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准备(如何阅读《文化苦旅》)

毛歌

<p class="ql-block">朋友去旅行,背包里放了一本余秋雨的《文化苦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觉得新的版本没有老版本好。你有老版本吗?”</p><p class="ql-block">“我估计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书架上取出来《文化苦旅》,是2001年第二版的。一本书 几十年后,依然有人惦记着,这对于书来说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作者不一定知道,却可以取道宇宙之间万物的联系而直达作者的梦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啊,原来还有一个河北石家庄的读者喜欢我的书,原来还有一个韶山冲的读者走到哪里都带着我的书。真得谢谢这些读者。没有读者,没有读者之间的口耳相传,哪里又有我的今天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化苦旅》有很多读者,有很多人在谈论,有很多专业的文学评论者在评价。这本经典作品的意义在哪里,如今并不会引起多少人的在意。人们有个习惯,喜欢谈论经典,谈论是一件十分时髦的事情,有时候还有一种骄傲的意思在里面。你去看一看那些谈论的人的口型就知道,他们仿佛对过口型,仿佛知道两片嘴唇如何动一下,改变一个方向就可以暗示出来深刻的含义。这种谈论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追求权威和追求话语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旅游,喜欢出门在外,到南方 ,到北方,到欧洲,从埃及到南非,从海南岛到圣托里尼,他们出门,他们在外,借助于各种社交软件告诉周围的人他们此刻在哪里。至于什么是旅行的品质(艺术)他们似乎不会过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旅行的艺术?别跟我谈艺术,旅行就是吃喝玩乐啊。别整扯犊子的艺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化苦旅》,一个热爱旅行的人如果喜欢读,就多读几次,慢慢读,看看余秋雨要告诉你什么,他又是怎样告诉你的。你要看他的手指,这和禅宗里面手指和月亮的关系是一样的。同样是大同石窟,你也在那里,两面是山峦,中间还有一条铁路,北方的风如果在三月吹过来,依然寒冷。你站在石窟面前,战火、风云、朝代、历史奔涌而来,你是如何领会这种旷世之感的。我一直觉得我们的读者在读《文化苦旅》的时候,有几个事情没有准备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你要对你去旅行的地方,有真挚的了解。旅游攻略不是了解,了解是和你的情感在一起的。爱情是了解,而不是攻略,如果有人告诉你爱情攻略,你应该转身就走。你在多大程度上愿意了解卓文君生活过的邛崃古镇,这才是你还没有出门之前就应该想的事情。美国有个著名主持人叫做Joan Lunden,她有一句话:Go to work before you go to work。什么意思?就是还没有工作之前就开始工作,投身到工作中去。这是一种生命激情的表达。你不能说张三去九寨沟,那我也跟着去。旅行无论如何都不是随大流,这是对于旅行的亵渎。真挚的了解还在你旅行结束之后再一次促进你的生命。攻略没有这种后延的意义,你即使分享出去,也会被对方删减、怀疑、或者增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你要对自己有足够的准备,你这一生的人生经历、困苦煎熬或者平顺幸福,是不是糅合进了你的旅行笔记中,是不是糅合进了你的旅行足迹中。没有这种糅合,你读《文化苦旅》就会有一种“隔”。你在秦皇岛生活,你是一个旅行者,仅仅介绍秦皇岛的风情,毫无意义。我想听你的独特的声音,这些声音甚至在某个我所见到的景点的时候,会让我心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你在读了《文化苦旅》之后,也想试着写出来这样磅礴的旅行文字,却力不从心。你知道原因在哪里吗?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思考这个问题,后来我找到了自己的突破口。我们读一本经典作品的时候,常常缺乏这种突破,因为我们并不总是读书,我们没有真正的读书生活。——我不要你的读书习惯,我要看你的读书生活。生活和习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你没有读书生活,哪怕是模仿《文化苦旅》也无比艰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不能拿《文化苦旅》放在自己的额头上,作为某种标识。你要做的是,你在读余秋雨写都江堰的文字的时候,发现文字后面那种促成所有思想和历史彼此融合在一起的力量。这种力量,你也有,只是因为你没有去关注它,从而造成了你的局限。旅行,是拓展生命的艺术,《文化苦旅》的一个引领就在于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去独特地思考生活和历史,如何去回应一尊石窟塑像沉默的形式赋予我们心灵察觉的辽阔空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失去了心灵的回应,旅行就没有意义,阅读,一样没有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文原创,毛歌微信号:maoge196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