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游云水谣土楼</p> <p class="ql-block">我们平常说的土不拉几,土的掉渣,土包子等等带土的东西,都是对那种平凡的,朴实得不起眼的东西的各种描述,我们要去看的,就是这个“土”,土什么?它来自中原、来自黄土高坡,是高度清纯的汉民族文化的产物。它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是世界建筑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是中国民居中非常特殊的民居,它,就是土楼。</p> <p class="ql-block">怀远楼</p> <p class="ql-block">怀远楼位于南靖县梅林镇坎下村,建于清末年间(1905-1909年),是福建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所有土楼中建筑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好的双环圆土楼。采用成熟的“倾壁造”技术营建的鼓形土楼,是中原版筑技术经过几千年积累提高的结晶,是夯土文明最高成就的代表。楼内楹联抱柱、雕梁画栋诠释了“忠孝为本、耕读传家”的思想。是闽南建筑风格与中国儒家文化完美结合的杰出典范。</p> <p class="ql-block">南靖民军与“助我义师”牌匾的由来,1926年春,北洋军阀张毅以“清乡”为名,多次到塔下、长教、奎洋等地烧杀抢掠,使500多年来祖祖辈辈辛勤缔造的家园一朝变成废墟,死者不计其数。</p><p class="ql-block">1927年初,北伐军东路军政治部主任江董琴(中共代表)派政治工作干部郭醒民从广东大埔到曲江、长教、奎洋,宣传北伐军的政治主张,得到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于是组建了三个营的南靖民军,张文旦、庄范卿、简昌时分别任一、二、三营营长。</p><p class="ql-block">11月8日,南靖民军攻占了军阀张毅设在漳州道衙的司令部。</p><p class="ql-block">11月20日,在漳州西教场召开欢送大会,发给南靖民军每人光洋2元,毛巾一条、镰刀一把;赠给各营匾额和锦旗各一面,匾额上写着“助我义师”四个大字,署上“国民革命军东路军总指挥兼第一军军长何应钦赠”。其中,长教民军的一面匾额,至今仍悬挂在世界文化遗产怀远楼中厅斯是室上。</p> <p class="ql-block">斯是室</p> <p class="ql-block">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盛行了一段时间,房屋装修用一些所谓的现代材料装修房子,如墙面多用玻璃和瓷砖,甚至天花板上都用玻璃贴起来,装潢的像宾馆,看到天花板上的镜子,人好像倒了,发晕。家父看到非常不喜欢,他认为这种洋,其实是土,俗不可耐,土(中国元素)到了极致,这才是真正“洋”。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吴冠中先生说,如今文盲不多,可是美盲却不少,有时美盲比文盲更可怕。</p> <p class="ql-block">沼泽地上建起来的和贵楼</p> <p class="ql-block">和贵楼</p> <p class="ql-block">和贵楼</p> <p class="ql-block">和贵楼</p> <p class="ql-block">研究古文化的学者们提出过种说法,黄帝的帝字,可能是土地的地字,黄帝就是黄色的土地,也就是中国人常爱谈的那个“皇天后土”的后土,意思是地母。此看来,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祖宗,乃是黄土地的化身。是的,中国人,生于黄土,长于黄土,身上沾濡的也是黄土。吃的是黄米,黄豆,住的是黄土建筑的屋舍户,喝的是黄泥汤的水。古时候的人,位至之尊,当了皇帝,就要穿黄袍,走黄道,住的是黄色玻璃瓦大殿。死了以后呢?统统都赴黄泉。</p> <p class="ql-block">跳忠字舞</p> <p class="ql-block">几千年的文化,凝聚在黄土里,包裹着中国人的心魂。而他们扶卫自己的最好手段,莫过于“城廓”。</p> <p class="ql-block">福建的土楼带着这样的内在渊源,出现在福建这古老大陆临近太平洋的地方。她们那里的房间房门都朝向中心广场,只朝东方留着通路,这种以中轴线为主,两边对称的传统布局,明显地突出了团结向心的精神。当我们再俯瞰北京城时,会惊讶地发现某种六千年的致性。</p> <p class="ql-block">翠美楼</p> <p class="ql-block">福建土楼主要分布有闽西、闽南的永定、南靖带。早在公元291年,也就是西晋时期,“八王之乱”使得中原大地处于战火与饥饿之中,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移民大迁徙。大批的中原汉人拋离家乡奔向安全地带。几经离乱后被迫离家的汉人逐渐在他们认为安全的地方择地定居。他们其中的支就辗转迁徙来到闽西南带的山区,为了避免外来冲击,他们不得不恃山经营,聚族而居。他们用当地的生土、砂石、木片建成单屋,继而连成大屋,进而垒起厚重封闭的土楼。楼内凿有水井,备有粮仓,如遇战乱、匪盗,大门关,自成体,万被围也可数月之内粮水不断。加上冬暖夏凉、防震抗风的特点,土楼成了他们代代相袭,繁衍生息的住宅。由于他们是外来者,于是被当地人的原住民尊称为“客家人”,待之以礼,直到了现在,和当地居民直和睦相处。</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这些大大小小的土楼奏出的便是曲气势恢宏、古风沉郁的旋律。土楼形状有圆有方,大多以四层为上限。而且土楼每层都有特定用途。楼下是厨房灶头和饭厅的所在地,鸡鸭都直接在厨房门前饲养。到水井打水也很方便;二楼是仓库,储存粮草杂物和农具,所以二楼往往不设窗户。仓库门栏特别高,那是为了防潮和防老鼠;三楼四楼才是居住的卧室。所以,每个土楼的居住单位。应该是垂直由上至下划分,才能称为户人家。土楼的主要结构有地基、墙脚、墙壁和屋顶四个部分,内部则以有水井的天井为中心。兴建土楼的材料是就地取材的泥巴、竹片等。而人手亦只是土楼主人、乡间木匠和泥匠三数人。工具也只有泥锄、铁铲、绳索、木尺等。在没有建筑师、测量师和机器的协助下,土楼可能是建就花上三、四十年,或两代人的时间才能落成。</p> <p class="ql-block">经过几百年风吹雨打,这堵残垣断壁,仍然屹立不倒。</p> <p class="ql-block">看到这些土墙,我禁不住想起了我当年下放时(1976年)夯的土墙,黄土里要掺稻草,不易筑高,非常容易倒塌,当时只是做了一个小茅厕。看到如此高耸的土墙楼,感到非常震撼。我认为圆形土墙是最牢固的。</p> <p class="ql-block">在闽西苍茫的大地上,在如诗如画的山谷间,在绿水涓涓的小溪旁,座座土楼就像气势恢宏的古罗马圆形大剧场,又好像是巍峨苍朴的古堡。依山傍水,千姿百态,布局合理,错落有致,与大自然浑然一体,构成幅古朴,神奇,雄浑,壮观的美丽画卷。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专家认为,福建土楼是东方血缘伦理关系和聚族而居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体现了世界上独无二的大型生土夯筑的建筑艺术成就,具有“普遍而杰出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巍峨耸立的土楼群,是座座客家人辛勤创业的历史丰碑;是朵朵绽放的建筑艺术奇葩;是幅幅古朴动人的民俗画卷;是首首如歌的风情诗篇;是个个从远古飘来铿锵心弦的凝固音符。</p> <p class="ql-block">云水谣,“南靖云水谣”原名长教,位于中国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境内,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一个景区,国家5A级。那里山川秀美、人文丰富。</p> <p class="ql-block">榕树下小憇</p> <p class="ql-block">在福建土楼“申遗”成功后,为借《云水谣》之名树立品牌,将《云水谣》这部优秀作品的人文意蕴和道德情感充分展现在这条闽西南古栈道上,让游客在观赏奇楼美景,领略古道悠悠、碧水青青的同时,感受闽台交流的深远渊源,当地政府将村中这条长10余公里,全部用鹅卵石铺成的古道正式命名为“云水谣古栈道”,将长教命名为“云水谣”古镇。</p> <p class="ql-block">据了解,云水谣古镇是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村中幽长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楼,还有那灵山碧水,无不给人以超然的感觉。南靖县长教风景区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和贵楼、怀远楼、省内最高最大最为集中的千年古榕树群、一条百年老街、千年古道。溪岸边,由13棵百年、千年老榕组成的榕树群蔚为壮观,其中一棵老榕树树冠覆盖面积1933平方米,树丫长达30多米,树干底端要10多个大人才能合抱,是一棵目前福建省已发现的最大的榕树。榕树下一条被踩磨得非常光滑的鹅卵石古道伸向远方,据考证是长汀府(龙岩市)通往漳州府(漳州市)的必经之路。古道旁,有一排两层老式砖木结构房屋,那就是长教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老街市。至今,这些老商铺大多还保留着木板代墙的特点。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山脚下、溪岸旁、田野上星罗棋布的一座座土楼。这些从元朝中期就开始建造的土楼,目前保存完好就有53座。这些土楼姿态万千,除了有建在沼泽地上堪称“天下第一奇”的和贵楼,及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完好的双环圆土楼——怀远楼外,还有吊脚楼、竹竿楼、府第式土楼等,土楼风景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云水谣古镇也是漳州著名的侨乡。据《长教简氏族谱》记载,长教简氏族人从第四世(明宣德年间)至十六世陆续开始向外迁移,到缅甸、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及台湾、香港等地谋生。</p><p class="ql-block">现祖籍长教的台湾人就有23万之众,近年来每年都有150多名以上的台湾人不远千里,回古镇寻根谒祖。</p> <p class="ql-block">云水谣古镇是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村中幽长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楼,还有那灵山碧水,无不给人以超然的感觉。南靖县长教风景区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和贵楼、怀远楼、省内最高最大最为集中的千年古榕树群、一条百年老街、千年古道。</p> <p class="ql-block">溪岸边,由13棵百年、千年老榕组成的榕树群蔚为壮观,其中一棵老榕树树冠覆盖面积1933平方米,树丫长达30多米,树干底端要10多个大人才能合抱,是一棵目前福建省已发现的最大的榕树。</p> <p class="ql-block">榕树下一条被踩磨得非常光滑的鹅卵石古道伸向远方,据考证是长汀府(龙岩市)通往漳州府(漳州市)的必经之路。古道旁,有一排两层老式砖木结构房屋,那就是长教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老街市。</p> <p class="ql-block">榕树根酷似一条巨龙在地上盘旋。</p> <p class="ql-block">云水谣古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山脚下、溪岸旁、田野上星罗棋布的一座座土楼。这些从元朝中期就开始建造的土楼,保存完好就有53座。这些土楼姿态万千,除了有建在沼泽地上堪称“天下第一奇”的和贵楼,及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完好的双环圆土楼——怀远楼外,还有吊脚楼、竹竿楼、府第式土楼等,土楼风景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当晚,我们住在云水谣民宿,吃过晚饭,我们再次游览夜景,放烟花。</p> <p class="ql-block">云水谣古镇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资源,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电视导演、制作人到此取景拍片。</p> <p class="ql-block">这里到处挂满了红灯笼,少量灯笼点缀一下是可以的,连每棵树上都挂满了灯笼,有损古村落的古朴、沧桑、幽静、和谐、自然之美。惜哉!</p> <p class="ql-block">胡志强记(2023年3月5日到云水谣,次日上鼓浪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