潘瑶老师的《中国美食》,激发学生兴趣,采用情景化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识字。梁雪老师《陶罐和铁罐》,让学生戴着头饰扮演角色,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超。同时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雷晓燕老师的《猫》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张娴老师亲切的语言,温和的态度,适合低年级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 数学组</p> <p class="ql-block">  在这次的公开课活动中,数学教研组的教师们积极地进行了集体备课,教师们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各自独特的表现形式,通过心灵地对接、意见地交换、思想地碰撞、合作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教研中,别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经验被别人所学习,不同的意识在研讨中相互融合,每个人的看法都进行了改造和重组,使教师们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个各自的教学水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英综组</p> <p class="ql-block">  英综组的王冰蓉老师和邵凤鸣老师参加了本次教学研讨活动。王冰蓉的讲课题目是四年级下册《Unit 2 A Let’s spell》,邵凤鸣的讲课题目是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4课《不做“小马虎”》。</p><p class="ql-block"> 王冰蓉的英语课聚焦新课标核心素养的要求,注重了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首先,让学生通过已会词汇,感悟、归纳和总结出字母组合ir和ur的读音规律;其次,在好听的歌谣中巩固此规律;然后,运用此规律培养学生具备了见词能读、听音能写词的能力;最后,在拓展环节运用此规律让学生进行绘本朗读,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开拓了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了学生朗读绘本的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p><p class="ql-block"> 邵凤鸣在课堂上创设活动的大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让他们在丰富的活动中,主动地学习,健康地发展。老师根据“用儿童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儿童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儿童自己的方式研究世界”的设计思想,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切实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直接参与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建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从而达到教学目标。</p> <p class="ql-block">  为落实“三抓三促”行动要求,贯彻学校“新课标,新教法,新学堂”三新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目的,体艺组两位教师紧扣新课标理念,以情境教育为教学理念,通过课堂教学展示,积累教学新方法。</p><p class="ql-block"> 高丁健老师本节水平一二年级体育课《跳跃与游戏-池塘的一天》,充分展示了对新课标的解读以及对“三新”课堂的认知,整堂课贯穿了情境教学,通过情感激励、环境创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的自主练习,使学生能够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实现本课教学目标。</p><p class="ql-block"> 孙利老师本节一年级美术课《手形添画》,本节课目标设置明确,通过引导学生由手形联想到新事物,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空间。学生本节课主动去探索并研究创作。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到了孩子的最佳兴趣点,通过情境的推动和优秀作品的展示,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活动,不仅让“三抓三促”的工作落到实处,也促使新课标的落实和“双减”工作得以推广,更让老师们明白:教师需要不断去学习,在学习中促进专业发展,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p>

学生

新课标

教学

老师

教师

教研

学习

情境

活动

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