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秦梅上完高中就放弃了考大学,家人给她介绍了个男朋友——赵秋生,在外地已经工作五年了。秦梅与秋生结了婚以后,本想着可以向组织申请解决他们的两地分居问题,谁曾想这一等又等了十多年,原因也很简单,秋生在那大小是个中层干部,从主任科员干起,副科长、科长再到正处职熬了15年。</p><p class="ql-block"> 秋生是幸运的,不仅体现在他仕途上顺风顺水,还体现在他娶了一个吃苦在前、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的妻子。去年过年回家,秋生眼瞅着秦梅鬓角飘起了白发,眼角也有了两道皱纹,看着看着不觉的心生愧疚与怜悯,深情的将秦梅抱在怀里。这下可把秦梅羞坏了,要知道是当着婆婆、孩子的面拥抱的。秦梅挣脱秋生后,看着已经当了处长的老公两眼含着泪水,鼻息抽搐着,嘴角趔巴着的样子,也情不自禁的将老公拦在了身边,没事放心吧,家里有我呢,你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好好工作,调工作的事不着急什么时候都不晚。</p><p class="ql-block"> 如果是别的婆婆,看到这种情景就会责怪儿子,怎么能当着孩子的面抱自己的老婆。秦梅的婆婆不这样,却说了句暖人心的话,让秦梅号啕大哭着奔向了婆婆。原话是这样说的,这家里没有秦梅就没有我和孩子的今天,更没有你工作上取得的成绩,回到家要好好抱抱自己的老婆,你可以什么都不干,就让你侍候你老婆几天。</p><p class="ql-block"> 秋生的公公、婆婆都是六十年代初的工农兵大学生,公婆都在一个中学教书,说是书香门第吧有些过誉了,但却是满屋的书香,朗朗的读书声不绝于耳。婆婆能说出这样的话,是从心底里感激秦梅的。秦梅也有自己的工作,在学校图书馆当管理员,上下班按时按点,除此以外就是在家里忙活。</p><p class="ql-block"> 公公是前年走的,作为儿媳秦梅把自己当成了闺女,伺候公公是一碗水一杯茶的端着,一把屎一把尿的换着。婆婆身体不是太好,秦梅成了三点一线的捻捻转儿,医院、学校、家里跑来跑去,亏了秦梅有一个好身体,否则的话有几个秦梅也搭进去了。</p><p class="ql-block"> 再有一年秋生55岁了。秋生与秦梅商量着调工作的事儿,他找组织上谈过,组织上侧面透露给秋生,总工位置人选当中有秋生,目前正在走程序,如果秋生当选,回去的事儿就不能再向组织上提了,提不了总工再考虑回去的事儿。秋生对秦梅说,有没有我,我都准备回来,把工作调回来陪着你养几年老了。这里不是什么正经单位,是驻当地的办事处,副处职配备,我觉得只要能和你在一起操持咱这个家,什么级别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再让你一个人继续这么干下去了,眼瞅着妈妈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一个人怎么受得了,再说你也就要跨进50岁门槛了。</p> <p class="ql-block"> 秦梅听了秋生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了回家宁愿放弃晋升的机会,还要高配低就降半级,正处职拿着副处职的岗位工资……。秦梅攥着秋生的胳膊说,不就是五六年的光景吗,我不要你难为自己,我真的能行,求求你好吗。孙子明年上三年级了,接送是有钟点管着呢,不占多少时间。再说了,我也马上退休了,妈妈身边有我在,家里这点事儿我能照顾得来。</p><p class="ql-block"> 秋生清楚这一两年内家里将会发生几件大事儿,儿子准备要二胎,再推后儿媳年龄大了就不好再要了。母亲身边需要有人,秦梅面临着退休。无论如何再也不能重演秦梅照顾父亲起居在母亲身上再现,那样的话做丈夫的也太不近情理了,太对不起身边的妻子了。</p><p class="ql-block"> 组织上已经知道了我的诉求,相信在决定人选时会酌情处置的,同时也会顾及到咱家的实际情况,这一点我从不怀疑,也不担心。我说如果,或者说万一定的人选是我,那还是要服从组织安排的,是不好向组织上讲条件的。秦梅松开秋生的胳膊说,这还用说吗,我始终是支持你的。秋生看着妻子充满柔情的眼眸,仿佛不是在看自己的妻子,像似在看一颗善良的心在他面前蠕动,是那么的鲜活,那么富有生命力,那么让人心动。秋生再一次将秦梅拥入怀中,谢谢你老婆,这个家让辛苦你了。秦梅将头扎到秋生的胸前,不住的摇晃着脑袋,上辈子欠你们赵家的,这辈子来给赵家当牛做马还帐来了。</p><p class="ql-block"> 夫妻之间是需要相拥着说一些心里话的,这不秋生拥着秦梅,两双眼睛对视着说着悄悄话,还有什么心结不能化解,还有什么辛苦不能释怀。秦梅当下就是这样想的,作为女人应该是男人的收容队,前面丢三落四,后面就要无数次的弯腰收拾残局,唯有如此才能共渡难关,比肩前行,何况是自家人的事儿,母亲就是孵化的巢穴,父亲就是那搭巢的人。</p><p class="ql-block"> 秦梅陡然抬起头问秋生,我有点纳闷,为什么有些家庭总是三天两头的鸡飞狗跳,吵吵嚷嚷的,你看对门的住家儿,只要你能在家住上三天就会听到他们家吵架,或者打架的声响。秋生用双手端着秦梅的下巴深情的说,你见过没有农村夫妻犁地撒种子的场景,秦梅点了点头那能没见过。秋生继续说,丈夫左手扶着犁靶,右手扬着小鞭,妻子在后面向犁翻的地里撒种子。丈夫负责地笼的曲直,妻子负责所撒种子的均匀。如果妻子总是在后面嚷嚷地笼不直,地翻的不深,前面的丈夫会不会与妻子发生争辩。要相信丈夫他一定是很认真的,他也想把地翻的又直又深。</p> <p class="ql-block"> 过日子难免有磕磕碰碰的事儿发生,这里面有一个关键性角色,如果这个角色选对人了,那么这个家就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吉祥。否则,这个家一定是一地鸡毛,甚至是一地鸡屎。秋生还要继续说下去,谁是关键性角色,秦梅拦着秋生的话头问。那用说吗,你没听说呀,嘟囔是吵架的开始,吵架是打架的开始,没有嘟囔这个家庭就不会“起火冒烟”,你说关键性角色是谁,秋生问秦梅。秦梅听出来了丈夫是在夸自己呢,随即抬手拍了秋生一下,嘴里还说着讨厌……。</p><p class="ql-block"> 也许秦梅上辈子真的欠赵家的。秋生回单位的第三天,组织上在中层干部会上宣布了人事命令。赵主任(科员)、赵科长、赵处长、赵总,近30年的日日夜夜,风风雨雨,没有秦梅的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没有秦梅的默默无声、甘于人梯的付出,哪里会有赵秋生今天的步步高升。</p><p class="ql-block"> 秋生在电话里第一个通知了秦梅,嘱咐不要告诉母亲,什么时间自己回家时亲自给母亲说明情况,免得母亲情绪激动发生什么不测。秋生母亲不是很乐意秋生做官,她说过,做官不如做学问,做官是一时之荣耀,官场上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而做学问就像是给佛珠真身上面贴金箔,越贴越持久,越贴越逼真,越贴越有更多的人朝拜。</p><p class="ql-block"> 秋生的儿子喜欢文字,只要有时间就爱写一些小块头的文章,前几日写的散文《我的母亲》被美篇加精了。儿子将文章转发给了母亲,其中有一句话就像是唠家常,但却打动了秦梅,儿子说的是事实,她觉得这是一个女人的本分,这与有没有文化无关。<i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她总是第一个起床,最后一个睡下,睡下前几乎不隔天的到奶奶的床前问安,奶奶回话了她才回去睡觉;吃饭的时候,她总是最后一个吃完,只要她在,我们都不用去洗碗……。</i></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