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防止电信诈骗,果园支行在行动

LuLu

<p class="ql-block">案情简介:</p><p class="ql-block">按照“客服”电话要求操作,“网络刷单”被骗资金</p><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中旬,一名中年女性客户焦急地走进某银行大厅,要求办理余额查询和贷款查询业务。客户称,通过智能柜台查询,其名下借记卡中有将近1万多元被分批转出,且目前余额为0。当工作人员询问客户是否认识对方时,客户称不认识对方且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难过。银行工作人员判断客户可能遭遇了电信诈骗。</p><p class="ql-block">案例分析:</p><p class="ql-block">蝇头小利切勿贪,网络求助不可靠</p><p class="ql-block">不法分子诈骗手段多样,金融消费者一定要通过合法的渠道获得经济来源,维护个人的权益。</p><p class="ql-block">案例启示:</p><p class="ql-block">(一)头脑清醒不上当。目前电信诈骗成为诈骗的一种主要手段,提醒金融消费者不要为了蝇头小利随便点击手机及网站上的不明链接,或加入来历不明的群,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金融消费者应提高安全意识,对银行卡、身份证、手机号等信息,要提高保护意识,不要随意泄露给他人切勿轻易转账,以免资金受损。</p><p class="ql-block">(二)积极沟通,主动报告。作为金融机构,在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时候,危急时刻要协助客户进行报案处理。国家着力打击电信诈骗,可诈骗分子依旧猖獗,漫天撒网,屡屡得手,诈骗手段也在不断翻新与提高。电信诈骗行为不但影响国家形象,还对经济造成扰乱,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我们要做到银警协作,净化我们的金融环境</p><p class="ql-block">(三)普及知识,加强宣传。作为金融机构,应高度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积极配合银行业协会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宣传工作,尤其针对中老年客户、涉世未深的毕业生、外来务工人员及初入社会的青年等法律意识淡薄的客群,要着重向客户普及反诈骗、防诈骗等技巧。</p>

诈骗

客户

电信

金融

查询

消费者

蝇头小利

普及

不法分子

切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