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纪33科学家(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邮票</p><p class="ql-block">发行日期:1955-8-25</p><p class="ql-block">发行量:600万套</p><p class="ql-block">版别:胶雕套印 齿孔度数14度 全套枚数4枚 整版枚数96枚</p><p class="ql-block">印制机构:北京人民印刷厂营业分厂</p><p class="ql-block">全套面值:0.32元</p><p class="ql-block">各枚详细情况</p><p class="ql-block">编号 面值(分)规格(MM)名称 发行量(万枚)设计者</p><p class="ql-block">1 8 22*38 张衡像 600 孙传哲</p><p class="ql-block">2 8 22*38 祖冲之像 600</p><p class="ql-block">3 8 22*38 僧一行像 600</p><p class="ql-block">4 8 22*38 李时珍像 600</p><p class="ql-block">背景/介绍:</p><p class="ql-block"> 我们中华民族在上下五千年中,始终屹立在世界东方,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便是我们有无数伟大的民族精英,有自己民族辉煌灿烂的科学成就。毛泽东说:“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我国曾在数千年中骄傲地走在世界科技的前列,只是在近二三百年才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而落伍了。但是不能否认:“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十五世纪之前更是如此”(英国学者李约瑟语)。</p><p class="ql-block"> 为了展示我国古代科技成就,树起古代科学家的丰碑,邮电部有计划地发行《中国古代科学家》系列邮票,此为第一组,全套4枚,并发行同图小型张4枚,主图均依据我国著名画家蒋兆和创作的科学家张衡、祖冲之、僧一行、李时珍的画像进行设计。</p><p class="ql-block"> 张衡是中国东汉著名的天文学家、文学家。他改进了浑天仪(即现代的天球仪),利用齿轮系统把浑象与计时漏壶联系起来,能在室内观测到恒星的位置。他还设计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这是世界上公认最早的地震仪。张衡也是杰出的文学家,所作《四愁诗》、《二京赋》等诗赋均为世所称道。</p><p class="ql-block"> 祖冲之是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父祖皆谙熟天文、算学。祖冲之少传家业,青年时代入华林省,从事学术研究。在数学方面,祖冲之最重要的成就是计算机圆周率。他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个结果领先于西方国家约一千年,直到15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和16世纪法国数学家韦达才得到了更精确的圆周率。祖冲之在天文历法方面创制了《大明历》,最早把岁差引进历法,提高了历法的准确性。他还采用了391年有144个闰月的新闰周,突破了沿袭很久的19年7闰的传统方法。</p><p class="ql-block"> 僧一行是中国唐朝著名天文学家、高僧。21岁出家为僧,后成为唐代密宗的一位领袖。一行博览经史,尤精天文历法。与梁令瓒同制黄道游仪,用以重新测定150余颗恒星的位置,在世界上第一次发现恒星位置变动的现象。还组织了全国十二个地点的天文大地测量,并根据南宫说等人的测量,算出地球子午线上一度的长度为三百五十一里八十步。</p><p class="ql-block"> 李时珍是中国明代著名的医学与药物学家。22岁开始行医,他发现当时有关本草的著述缺乏系统,并且有许多谬误之处,便决心进行整理。李时珍通过实物考察和深入民间采访,并参考历代医药文献800余种,经过了27年的努力完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还著有《五脏图论》、《奇经八脉考》和《濒湖脉学》。</p><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纪念邮票及小型张在30年最佳邮票评选中评为最佳邮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