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辞 第八章

文帝-----博庸天下

<p class="ql-block">[1]</p><p class="ql-block">《易》之为书也。</p><p class="ql-block">不可远,为道也屡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帝:</p><p class="ql-block">周易这套体系,写成了书面的文字,但是他的真正的用意,就是运用到实处,不可以太远。因为,远者返。就是周而复始万象更新,但在系统之外,则不必多虑。因为时空不同,所以运行轨迹也会有区别。比如,宋朝时期的月亮和现在的月亮在整个天球上的轨迹是有区别的。因为北极星也在运行,每72年在天球上运行一度,同时地球太阳的运行也有同步轨迹,所以地球的南北极互换时间为72*360*5=129600年。相当于129600年,地球翻了一个跟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变动不居,周流六虚,</p><p class="ql-block">上下无常,刚柔相易,</p><p class="ql-block">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p><p class="ql-block">文帝:</p><p class="ql-block">周流六虚,在一天内,两个时辰为一虚,共六虚。在人体内,阴经和阳经为一虚,一天运行六虚。阴经运行1小时36分,阳经运行2小时24分。阴经有太阴、少阴、厥阴。阳经有太阳、少阳、阳明。阴阳各有手三阴,足三阴。这就是天人同构的基本原理。</p><p class="ql-block">在64卦中,周流六虚指的是180策的20卦中,有六虚,分别是咸、损、恒、益为中虚也是共虚,渐、归妹为清虚也是闲虚,随、蛊为业虚,泰、否为边虚,丰、涣为贯虚,节、旅为仓虚。还有四个杂卦,为困、井、贲、噬嗑,同一个点为既济和未济。以上共20个,180策的全部。</p><p class="ql-block">在具体的应用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具体的运用。</p> <p class="ql-block">[3]</p><p class="ql-block">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p><p class="ql-block">又明于忧患与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帝:</p><p class="ql-block">出入是讲究度数的,那这个度数指的是策数而形成的。一个系统的运行,包含内部和外部的空间运行,所以策数的运算和推行,是符合客观运行规律的。后面会讲周易的忧患9卦,用来处理具体的事物和分析具体的问题。所以知道纵横捭阖,内外出入,就是整个周易系统来处理大业的基本原则。64卦当中所有的策数的总和为11,520,去掉乾坤坎离4个卦之外还剩下10,800。因此把11,520为先天策数,10800为后天策数。</p> <p class="ql-block">[4]</p><p class="ql-block">无有师保,如临父母。</p><p class="ql-block">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p><p class="ql-block">苟非其人,道不虚行。</p><p class="ql-block">文帝:</p><p class="ql-block">学会了周易这套系统,可以指导和应用在我们的具体的事业当中,甚至一个管理地区或国家。也就是周易这套体系是皇家审美和皇家视角。如同父母,但是,即便如此,周易这套系统也不能够完整的保证大业的成就,就像父母对于子女一样,即便父母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孩子自己的事业也需要孩子自己亲自完成。研究好了这套体系,真正的需要去实战中完成自己的成就,所以一切都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道理很容易懂,但是实战却跟道理是两个概念,因为单纯的道理只是主观意识,但是实际上的应用却是客观世界。</p> <p class="ql-block">文帝:</p><p class="ql-block">这一章从基本面上表达了周易这套体系周流六虚的基本概念,所以,若是能够深入的进入周易这套体系之后,才能够体会到这套体系给事业方面带来的帮助需要从实战当中得到更准确的认知。单纯的理论系统是不足以支撑实战的,尤其是,不可为典要也就是知识,最重要的是学会认知体系和方法论,而不是确定的技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