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去南京旅游N次了,有机会还是想一去再去。南京素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雅称,其经历了“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浸润,使之既有古老沧桑的往事又充满了鲜活的现代气息。这次,我们老同学一行游览的牛首山和阅江楼便是其中典型的代表。</h1> <h1>🔻 牛首山航拍(网络资料)</h1> <h1>🔻 “江南第一楼”——阅江楼</h1> 牛首山 <h1> 走进牛首山景区,先不要急于坐“景交车”上山。因为山脚下有一片叫“佛顶前苑”的湖光山色不容错过。扑入眼帘的尽是色彩斑斓的秋色。</h1> <h1>🔻左侧竖牌上书“ 牛首胜景”</h1> <h1> 远处,山峦掩映“佛顶塔”;山脚,雾起白虹飘玉带。 一幅静谧秀丽的水彩画卷绕着湖岸徐徐打开。下面前两张照片是两年前自驾游时拍摄的。 这次跟团游错过了“佛顶前苑”。</h1> <h1><br></h1> <h1> 坐车来到半山腰。“佛顶寺”的牌坊上两只金晃晃的牛角特别醒目。据王腾主编的《寻迹南京》一书记载,<b>牛首山有寺院肇始于南朝初年。唐朝贞观时期,寺院规模宏大,名为佛窟寺。北宋后易名宏觉寺。南宋毁于战乱,明代复兴后又毁于洪杨之乱,香火中断了数百年。现恭逢盛世,为继承传统文化,在各方的支持下2012年开山重建。佛教界高僧建议,以供奉于牛首山地宫的佛顶舍利命名,取名佛顶寺。</b>如今的“佛顶寺”如凤凰涅槃般重新焕发出生机。<br></h1> <h1> 来到山顶圣境“佛顶宫”广场。眼前的佛教建筑壮观而又震撼。广场的右侧是高高耸立的唐代风格的佛顶塔。里面安置了刻有《金刚经》全文的金刚钟,还供奉了一尊毗卢遮那佛的坐像。</h1> <h1> 远处山峦上的弘觉寺塔是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砖塔。其地宫出土的鎏金喇嘛塔成了南京博物馆的镇馆宝贝之一。</h1> <h1> 广场正前方两个穹顶特别吸人眼球。三角镂空的穹顶形如佛祖袈裟,覆盖在状如榴莲的半圆型穹顶之上,其寓意象征佛祖的无量加持。</h1> <h1>🔻 这张水平似镜的照片拍摄于两年前</h1> <h1> 这回游览时阴天小雨、池水微漾。</h1> <h1> 一扇扇拱门组成的佛顶宫外围环廊,墙体雕刻精美、地面光洁如镜。</h1> <h1> 步入“佛顶宫”,首先来到如莲剧场。剧场中央为释迦牟尼卧像。宁静、安祥的佛祖在蓝色的灯光、舒缓的音乐以及徐徐升腾的水雾下,全方位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人瞬间就能体会到佛教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h1> <h1> 接着,我们乘坐电梯来到地下五层的舍利大殿。此刻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殊胜的佛国世界。大家都放缓脚步、充满敬畏,虔诚地瞻仰礼拜。舍利大塔工艺精湛,通体以鎏金錾刻、掐丝珐琅、水晶琉璃、宝石镶嵌等制作而成。融佛理与艺术于一炉,形制上精美绝伦,义理上庄严殊胜。好多游人虔诚地绕着参拜环廊礼佛三圈。</h1> <h1> 大堂也称“千佛殿”。其四壁共有佛和菩萨1343尊,彰显了佛教殿堂的神圣场景。</h1> <h1> 那天,地下六层的“舍利藏宫”不是开放日。我们无缘瞻仰佛祖顶骨舍利,留下了遗憾。(下图是网络资料)</h1> <h1> 沿着大殿外围的环形“万佛廊”礼拜一圈后回到了地面。《寻迹南京》说,<b>整个佛顶宫建筑耗资40多亿,使之成了世界级的佛教圣地。</b>我走过不少佛地禅境,佛顶宫似乎是我见过的国内最壮观、最奢华的佛教殿堂了。</h1> <h1> 佛顶宫后山的崖壁上有好多明代开凿的佛龛,静坐的石雕佛像似乎在述说着牛首山的前世今生。</h1> <h1> 返程时,正好看见一群古装少女在佛地禅境中表演舞蹈“飞天”。好像是以特殊的佛礼来欢送观瞻礼佛的客人。</h1> <h1>🔻 老同学在“牛首胜景”合影留念</h1> 阅江楼 <h1> 阅江楼位于南京市的狮子山巅,屹立在扬子江畔,有“江南第一楼”之美称。《寻迹南京》一书说道,<b>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以后,改卢龙山名为狮子山,下诏在山顶建造阅江楼。并亲自撰写了《阅江楼记》,又命文臣也各写一篇。大学士宋濂所写一文最佳,后入选了《古文观止》。当时阅江楼虽建有地基,但因种种原因楼没建成。1997年,南京市政府正式批准在原址建造阅江楼。才有了朱元璋笔下的“碧瓦朱楹,檐牙摩空,朱廉风飞,彤飞彩盈”的具有皇家气派的阅江楼。</b></h1> <h1> 阅江楼建在狮子山顶,总高130多米。登山的扶手电梯因维修而停开。幸好楼内的厢式电梯载我们直上顶楼。凭栏临风、阅江揽胜,不禁让人感慨,“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h1> <h1>🔻 在阅江楼上眺望南京长江大桥</h1> <h1> 下楼时,我们逐层浏览了楼内陈列的很多宝贝。到了三楼平台,则另有一番风光。抬头只见屋顶犬牙交错,高低起伏;斗拱彩绘各异,古色古香。围栏下还镶嵌着一块巨大的朱元璋率领众大臣登临卢龙山的青铜浮雕。再往下穿过“政通人和”殿,就是“江南第一楼”的石牌坊了。仔细一瞧,那是通往南门的路径。集合的时间快到了,只能掉头奔向了东门。</h1> <h1> 南京牛首山的香火和阅江楼的建造都中断于明代。而这些古代的遗址为什么会在近些年先后竣工建成呢?答案唯有一个:经济腾飞、国泰民安才有了佛禅文化的昌盛和历史文化的传承,才有了利国利民的盛举。</h1> <h1><b>谢谢阅读!</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