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生惟愿居苏州

萧峰

苏州这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城市,总像是婉约含蓄的江南女子,在梦中可望而不可即。就在这个还算凉爽的夏日,我与苏州有了一段邂逅。当梦中的苏州像画卷一样展开时,印象便开始明朗起来,所有的印象被瞬间定格。道路是风骨,河塘是血脉,建筑是服饰,文化是气质,苏州便是这样一座有生命的城市。在两天内走马观花地看了几个景点,也大略看到了人所称道的“老苏州”、“新苏州”、“洋苏州”的影子。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老苏州首当其冲。关于老苏州的影子,又当推古城墙、护城河,山塘街,虎丘、留园和寒山寺。说起古城墙,很多人会想起平遥;说起建城历史,很多人会说太原,而苏州不仅占尽这两者,还有完好的护城河。苏州城是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奉吴王阖闾之命筑就的,距今有2500多年的历史,古城方圆47里,因为江南水道纵横,苏州城最早为水路和陆路的双棋盘格局:水边有路,路旁是水。古城辟有水陆城门八座,内外有护城河。城墙与城门屡经战争损毁,历代多有修复,如今所见的砖城为清初所遗,惜文革期间又遭劫难,仅存盘门、胥门、金门三座城门,城墙也仅存三分之一。 2004年,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当地斥资修整了东、南面遗存的城墙及护城河沿河景观,创立了古城风貌带,黑瓦粉墙的民居,婉约俊秀的古塔,玲珑别致的亭台楼榭,巍然耸立的城门,配上一段段典故,便造就了一项无可比拟的旅游资源,完美再现了明清时期苏州护城河沿岸的风光。我是晚上去看护城河的。坐上一艘仿古的游船,便开始了一次在护城河中,甚至是在历史中的闲游。船舱里,伴着手中碧螺春茶逸出的缕缕清香,舱中的艺人唱起了苏州评弹,一腔吴侬软语,就那样软软地,让人沉醉在这样美妙的夜里,船外桨声荡漾,两岸的亭台楼阁、假山烟柳,还有现代的音乐喷泉、梦幻灯光接连收入眼中,横跨护城河的还有一座座形态各异、别具情趣的桥,桥上车行如织,更加让人有恍若隔世的感觉。白天看平遥的古城,多有雄壮之感,而夜赏苏州的城墙和护城河,却尽览江南的秀美,真是一幅如诗如画的长卷! 读过《红楼梦》的人,应该还记得这部巨著的开头是从苏州阊门写起的吧?“姑苏城的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的风流富贵之地”,随后曹雪芹笔锋一转,写门外的十里街,推出人物来。这里的阊门外十里街,就是指山塘街。山塘街旧称“白公塘”,唐代诗人白居易做苏州刺史时组织民众开通苏州城连接虎丘的水陆两路,水路即是山塘河,陆路便是山塘街。山塘街一向为历代文人墨客和朝野名士所钟爱,清乾隆皇帝对山塘街更是分外青睐,1761年乾隆庆祝太后七十寿辰时特意在北京万寿寺紫竹院旁沿玉河模仿山塘街建了一条苏州街。1792年,乾隆又在御苑清漪园(即后来的颐和园)万寿山北建造了一条苏州街,也还是山塘街的翻版。七里山塘沉淀了太多的苏州历史、吴越文化,沿岸的古寺、古祠、古牌坊、古会馆精雕细刻,古色古香,诉不尽岁月的沧桑。 古山塘街全长7华里,而如今呈现在游客面前的,只是其中的不足1华里。在这里,你不仅可以看到苏州水陆路并行、民居前街后河的姑苏水巷风貌,鲜活的吴地风俗情,更能感受山塘的万般风情。站在山塘街头,看着眼前的风景,想象着这里是白居易感念民生造就的“白公塘”,这里是乾隆皇帝念念不忘的“山塘胜境”,这里是徐扬《姑苏繁华图卷》卷中“居货山积,行云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的繁华市井,这里是唐伯虎雇船追秋香的山塘河,这里是“老苏州的缩影,吴文化的窗口”, 是贝聿铭、罗哲文等专家学者赞不绝口的天堂街市……还有哪一条街能够拥有如此众多的拥趸,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我一直在想,看山塘,也许是两个时节最好,假若烟雨来袭,撑一柄油纸伞,悠然地走进山塘街,就像寻一位倾慕许久的姑苏才女而不见,在一片怅然的宁静之中,感受这比雨帘还细密、比街巷还悠长的情愫,站在也许唐伯虎站立过的石桥上,看雨丝在河面上吻出圈圈涟漪,还有什么能让人如此挂怀?亦或是夜幕降临,沿河的民居亮起一串串的红灯笼,两岸的灯火全都沉醉在夜色里,五光十色的倒影随着水波一起荡漾。街巷中少了游人,去了喧嚣,却多了一分静谧、清幽的美感。偶尔有女子款款走过,高跟鞋敲击青石板清脆的声响在小巷里回荡。桨声入晨梦,一水枕千家。站在桥上,就仿佛有了一个超脱的角度,什么都不再想,领略轻轻吹来的夜风,就让惆怅的情绪在这样迷离的夜色中飘散,恬淡而温馨。偶尔清风送来一句婉转的评弹,乌篷船悠悠地摇来,划破了平静的水面,水波晃动着廊桥、宝塔的倒影,一下子就让如梦如幻的水乡夜景活了起来。这一片水色灯光,便永久地留在了你的梦中。 苏轼曾有“到苏州而不游虎丘,诚为憾事”的感慨。我不知道:这是苏轼到过虎丘的感想,还是未到虎丘的遗憾?“山塘七里到虎丘”,不错的,虎丘山门附近河面渐宽,河边村舍简屋,绿树成荫,颇有野趣。若能沿着山塘街缓步而行,尽赏两岸美景,遍寻名人典故,岂不快哉!然而时间紧促,我们只能乘车前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素以“吴中第一名胜”著称的虎丘,不过是高34.3米,面积18.8公顷的一个土包。在这一个小小的土包上,点缀着断梁殿、憨憨泉、试剑石、真娘墓、剑池、第三泉等虎丘十八景,可谓是移步换景、引人入胜。剑池深约6米,终年不干,据称水下是吴王阖闾墓,因入葬时殉有“扁渚”、“鱼肠”等名剑,是为剑池。十八景首推山顶“云岩寺塔”,俗称虎丘塔,是驰名中外的宋代古塔。虎丘山古树参天,千年古塔隐逸林中,一路行来,树荫蔽日,凉风习习,真如世外桃源。古人评价虎丘赏景有“九宜”之说:宜月、宜雪、宜雨、宜烟、宜春晓、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阳。此言非虚,虎丘四时美景各异,晨暮神态不同,令人神往。 即使没去过苏州的人,也知道苏州园林的名气。而留园则是不得不去的一个园林。留园与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齐名,为全国“四大名园”。留园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时称东园,清嘉庆时归书画家刘恕所有,俗称刘园。后此园几易其手,遂取谐音改名留园。苏州工匠在约30亩土地上,以高超技艺和卓越智慧,巧妙处理空间关系,以厅堂、走廊、粉墙、洞门等建筑与假山、水池、花木等组合成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庭园小品,花径迂回曲折,长廊曲径通幽,整个园子建筑多而不乱,花木繁而不杂,堪称园林精品。留园一绝为假山“冠云峰”,是太湖石中的绝品,不仅体形大,重逾5吨,且集“瘦、皱、漏、透”四奇于一身,立于池中,卓尔不群,恰似一清癯的老者,静观来来往往的游客。若有闲暇,择一处僻静的凉亭小坐,一杯清茶,一卷闲书,听花开花谢,看日出日落,神仙生活也不过如此吧?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可以说,是名落孙山的张继夜泊枫桥时发出的感慨,造就了一座享誉千年的古寺。张继作品很少,仅此一首便名流千古;寒山寺并不宏大,有此唱诵,终成历史名刹。寒山寺位于苏州城西阊门外5公里,有1400多年的历史,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贞观年间,传说名僧寒山和拾得来此住持并修成正果,改名寒山寺。寒山寺占地约20亩,寺内古迹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藏经楼、碑廊、钟楼、枫江楼等。历史可以假设的话,我想知道:假如没有张继这句诗,寒山寺会闻名海内外吗?能让会背唐诗的人都遐想不已吗?能在千年之中七次火毁而又被七次被还原吗? 虎丘、留园、寒山寺是典型的苏州名胜,共同的特点就是:地方小、名气大。虎丘高不过山西任何一个普通农村旁边再普通不过的山包,留园、寒山寺甚至大不过如今一些仿古建筑门前的广场。他们的名气更多来自苏州工匠“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技艺和千百年传统文化的浸润。太湖淡水珍珠正在成为苏州的特产,假如说贯穿苏州而过的大运河是一条线的话,那么虎丘、留园、寒山寺等等苏州的景点就是这条线上的一颗颗珍珠,建筑形制、占地面积等等固有的物质遗存不过是珍珠内一个小小的内核,千百年来的历史典故、吟诵唱和正如同核外层层包裹的珍珠质,这才是苏州最吸引人的东西,让古今中外的游客像朝圣一般,不远千里顶礼膜拜。 如今的苏州并没有躺在历史的阴影里裹足不前,她一直再发展,以日新月异的变化,不断向世人展示她迷人的一面。进入市区时,我挥手拦了一辆出租车,当得知我的目的地时,司机悠悠地说了一句:“这段路可是容易堵车啊,只好慢慢来吧。”我的心一沉:难道是司机看我是外地人,想要宰客吗?在随后的交谈中,我的担心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今天的苏州人生活的一些了解。车果然堵上了,路被圈起来施工。司机师傅一边开车,一边和我说:“苏州人有钱了,私家车很多的,道路以前很拥挤,这几年苏州一直在搞建设,偌大个苏州就好像一个大工地,到处在施工,你看到头顶没有?那是去年新修的高架桥,交通拥挤缓解了很多。现在修的是地铁,所以这一段有点堵。”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不过,我们老百姓都没有怨言的,地铁线建成了,道路就更好走了。” 司机师傅是典型的苏州人,说话也带着吴语的绵软,透着一份知足。车内飘荡着一股香气,我四下里一打量,发现了一串挂在后视镜上的鲜花,大约四五朵洁白的花,被白线仔细地穿在一起。花朵约有两公分长,略呈钟形。我好奇地问:“这是茉莉花吧?”司机师傅说:“不,这是玳玳花。”“玳玳花?”好像在书上听说过,茉莉花小,香气淡雅,而玳玳花略大,香气浓郁,闻之可解乏。司机师傅接着说:“这些花是从虎丘花场卖出来的,论斤卖很便宜。苏州火车站附近有三四个人专做这个生意,每天买几担回来串好,卖给过路的车,一块钱一串。我们几乎每天都要买的,一来增香,二来解乏。人家三四个人每天不少挣钱的。”在一个红绿灯前,车停了下来。 我也曾走过一些地方,而各地出租车司机碰到红绿灯的表现千差万别。北京司机会趁机给你开个国际形势吹风会,满嘴的奥巴马、梅德韦杰夫,恨不得自己也改名叫潘基文;太原的司机会口无遮拦地点评城市路政建设的缺陷,好像他就是隐于市井、躬耕陇亩的大隐;西安的司机喜欢做旅游宣传大使:来旅游吧?去过钟楼没?看兵马俑没?可得好好看看,陕西的黄土埋皇上!大同的司机则会向你透露关于官场和黑道的恩怨情仇,好像自己真的“不做老大好多年”……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而我面前的苏州师傅什么都没有说,只是拿出自己留在座位旁的小点心——苏州采芝斋的绿豆糕,小心翼翼地咀嚼,就连最后一点细碎的点心渣也攒在手心倒到了嘴里。从这个乐观的司机师傅身上,我看到了苏州人热爱生活的一面,也看到了苏州人的幸福感。 苏州东部的中新工业园区是洋苏州的代表。而新加坡当年在大陆寻找合作伙伴的故事也让人津津乐道。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争夺新加坡投资项目的过程中,山东威海和江苏苏州成为新加坡的权衡对象。威海展示出了山东大汉的豪爽:只要新加坡来投资,土地随便挑,零地价,一切好商量!而苏州一面和新加坡在地价问题上讨价还价,一面安排投资方参观苏州园林,欣赏苏绣玉器。威海代表干脆住在苏州,等待苏州谈判失败后,由威海收获成功。然而,新加坡投资方却认为:合作本身就是互利共赢的,威海的承诺大而无当,这样的合作伙伴不可信;苏州谈判正是有诚意的表现,况且苏州过去的工匠就能创造这么精细的工艺品,那么当地的工人在现代加工中肯定也能精益求精。就这样,两个被威海人嗤之于鼻的细节成就了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原本志在必得的威海代表悻悻而归。苏州人的精明和能干可见一斑。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像不事修饰的农家少女褪去布衣换上晚礼服华丽转型一样,原本一片菜地、农田和养鱼塘,正在成为苏州乃至中国的“小新加坡”。沿湖滨大道向前,湖对面的风光俨然是上海外滩,高楼耸立,错落有致。一对对穿礼服的新人在湖边拍摄婚纱照,留住美丽的时刻,写下爱情的誓言。夜幕降临,乘船畅游金鸡湖看霓虹闪烁,漫步李公堤品各国美食,仰视250米长的天幕电影,听耳边语言各异的惊叹,你不由得感慨,一个有古老历史的城市,竟也可以如此现代!在金鸡湖边买一套观景房,从阳台上就可以俯瞰洋苏州的影子,然而,每平米将近两万块钱的价格让人望而却步。假如唐伯虎在世,他该写洋苏州,还是桃花坞? 时间匆匆过去。就在我打起背包离开苏州,在列车上翻开《苏州诱惑——到苏州100个必看之地》后才发现,与其说是我和苏州的邂逅,不如说是一次错过。有太多的地方、太多的精彩原来我就没有去感受,这个遗憾更甚于苏东坡的感慨!还能说什么?即便再有假期,依然是短短数日,想来此生只能是神游苏州了。那就,让我来生常住在苏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