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见青藏 ·悟解喜马拉雅双城艺术展

枫舞罂粟

<p class="ql-block">带着误解出发</p><p class="ql-block">拨开青藏高原的迷雾</p><p class="ql-block">窥见一抹喜马拉雅的色彩</p><p class="ql-block">让未知与探索</p><p class="ql-block">遇见匍匐天地间的灵魂</p><p class="ql-block">得见纤细毫厘下的匠心</p><p class="ql-block">感受究竟真实里的寂灭</p><p class="ql-block">领略返璞归真后的平凡</p><p class="ql-block">让误解碰撞悟解,相遇即出发</p> <p class="ql-block">喜马拉雅,藏语意为“雪的故乡”,这一神秘的雪域高原造就了壮阔雄奇的自然景观,也孕育了瑰丽多彩的青藏文化,学界将喜马拉雅地区诞生的风格独特的艺术统称为“喜马拉雅艺术”。</p><p class="ql-block">本次艺术展在华宝楼拾英厅展出,总面积达1200平方米,展品包括青海藏文化博物院珍藏的42件国家一级文物、2件清代乾隆年间的艺术绘品以及极为珍贵的《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长卷。这件珍品长达618米,本次展览展出了其中的50米长卷,这也是这件艺术杰作在上海的首次展出。画作内容蕴含了藏族起源、文化民俗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时刻,堪称一部藏族百科全书,是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藏族唐卡巨作,也是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民族瑰宝。</p> <p class="ql-block">冈仁波齐</p><p class="ql-block">传说,冈底斯和纳木那尼相爱并结为夫妻,但他后来喜欢上了龙王之女玛旁雍措。纳木那尼绝望的离开了冈底斯。她一路回望直至黎明也没有等到爱人醒悟。终于,黎明神收去了她的灵魂,把她变成了一座雪山。追悔莫及的冈底斯也被化作一座石山,与纳木那尼隔着巴嘎尔大草原遥遥相望。深受触动的玛旁雍措也俯身在冈底斯山下,化成一面湖泊。</p><p class="ql-block">而这座位于西藏阿里的冈底斯神山(又名冈仁波齐),像莲花绽放一样,跨越了种族与宗教,文化和国界,成为佛国世界的须弥山;是印度,尼泊尔,不丹和蒙古朝圣的圣地;是耆那教、本教、佛教的发源地。他孕育了神秘又独特的喜马拉雅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探秘者。这里有彼岸世界的诱示,有洗尽铅华的回归,有宇宙大自然的永恒。不同的肤色和宗教,不同的文化和国度,只在这里有着永恒的、平和的信仰。</p> <p class="ql-block">八宝吉祥图</p><p class="ql-block">八宝即胜利幢、宝伞、右旋白色海螺、吉祥结、法轮、金鱼、妙莲花、宝瓶,意思是为人们献上吉祥和祝福。在长着芳草的土地上,祥鸟在飞翔,瑞兽在徘徊,天女在散花,显示着宇宙间充满着安宁、和谐。</p> <p class="ql-block">大梵天像</p><p class="ql-block">大梵天是梵文的意译;“梵天”即宇宙的最高主宰和创世主。佛教产生以后,楚天被吸引为护法神,是一位重要的佛教天部护法神。</p> <p class="ql-block">帝释天像</p><p class="ql-block">帝释天是梵文意译,原是古印度吠陀神话中的一位大神,后来被佛教吸引这护法神并作了忉利天之主,居住在须弥山顶善现城,统领着三十三天国。帝释天最重要的职责是保护众生。</p> <p class="ql-block">东方持国天王</p><p class="ql-block">“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他住须弥山黄金埵,是主乐神,故手持琵琶,以表明用音乐使众生皈依佛教。</p> <p class="ql-block">南方增长天王</p><p class="ql-block">“增长”意为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他住须弥山琉璃埵,他手握宝剑,意在保护佛法不受侵犯。</p> <p class="ql-block">西方广目天王</p><p class="ql-block">“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他住须弥山白云埵,为群龙领袖,故手缠龙。</p> <p class="ql-block">北方多闻天王</p><p class="ql-block">“多闻”比喻福、德之名闻名于四方。住须弥山水水晶埵,宝伞用以制服魔众,保护人民,是财富之神。</p> <p class="ql-block">观世音净土</p><p class="ql-block">藏族人认为,雪域高原是观世音点化和护佑的地方,这幅唐卡用3米长的卷幅表现了这片广大的地区。</p> <p class="ql-block">天球种种形状</p><p class="ql-block">对于天体的形状,有以下几种说法叠盔状、上生状、延展状、连环说、交错说;近代大部分藏族天文历家都主张交错说,认为四季在四大洲轮流出现。</p> <p class="ql-block">《时轮经》宇宙形成说</p><p class="ql-block">《时轮经》含内、外、别三种时轮。外时轮指须弥山、四大洲和八小洲等器世间;内时轮指五欲界、六欲天、十六色界、四无色处边等三十一有情世间;别时轮指生起次第的能依、所依坛场和圆满次第的风、脉、明点等地道。</p> <p class="ql-block">《俱舍论》宇宙形成图</p><p class="ql-block">《俱舍论》全称《阿毗达磨俱舍论》,公元4至5世纪时的佛学大师世亲所著,主要通过小乘佛教“经部”说来修订“有部”理论,是一部向大乘有宗(瑜伽宗)过渡的著作。</p> <p class="ql-block">高原本是一片汪洋</p><p class="ql-block">在藏族先民数千年前的认知里,相信高原本是一片汪洋大海。根据考古研究,2.8亿年前,现今青藏高原的位置是辽阔的大海,气候温暖,是海洋动植物发育繁盛的地域。此唐卡内容以藏族先民的认知为蓝本,绘制了由水中植物、动物到陆地动物的演变和进化过程。</p> <p class="ql-block">灵猴点化</p><p class="ql-block">传闻在一座白芒芒的雪山之顶,有位得到菩萨点化的灵猴在此修行。有一日,路过的一位罗刹女见此灵猴心动不已。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悄悄潜入灵猴洞穴里用爱慕求欢的话语挑逗他。谁知这灵不为所动将她赶了出来。不甘心的罗刹女第二天穿上了华丽的服饰,将自己打扮一番前来探望。灵猴再次将她赶了出去。罗刹女仍不死心,第三天又跑到洞口威胁灵猴,要是再不答应她,她就和山那边的魔王成婚,生一堆妖魔鬼怪,让他们去迫害天下众生。</p><p class="ql-block">正在修行的灵猴一听顿感不妙,于是他跑出洞外安抚好罗刹女,并答应她在三天内一定给出答案。</p><p class="ql-block">在修行自我圆满与救度芸芸众生之间,猕猴选择了后者。这时洞口又来一团云雾,庄严慈悲的观音正缓缓走进洞口,将一粒善良与希望的种子洒向灵猴,并告诉他,若有难,只管在月圆之夜向天叩拜三下,便会助一臂之力。</p><p class="ql-block">于是灵猴与罗刹女结为夫妇,生下了六只猴子。灵猴把他们送到果树林中,让他们开始各自的生活,逐渐繁衍了五百只后代。由于食物匮乏,老灵猴担忧的日渐消瘦,在一个月圆之夜向天叩拜后得见菩萨。菩萨命令他到须弥山中取天生五谷撒向大地。于是大地长满了各种谷物。</p><p class="ql-block">从此以后,猴子们有了充足的食物,在常年的生活和劳作中尾巴渐渐消去,逐渐演变成了藏族的先民。</p><p class="ql-block">灵猴说是藏族族源传说中一个重要的观点,从它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窥探当时的藏族社会。</p><p class="ql-block">雅鲁藏布江中游的泽当雅隆,便是藏史上所讲的灵猴与罗刹女结合产生了人类的地方。他们的结合说明:首先,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族内通婚的危害性和族外通婚的优势,且也有意识地积极争取族外通婚——这是人类婚姻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灵猴与罗刹女的子孙,逐渐在高原上发展成一个庞大的群体形成早期的青藏人类。</p><p class="ql-block">其次,从文化发展阶段来看是蒙昧时期的过渡;从政治观念的发展来看是母糸和父系社会并存或向父糸社会演变时期;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猴子食粮、尾巴脱落暗示着狩猎业向农耕业的转型,冶炼技术也随之产生。</p><p class="ql-block">这一古老的传说中,人们获得的精神鼓舞和心灵的慰藉是我们无法估量的,但其价值和带给我们的思考却是深远的。</p> <p class="ql-block">原始部落形成、发展图</p><p class="ql-block">这里用八幅唐卡表现了原始部落的形成、壮大、斗争、联合以及狩猎、取火、驯养动物、造屋居住等漫长的历史过程和生活。第24幅唐卡的内客表现的是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最后形成十二小邦的局面。</p> <p class="ql-block">世界未来图</p><p class="ql-block">弥勒佛(又称弥勒菩萨摩诃萨)被称为未来佛,是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在人寿八万岁时出生。将转动法轮,成为众生之主。传说未来世界是极福乐的世界,国土长一万由旬,广八千由旬。土地平坦如镜,名花软草,遍覆其地。种种树木,花果茂盛,其树悉皆高三十里。人寿八万四千岁,智慧威德,色力具足,安详快乐。人常慈心,恭敬和顺,调伏诸根,语言谦逊。</p><p class="ql-block">是平等,自由,真理,智慧,慈悲的净土;是弥勒以他的无边智慧,回向悲愍娑婆众生;更是佛教理想的未来世界及美好愿望。</p> <p class="ql-block">聂赤赞普</p><p class="ql-block">是吐蕃第一代赞普,其身上的犀牛皮象征他是观世音化身,取犀牛性情温和慈善之意。四周是他的经历和主要功绩。</p> <p class="ql-block">天座七王之其余六位</p><p class="ql-block">中间是天座七主之牟赤赞普。这一时期吐蕃已有简单的医学知识。能将羊油烤热后涂在伤口处(促进创面结痂,缓解疼痛等功效)。另外,还出现皮上绘画,这也是唐卡的最早雏形。</p> <p class="ql-block">直贡赞普</p><p class="ql-block">第一个进行“禁本运动”的赞普,第一个被土葬的赞普。</p> <p class="ql-block">布德共杰</p><p class="ql-block">中期二王之一,这时期本教继续兴盛,各种生产技术也得到发展。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们正在从事冶炼、农耕、制陶以及筑墙、建庙、做木工、织褐布等生产劳动。</p> <p class="ql-block">地贤六王</p><p class="ql-block">居中者为六王之埃肖勒,这六代赞普的遗体均埋于地下,故称“地贤六王”。</p> <p class="ql-block">水德八王</p><p class="ql-block">居中者为八王之萨囊森德。因为这八代藏王去后皆行水葬,又每人名字中带一“德”字,故名水德八王。</p> <p class="ql-block">下赞五王</p><p class="ql-block">中间是第五位赞普:拉妥′日年赞,他在五王中功绩和影响最大。第三十代赞普仲年德日因得麻风病,自愿与妃子在洞穴隔离防止感染。吐蕃在这个时期就有了比较有效的隔离措施。</p> <p class="ql-block">达日年思</p><p class="ql-block">达日年思生而目盲,其父嘱托请阿夏的医生前来医治,在距今约1600年前完成了吐蕃历史上第一次眼科手术。右上图表示他的眼病被治好后,能从宫殿看到达莫山上的盘羊,故取名为达日年思。</p> <p class="ql-block">囊日松赞</p><p class="ql-block">囊日松赞是松赞干布的父亲,他在政治、文化、经济、军事诸方面的功绩卓著,为松赞干布时代奠定了牢固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青年松赞干布</p><p class="ql-block">书同文,车同轨,废分封,立郡县,定量衡,带兵平叛、打击权贵、迁都拉萨、划分行政区、调整官僚制度,完成了一个国家所需的全部制度建设,从部落联盟体系向中央集权体糸转轨,催生了一个强大政权。赞普的左边是文成公主,右边是尼泊尔的赤尊公主,下方是迎娶文成公主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中年松赞干布</p><p class="ql-block">松赞干布的右上方是大昭寺,左上方是小昭寺。下方仰卧的罗刹女,是古代堪舆学家所认为的西藏地形图。右边图是赞普派人去天竺学习文字。</p> <p class="ql-block">晚年松赞干布</p><p class="ql-block">松赞干布左右紧挨的是他的儿子共松共赞和孙子芒松芒赞。共松共赞在位时间很短便去世。</p> <p class="ql-block">芒松芒赞</p><p class="ql-block">下方是他的出生图和即位图,此时藏区已经拥有较为成熟的种茶技术,并能自制瓷器等工艺品,著名的“达日釆碗”就是在这一时期生产的。</p> <p class="ql-block">杜松芒赞</p><p class="ql-block">杜松芒赞是吐蕃第三十六代赞普。图中主要表现七大力士故事。</p> <p class="ql-block">赤玛隆</p><p class="ql-block">赤玛隆堪称是藏族“武则天”,吐蕃历史上杰出的女性从政者之一,是芒松芒赞的妻子,杜松芒赞的母亲。杜松年幼时由她辅政长达十四年之久。</p> <p class="ql-block">赤德祖丹</p><p class="ql-block">执政52年,为执政时间最长的赞普,迎娶金城公主入藏,在位时唐蕃在赤岭化界立碑互市。右上图为崇修寺庙,左上图为迎请僧人等。左下图为赞普最后被两个大臣谋害。他加强了户籍的管理、赋税的征收、兵员的征调,加强了中央权利对地方的控制。</p> <p class="ql-block">青年赤松德赞</p><p class="ql-block">这幅唐卡表现了他年轻时的主要功绩。下左图是藏医祖师宇妥.云丹贡保,他的《四部医典》标志着藏医药学走向系统化,理论化。</p> <p class="ql-block">中年赤松德赞</p><p class="ql-block">赤松德赞左右分别是莲花生大师和寂护大师,下方是修建桑耶寺之事。</p> <p class="ql-block">晚年赤松德赞</p><p class="ql-block">下方是请人翻译佛经,弘扬佛法。右上图表现的是顿、渐二派立论辩难之事。左上图是藏族第一批僧人“七觉士出家”。</p> <p class="ql-block">赤祖德赞</p><p class="ql-block">赤祖德赞又名热巴坚,十二岁继位,因功绩显著,与松赞干布、赤松德赞并称为藏族历史上有名的“祖孙三王”。</p> <p class="ql-block">赤达玛乌冬赞</p><p class="ql-block">图中绘制了末代吐蕃赞普实行禁佛运动,后遭人暗杀,杀手逃走的场景。随着末代赞普的驾崩,两百多年的吐蕃政权也随之瓦解。</p> <p class="ql-block">元丹和俄松</p><p class="ql-block">图中分别是赤达玛乌冬赞之子元丹、沃松出生,即位图及当时政权争夺中的社会面貌。</p> <p class="ql-block">割据局面</p><p class="ql-block">这幅唐卡表现的是吐蕃在赤达玛乌冬赞之后各立政权,各自称王的三百年分裂割据局面。</p> <p class="ql-block">光影舞台剧</p><p class="ql-block">《乱世序章》</p> <p class="ql-block">松赞干布遗训(国家一级文物 时代13世纪)</p><p class="ql-block">此书共二百七十五页。相传为伏藏(埋藏于地下之书),后为掘藏者发现。本书对研究、考证藏族早期的历史人物、事件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俗,促进汉藏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p><p class="ql-block">本书是藏族史籍早期历史记载的“木之本”、“水之源”,在藏族古籍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十相自在</p><p class="ql-block">宫延唐卡集中出现在清代乾隆时期,是随着佛教文化在宫廷传播逐渐发展的,是佛教艺术在宫廷文化中的升华。</p><p class="ql-block">此对唐卡以“十相自在”为主题。整幅唐卡的宫廷氛围浓郁,布局错落有序,是清代宫廷汉藏风格唐卡中极为少见的类型。</p><p class="ql-block">十相自在可以理解为1O个符合所象征的须弥山和人的金刚体的各部分,它标志着密乘本尊及其坛城和合一体,表达了无二密乘时轮宗的最高教义。</p> <p class="ql-block">大明星母唐卡</p><p class="ql-block">大明星母是与太阳、月亮、行星和星座有关的女性神灵。她有时被称为行星女神或行星之母。</p><p class="ql-block">此唐卡绘制的法相庄严有生命力;衣饰线条表现的行云流水;法器具有生命感。唐卡的细入毫厘使得内容富有神话般的色彩,也呈现出了独有的丰富和包容,纯粹与超然。</p> <p class="ql-block">丝织品</p><p class="ql-block">这些丝织品是青海藏文化博物馆的珍藏品,国家一级文物。其图案之精美、时间跨度之长在国内考古发现中均居榜首。这些丝织品有对鹿、对马、对羊和狮子纹1锦、联珠动物纹锦等不同图案的织锦和丝带。丝绸之路以丝绸为名,却不以丝绸贸易为限,更多的是让不同区域、不同语言、不同信仰、不同肤色的人群,共享同一品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流通道。</p> <p class="ql-block">嵌绿松石立凤金头饰件</p><p class="ql-block">吐蕃镀金银质人物像</p><p class="ql-block">鎏金团花纹饰件</p><p class="ql-block">金质嵌绿松石饰件</p> <p class="ql-block">唐卡.度量经</p> <p class="ql-block">唐卡技艺</p> <p class="ql-block">矿石之色</p> <p class="ql-block">善恶难辨的爱人(格萨尔王.地狱救妻)</p> <p class="ql-block">阿达拉姆</p> <p class="ql-block">善恶审判</p> <p class="ql-block">地狱救赎</p> <p class="ql-block">冥府对峙</p> <p class="ql-block">求救莲师</p> <p class="ql-block">极乐世界</p> <p class="ql-block">汇聚世间万物又顷刻回归的秘作:坛城沙画。</p><p class="ql-block">坛城最初是指古印度修法者为防止外魔侵入而在修炼之处筑起的圆形或方形土点,后被藏地先民沿用并被赋予更多的意义内涵,成为修持实践的重要工具。</p><p class="ql-block">一座坛城沙画需要经过制沙,构图,砌沙,驱散的四个步骤。</p><p class="ql-block">沙画坛城的原料是彩色的沙粒,在绘制前,作者需三沐三熏,掩面而坐,挡住喘息与娑婆,虔诚敬慕的洒落一粒粒代表神佛的细沙,他们左手持注沙钢管,依需要铲取不同颜色的沙,右手用扁平铁筷对其进行不同频率的磨动来控制沙从圆锥的小孔中流出的量,按照原先画好的轮廓由中心向四周慢慢绘制。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谨遵代代相传的密法制作,一气呵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事无常 无用执着 万物空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坛城沙画的制作过程,就像人生的个追求过程一样,穷尽全力实现目标的时候恰如坛城完成的那一刻。然而,精美绝伦的彩砂坛城并未凝固于此,变化不注而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纵有万般技巧,挥尽执着,仍然无法回归最初本貌,无法阻止沙粒随风消散,顷刻间就是天地之别。达成的梦想亦是如此,人生不会停下,辉煌已成过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既然执着无用,唯有摧毁坛城,用这直观震撼的方式,表达人生如彩砂世界一般无常的本质。</p> <p class="ql-block">一生只做一件事</p> <p class="ql-block">青藏当代艺术</p> <p class="ql-block">一支细细的勾线笔,一笔一笔,绘制出传世佳品</p><p class="ql-block">就这么一幅画需要三个多月才能完成</p> <p class="ql-block">2月16日,解封阳康后三姐妹的第一次外出</p><p class="ql-block">一知半解的观看完了展览</p><p class="ql-block">学习……</p> <p class="ql-block">2023,我们都是被福气绑定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