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微风徐徐,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在这生机盎然、万象更新的美好季节,为了适应新课改趋势,精研课程标准,践行学科实践,聚焦任务情景,创新课堂样态,打造更有效课堂,我校7位数学教师参加了“和美课堂”第十九届全国小学数学名师高质量教学观摩研讨会临沂站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第一节课是由贲友林老师带来的《比的认识》,贲老师从学生搜集到的生活中的比出发,引导学生认识比,理解比并将比进行分类,知道数学中研究的比有倍数关系和对应关系,并沟通了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充分认识比。</p>  <p class="ql-block">我的感悟:贲老师的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课堂是真实的——互动是真实的,思考是真实的,质疑是真实的,不理解也是真实的。正是这种真实的家常课让我们感觉离我们自己的课那么近,不由自主的亲近感吸引着我们,这种感觉是美好的,是令我们向往和学习的。</p>  <p class="ql-block">吴正宪老师的《乘法分配律》以数学建模作为主线,一步一步地展开学生的思维。从开始的三个问题,到列式怎么来的,一边圈画一边写,再到整理算式,类比归纳,得到乘法分配律的初始模型。通过让孩子知道这样的算式可以写无数个,总结出数学模型,在建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体会数学的简洁与抽象。</p>  <p class="ql-block">我的感悟:吴老师的课给我的感觉是站在全面培养人的角度去育人。当生生对话、生生补充、生生交往中遇到困难时,吴老师是愿意停下来教教学生如何对话,如何互动,如何思考,如何表达的。就像吴老师说的那样,课堂的精彩是给学生的不是给评委的!我们反思我们的课堂,有在关键地方舍得停下来等一等学生吗?</p>  <p class="ql-block">下午,王永胜老师执教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也让人印象深刻,王老师首先从计算练习让学生“玩”出运算能力,出示情景,列出算式后,引导学生估算,让学生“估”出运算能力,并在学生画图操作中,让学生“画”出运算能力,展示交流归纳中“算”出运算能力,并引导学生观察题组,“看”出运算能力,在课的最后,建构整理,“联”出运算能力。整节课在整体建构中培养了学生的运算能力。     </p>  <p class="ql-block">我的感悟:胜哥的课给我的感觉是老师始终以核心素养“三会”为主线,帮助学生留足观察、思维、表达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一节课获得终身学习所必备的能力和品格。</p>  <p class="ql-block">储冬生老师执教的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储老师在整个过程中起的是一个引导者的作用,由学生自己得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并体会一一列举的好处。</p>  <p class="ql-block">俞正强老师执教的《认识速度》这节课,他用饱满的热情带动了整个课堂,课堂氛围轻松愉悦。通过让学生比较小动物的速度层层推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学习。学生真正从想明白到学明白,从本质上认识速度,获得量感。</p>  <p class="ql-block">我的感悟:俞特的课敢于暴露学生的弱点,他能够精准地把控学生的学习起点,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学得再深一点,走得更远一点,在学生活明白的前提上学明白!</p>  <p class="ql-block">罗鸣亮老师的课堂整体气氛幽默有趣,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充分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p>  <p class="ql-block">我的感悟:教师要把时间舍得放在该放的地方,课前备课就要舍得花时间,我们要像罗老师一样读懂课标,把握教学目标,设计不寻常的路径让学生在寻常的出错点柳暗花明,纵使千课万课设计各不相同,让学生理解的课就是好课!</p>  <p class="ql-block">黄爱华老师讲授的课题是《三角形的高》,通过学习工具--三角尺,引出单元大观念--认识三角形,接着问学生关于三角形你想研究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黄老师梳理出本单元整体教学的主线,帮助学生建立起关于三角形的知识体系。在研究怎样表示c点、d点到边AB的距离时,通过一问一答引导学生说出距离应该用虚线表示,并且是过点c向AB画一条垂直线段。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得出一个顶点到对边的距离就是顶点到垂足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接着介绍在数学中这条垂直线段称为“高”,点出本节课的课题。</p><p class="ql-block">黄老师之后抛出问题“为什么要学习高”,让学生知道“高”的长度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方便我们之后研究三角形的面积。知晓了生活中的高度与数学中的高的不同之处,加深了对高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强老师在课堂中鼓励孩子举一反三,用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使孩子们自主思考到单价数量总价的知识点,并在讲座中全方位多角度的阐述了小学数学新课标的部分内容。</p>  <p class="ql-block">我的感悟:数学的核心是思维,应让学生的思维再飞一会儿,再飞一会儿,以提高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为长远目标,相信当学生思维的种子一旦被埋下,那么不管是知识,技能,方法,策略,情感等的习得对学生来说都是容易的!</p>  <p class="ql-block">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和美课堂,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相信在诸多名师的指导引领下,我们的数学课堂定会上到一个新的台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