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过去的一年,新冠疫情肆虐,在积极投身于抗疫的同时继续努力做好临床工作,一年来个人门诊患者量以及预约人数,位居科室前茅,在上级医生指导下主刀的手术量超过100台次,独立完成颅内动脉瘤夹闭,脑肿瘤切除,复杂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手术,取得了长足进步。一年来共受到患者表扬锦旗13面,拒收和退还红包数万元,具有团结协作精神,患者满意度高,全年无任何医疗纠纷及服务类投诉。</p><p class="ql-block">近年来引领团队大力创新并发展脑出血的微创手术治疗,高龄重症患者手术个体化的治疗理念,引进并改良脑疝型脑出血的微创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改良立体定向颅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脑干出血的微创外科干预治疗,颅内压监护指导的高分级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慢性意识障碍的神经外科调控昏迷促醒治疗等多项本地区的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让更多危重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得到更好的救治。</p><p class="ql-block">一年来获批院级新技术引进项目一项,申请参与一项神经内镜治疗脑出血的全国多中心临床注册研究。获得全国颅内动脉瘤夹闭大赛江苏区优胜奖,带领出血性卒中基础与临床创新团队获得扬州大学校园先锋团队,参与脑干出血和脑脊液治疗相关的行业专家共识2项,组织古运河畔神经重症沙龙4期,参加全国相关学术会议并分享经验10余次,多次受邀奔赴兄弟医院指导抢救病人,本团队逐渐在出血性卒中临床和治疗领域树立了“扬大”品牌,向着成为本地区一流出血性脑卒中区域急救中心的目标迈进,显著扩大了我医院及科室的影响力。</p><p class="ql-block">积极投身教学工作,在扬州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参与本科生教学,全年独立完成临床医学班人体解剖学116课时,护理学院护理学人体解剖学96课时,理论联系实践,创新教学模式,受到教研室和学生好评,在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问卷调查中位居学院第二名。协助科主任完成科室实习生,规培生,研究生的临床带教学习。工作之余多次受邀为相关科室和护理同事开展了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治进展和临床护理相关知识的培训。</p><p class="ql-block">重视科研与临床相结合,积极申报省市级课题。临床工作之余总结经验,撰写《眶上外侧入路治疗急性期破裂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经验体会》,《多功能意识障碍促醒仪对神经外科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已见刊在核心期刊。《原发性脑干出血外科手术干预的择决与预后》、《血栓弹力图指导下自发性脑出血术后抗凝治疗预防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慢性硬膜下血肿血管内栓塞治疗后血肿吸收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等4篇文章,已修回待刊。积极推进多学科的合作,与康复科合作推进神经重症病人早期康复治疗一体化病房建设,与营养科合作加强患者营养支持的治疗,与重症医学科合作加强神经危重症患者围手术期的监护和治疗同质化培训和建设,促进了收治病人的治疗效果,提高了医疗质量。</p> <p class="ql-block">段晓春,中共党员,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扬州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讲师,中国神经科学学会意识与意识障碍学会会员,中国微循环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扬州市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分会委员。近年来主要临床和研究工作是出血性卒中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神经危重症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临床擅长脑出血的微创化手术治疗,脑干出血的微创外科治疗,复杂、危重脑血管疾病(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等)的显微外科治疗,颅脑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参与完成省级课题一项,参与国自然项目一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中文核心期刊15篇;以副主编参与编写专著2部。申请新型实用专利2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