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军旗永不倒——陈再道将军披露铁道兵撤销内幕(一)

金沙坪

开国上将陈再道,1977年9月至1983年1月任铁道兵司令员 第一节:重返第一线<br>第二节:回忆文革期间<br>第三节:担任铁道兵司令员<br> 1977年9月中旬,军委秘书长罗瑞卿给我打来电话,由于我们彼此熟悉,无话不谈,所以当我从电话里听出他的声音后便像老朋友似的和他笑起来。“还好,还好!”电话里传来了罗瑞卿同志爽朗的笑声。“再道同志,你如果有空的话,请现在到我这里来一趟,有事情要和你谈”。<br> 什么事?既然要面谈,电话里我也没有再问。放下电话,我立即驱车前往罗瑞卿同志办公室。一路上我总在想,会有什么事情?是了解我们顾问的工作情况和生活情况,还是要交待什么调查任务,还是为了开好什么会议征求我们老同志意见?<br>会不会是工作有什么变动呢?这个念头一闪出来,立刻就被掐灭了,已经当顾问了,怎么可能再回第一线呢,罗瑞卿同志是当了顾问又“出山”的,然而那毕竟是特殊情况。<br> 还没有等我想出个头细,车已经进了三座门军委所在地,当我走进罗瑞卿同志办公室时,他尽管腿不方便,仍然支撑着拐杖站起来,热情地招呼我坐下来。<br> 我们坐下来之后,寒暄了几句,他便对我说,“再道同志,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你重返第一线,担任铁道兵司令员,命令最近就下。”<br>  接着,罗瑞卿同志简单介绍了铁道兵的情况,他说:“铁道兵很艰苦,部队高度分散,流动性大,工作任务也很重,今后还会越来越重。部队建设出现了些问题,有的问题还很严重,情况比较复杂”等等,他还介绍了铁道兵主要领导同志的情况:吴克华司令员、呂正操政委都是老同志,你都熟啰,吴克华在铁道兵时间不算长,工作搞得不错,这次调整,准备调他到成都去,呂正操是老铁道兵,情况熟,希望你去了和他搞好团结,密切协作,把铁道兵的建设搞好。<br>  听完他的话,我像每次接受任务时一样,表示绝不辜负党的期望,努力完成好任务。当时因为事情来得比较突然,我没有思想准备,也不好说什么更多的话。实事求是讲,我没想到能重返第一线,到一个大单位当主管,更没想到去铁道兵工作。<br>  回到驻地,我叫秘书帮助整理一些有关铁道兵的资料,悉心研究起来。 滕代远,1949年年5月至1954年2月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铁道部长兼任中央军委直属铁道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 <p class="ql-block">第四节:铁道兵的情况</p><p class="ql-block"> 铁道兵,对于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因为工作上的原因,铁道兵的历届主要领导,如王震、呂正操、李寿轩、崔田民、吴克华、张翼翔等同志我都还熟悉。我也知道,铁道兵艰苦、光荣,对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来很大贡献。作为一个兵种,它的重要作用我也明白,但仅此而已,再具体详细的情况就不清楚了。</p><p class="ql-block"> 不知为什么,一说让我到铁道兵工作,我的脑海里便总是闪现出当时铁道兵领导机关门口那几个低矮破朽的方形水泥门柱,还有那栋堵住大门口,因为长年风蚀雨侵而显得有些破旧的灰色办公楼,与对面的政治学院那别具一格、古香古色的建筑相比,使人很自然地联想起崇山峻岭中施工部队的帐篷,从而又很自然地得出一个印象:铁道兵就是艰苦!</p><p class="ql-block"> 但是,我能够在有生之年到铁道兵工作,内心依然感到难以抑制的激动。战争年代,我们沙场血战,总盼着革命成功后好好搞建设。</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第一次看见铁路是1930年初,那时我们鄂豫皖红军屡次出击平汉线,打了几个胜仗,当时我望着向远方延伸的铁路,心想:要是顺着铁路打下去,恐怕会打到天那头!抗日战争爆发后,我第一次坐火车,率领部队奔扑晋东抗日前线。再后来经常破袭铁路,阻止敌人机动,又成为我们坚持华北平原抗日战争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个时候,我们总觉得铁路越多对我们越不利。可是当我们自己掌握了铁路时,才深感铁路太少了,应该多修快修。</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些人在自己的一生中能直接投身于国家建设之中,真是莫大的幸福。我们曾经面对在枪林弹雨中牺牲的无数战友,面对饥寒交迫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发过誓,一定要为我们民族昌盛,人民的幸福而奋斗。(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本文转载自晓城编《将帅风云》,照片源于《图说铁道兵》等刊物,为转载者所加</p><p class="ql-block">(转载者耿金和(金沙坪)2023年1月1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