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如坐针毡:我的“数奥”兴校之路(上)</b></p><p class="ql-block"> <b>如果一个人取得了成功,那他讲起幸运来就很容易,但在成功的背后总有许多艰苦的工作要做。 </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15px;">----德国足球皇帝贝肯鲍尔----</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柳州八中首届“数奥班”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响了一整天的电话》</b></p><p class="ql-block"> 1992年6月25日早上,我在办公室楼下踫到校办方克英主任,他喜笑颜开地对我说:谭老师,“数奥班”招生的咨询电话昨天响了一整天,接电话接得我手都软了,干脆你这几天到我办公室电话机旁坐着专门接电话吧!方主任的话虽带点玩笑,但我听他这样说,心里不由大喜过望,心想:“数奥班”这事可能会办成了。 </p><p class="ql-block"> “数奥班”的办学方案是我在1991年向学校提出来的。1991年8月广西数学学会年会在兴安召开,我和李荫蔚老师、方家直老师参加会议,在方老师、李老师的支持下,我向区数学学会提交在柳州办“奥班”的书面报告,获得区数学学会的坚定支持。</p> <p class="ql-block"> 可能大家不十分了解方案的含义,所以一年来没有人站出来实施这个方案。于是我向学校主动请缨在下个学年由我亲自来执行这个办学方案,并自告奋勇要求做班主任兼数学老师。</p><p class="ql-block"> 准备实施“数奥班”办学方案的消息震动了全校上下,引发全校性的大讨论。有人说:搞个“数奥班”就能改变学校,有这么容易吗?有人说:“数奥班”办起来了,有人来读吗?有人说:要搞就把班主任和数学老师分两人搞,胜算大些。甚至有人还专门找我说:谭斯培你搞什么“数奥班”呐,我搞“英奥班”、“语奥班”不行吗?……,各种意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p><p class="ql-block"> 但也有很多同志支持我的方案:</p><p class="ql-block"> 以汤建夏副校长、教务主任曾志光和政教主任方红为代表的八中一些干部也极力赞同办“数奥班”,认为:“做,总比不做好,办不成也无大害”。 </p><p class="ql-block"> 曾远广和其他老师还一再鼓励我要排除阻力,创一条振兴八中之路。 </p><p class="ql-block"> 没有领导和老师们的支持“数奥班”也不可能办成,向全校老师致敬!向八中92级全体老师致敬! 图为八中92级全体班主任合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最后全校统一了思想,学校领导几经研究,确定由我担任八中首届“数奥班”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并授权我制定“数奥班”工作计划和招生筹备工作。我也向学校领导立下了军令状:如果三年后“数奥班”的中考成绩达不到市一中初中实验班和市二中初中实验班的成绩,我的评先评优资格和奖金全都取消!</p><p class="ql-block"> 我接受了筹办“数奥班”的任务,冷静思考“数奥班”的办学方案时,才发觉这个“数奥班”真是不容易办好。首先要考虑“数奥班”的办学目标和宗旨、教师的配备、对教师的要求、数奥课的特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些事项虽已研究了很久,必竟是个系统工程,一但要真正实施,难免觉得势单力薄,存在问题仍然不少。其次还有一个招生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即便“数奥班”办起来了,与以前八中办的班也没有多大区别,更谈不上出什么成绩了!</p><p class="ql-block"> “数奥班”这些问题,特别是生源问题,让我冥思苦想了几天都无法解决,深陷苦恼的境地。 </p><p class="ql-block"> 记得牛顿曾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如果说我比别人看的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巨人,我需要巨人,我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解决我面对的问题,那么巨人在哪里呢?</p><p class="ql-block"> 经过与其他同志深入细致地研究,确定第一个巨人是“柳州市数学学会”;第二个巨人是“柳州高中”。</p><p class="ql-block"> 八中简毓松校长和莫金蝉老师分别是柳州市数学学会的常务理事和理事,当时适逢学会換届,他们一致推荐我任新一届学会的理事。在新一届理事会的首届理事会上,我提议在柳州市全面推行“数奥培训”,获得全体理事的支持。</p> <p class="ql-block"> 为了使柳州市数奥班和八中数奥班能按计划顺利办好,市数学学会还派我到各小学去调研</p> <p class="ql-block"> 在屏山小学校长卢静荣的大力支持下,柳州市数学学会将屏山小学定为“研数学、学数学、品数学”和数学竞赛的基地,更好地促进了柳州市的数学活动开展。</p> <p class="ql-block"> 于是,在学会的领导下,“数奥培训”在全市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柳州市数学学会里的高校、高中、初中的优秀老师由学会统一安排到全市各校按专题轮回授课,使各校学生享受到不同层级的优秀老师的不同风格的教学方法,开创了柳州市各校既竞争又合作的新局面,毫不夸张地说,自从学会推行了这种各校合作共赢的系统化的数学培训机制后,全柳州市的教育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全市统考的及格率、高分率大幅上升,奠定了柳州市教育在全区的领先地位,柳州市数学学会功不可没! </p><p class="ql-block"> 八中“数奥班”及时纳入柳州市数学学会的培训系统中并突出了自已的鲜明特色。</p><p class="ql-block"> 八中还与学会共同承办了全国小学数学竞赛的任务,使更多的小学生认识了正在发展的八中。</p> <p class="ql-block"> 参加全国小学数学竞赛的东环小学姜鹏同学、汽车厂小学庞浩同学获满分,其中姜鹏同学被选拔到山西大学参加首届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总决赛茯全国二等奖载誉而归,为他今后出类拔萃地发展带来了动力。</p><p class="ql-block"> 第二排穿红衣者为姜鹏同学</p> <p class="ql-block"> 八中“数奥班”终于站在了“柳州市数学学会”这个巨人肩上,在这个巨人的关照下,在历次全国性的数学竞赛中,八中首届“数奥班”成绩突出,名扬全市乃至全区。</p><p class="ql-block"> 当时柳高是柳州市唯一的省重点高中,有柳高的帮扶,八中无疑就坐上了发展的顺风船。各方面人士经过三番五次的工作,说服了柳高领导班子全面支持八中“数奥班”办学,其中柳高教务主任、享受国务院津贴的特级教师方家直居功至伟。柳高支持“八中数奥班”有三含义:一是柳高一切教学设施对八中数奥班开放;二是柳高一切师资对八中数奥班开放。换言之,只要八中数奥班需要什么老师,柳高就无偿派什么老师去讲课。方家直老师更是坐镇八中数奥班指导工作。</p> <p class="ql-block"> 三是每学期提供500元奖励金,奖励学科竞赛和学期大考的优胜学生,奖状上盖上柳高的大印。每到学期大考后的家长会,柳高领导都到场讲话和发奖,大大地激励了全体数奥班学生的士气,学习热情大提高。</p> <p class="ql-block"> 我们又站在另一巨人----柳州高中的肩上了,给八中“数奥班”的起航预充了满满的能量。</p><p class="ql-block"> 一切准备工作基本就绪,我在1992年6月24日柳州日报第二版上登了一小小新闻:</p> <p class="ql-block"> 这豆腐块大的新闻象春雷一样炸响了整个柳州 ,搅动了所有家长的心扉,于是便有了本文开头的方主任说与我听的那一段话。 </p><p class="ql-block"> “响了一整天的电话”意味着八中从此挣脱了历来的“守株待兔”的招生模式,开创了八中招生的新局面,彻底解决了“数奥班”的生源问题。</p><p class="ql-block"> 曾志光主任和我按照成绩共同确定入读首届“数奥班”50名学生,这批学生里父母是干部的有6人,具有大专文化的家长有4人,其余学生的家庭都是工人或普通市民,其中单亲家庭还有4人,但都是挺优秀的学生。</p><p class="ql-block"> “响了一整天的电话”意味着八中将在两个“巨人”的扶持和关爱下,从此步入引人瞩目的全新的发展轨道,迎来一个辉煌灿烂的教育创新的时代。</p><p class="ql-block"> “响了一整天的电话”的铃声是多么地悦耳动听啊!这铃声仿佛是一曲催人奋进的进行曲在我心中响着,直到现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静得一根针掉地下都能听得见》</b></p><p class="ql-block"> 今晚八中首届“数奥班”晚自习,照例我要去巡察一趟。</p><p class="ql-block"> 我们班的教室在实验大楼的一楼下,我刚到实验大楼东面就看见一人从西面沿路款款而来,他到了实验大楼门口向里观看或侧耳耹听,后来竟走入里面走廊,我心想:可能是哪位家长来找孩子了。于是我快步走去,到实验室门口碰到此人出来,恰好打了个照面,“啊!朱校长!”,我万万想不到来人居然是柳高朱沧平校长,朱校长见我笑着解释道:吃完晩饭,出来散散步,走到八中来了(朱校长住屏山大道汽车厂对面,离八中不远),柳高朱校长来看望我们“数奥班”学生了,这等好机会哪能错过,于是我力邀朱校长与同学们见面并训话。</p> <p class="ql-block"> 朱校长讲话诙谐幽默很有感染力,好些话我都忘记了,但有一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你考试得99分,还有1分去哪了?为什么丢了?要把那1分找回来,找出丢分的的原因!”上图正是朱校长讲到“把那1分找回来”伸出食指表示1分时按下的快门的影照。</p><p class="ql-block"> 送朱校长去校门口的路上,朱校长说:我是专门来看“数奥班”的。更使我惊讶的是他说:这次是我第四次来了。接着他告诉我一个秘密:自从柳高行政会讨论同意支持八中“数奥班”后,我们心里总感到忐忑不安,怕你们“数奥班”万一搞砸了,也砸了我们百年老校的招牌,所以久不久我就过来看一下,看看你们到底行不行。第一次来时,看到“数奥班”的晚自习这么安静,静得一根针掉地下都能听得见,晚自习的纪律堪比柳高的高中班的纪律,太使我意外了,但一次所见也许是偶然情况,于是我来了几次,几次看到的情况都几乎一样,我很惊奇,你们初中学生是怎么做到的?我向他汇报:古语说"静能生慧,慧能生智。",所以我们数奥班晚自习提倡静,具体要求是:独立看书,独立找问题,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有问题讨论可以课后进行,非要在课上交流的也只能耳语。朱校长说:原来如此。</p><p class="ql-block"> 朱校长与我握手道别时说:回去后,我们要加大支持“数奥班”的力度,有你谭老师看着“数奥班”我们也放心了!我说:有朱校长和柳高的无私支持,我们八中也有信心了!此时,我感到从朱校长的手上似乎有一股无名的力道传到我的手上,直至心田!</p> <p class="ql-block"> 刘都画师作</p> <p class="ql-block"> <b>兴旺八中凭进取,</b></p><p class="ql-block"><b> 攀高泛计剩嗟悲,</b></p><p class="ql-block"><b> 伸来大手帮扶至,</b></p><p class="ql-block"><b> 校长丰功入史碑。</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首战败绩》</b></p><p class="ql-block"> “首届数奥班”迎来了初中入学后的首次段考,此次段考全年级统一试题,公布的成绩令人大跌眼镜:“数奥班”(初921班)的数学成绩竟然低于后面班的成绩,大名鼎鼎的“数奥班”竟然首战败绩!于是引起一片哗然,质疑声四起。接着校长派人来了,柳高派人来了,数学学会(教科所)派人来了,几乎就是一个疑问:为什么败了?容我慢慢回答大伙儿的“为什么?”。</p><p class="ql-block"> 八中“数奥班”是一个特殊的班,我一开始就定下了“三个目标”,“两线教学”,“一个教法”的方案。</p><p class="ql-block"> “三个目标”,一是中考要达到或超过市重点学校的重点班的水平。二是在学科竞赛方面全面追、赶、超市重点学校的重点班。三是三年后要有同学去北京参考国家理科高中班。第一个目标在承接首届“数奥班”任务时已立了军令状,其他两个目标有点难度,尽力争取吧。</p><p class="ql-block"> “两线教学”,就是课内按国家规定教材这条线教学;课外按柳州市数学会数奥培训这条线教学。这两线教学相辅相成,做到“课内打牢基础,课外发展特长,课内外互补相长”。为更好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课内教学需要一套适合“数奥班”特点的教学方法,于是我专门研究了当时流行的几种教学法:问题练习法、思维导引法、合作学习法等等,我吸收这几种教法的长处,提练成螺旋式分级提高的“问题研讨法”。作为教学者的我并不轻松,要为每一节课的每个环节预设情景,并从湖北引进了可配套的练习册。作为学习者的学生们也不轻松,他们要配合我的教法,“钻进”课本里,然后再“钻出”课本外,构造“勤学、会学、自学、善学”的学习模式,从而进入到数学学习的自由王国,达到解题不拘一格,随心所欲,记得有一道代数题全班共用了7种方法。 我使用这个教法后,教学的节奏快了,段考时我们几乎就上完了整册书,到七下我们已上到几何了(当时初二才开几何课),我们就这样直奔我们既定的教学目标。至于段考,我们不打算象其他班专门去复习,然后参加考试,而只是把它当作一次隨机的测试,成绩虽不很理想但先放过去,但我保证期考我们“数奥班”成绩一定不会低于其他班!</p><p class="ql-block"> 我的自圆其说虽获认可,但大家仍半信半疑,必竟人们“不看广告,看疗效”。那么“疗效”如何呢? </p><p class="ql-block"> 1992年12月27日首次参加柳州市初一数学竞赛,<b>我班获80分以上者共43人,获奖人数远远超过其他学校,吴祖林同学获满分。</b></p><p class="ql-block"> 1992年-1993年上学期期考由教科所统一出题,我班数学平均分为97.3分,超过了市重点学校重点班的平均分,七科总分前4名已超过或赶上市重点学校重点班的第一名。家长感到放心和满意,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影响。</p><p class="ql-block"> 1993年全市“数奥”测验取得较好成绩,<b>刘鸿获满分。</b> </p> <p class="ql-block"> 93----94年上学期全市“数奥”测试,<b>袁天强获满分。</b></p><p class="ql-block"> 1993年我们班首次参加全广西第四届数学“智慧杯”大赛,<b>全班46人获奖</b>,全市高分学生大部分出自我班,<b>获壹等奖的同学有:练巧珠、黄煥之、冼茂源、许可、尹广智、李熹、肖庚、黄珺、党辉,</b>“数奥班”在广西数学竞赛中一战扬名广西。</p><p class="ql-block"> 1994年广西数学奥林匹克夏令营竞赛在柳高开营,全区和区外数奥专家云集柳高,我市专家也在夏令营大显身手,图为方家直、李萌蔚、袁健老师在上课</p> <p class="ql-block"> 结营竞赛<b>我班许可(103分)、周驰(97分)、黄琚(93分)成绩位居前三名,70分以上的学生中八中“数奥班”佔了三分之二</b>,时为夏令营教练的华南师大的吴康老师对我说:“你的学生太可爱聪颖了,如果有可能让我带几个去广州培养!”。柳州电视台以“小荷尖尖才露角”为题作了报道,八中“数奥班”的大名又一次传遍全市。</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电视台记者在采访许可父子。</p> <p class="ql-block"> 同年,<b>许可以初二学生身份参加全国初中数学联赛,以90分的成绩获全市第三名,仅比第一名差两分,震动全市。</b></p><p class="ql-block"> 94年第五届广西“智慧杯”数学竞赛,八中数奥数班28人获奖,其中<b>冼茂源、苏建明获壹等奖。</b></p><p class="ql-block"> 同年,广西物理竞赛(初二)我班5人获奖,<b>肖庚获柳州市第一名,名列全区第11名。 </b></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八中“数奥班”的名声一而再,再而三地在人们之间相互传扬。看来我们离完成三个目标越来越近了。</p><p class="ql-block"> “首战败绩”能让我们冷静思考,总结经验教训,扬长避短,从容再战。</p><p class="ql-block"> “首战败绩”能让我们发扬“想干、敢干、巧干、拼命干”的精神,认定目标,坚定信心向前大步迈进,再迈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班会后,让人感觉像充了气的轮胎----冲劲十足》,</b></p><p class="ql-block"> 张智玲是首届“数奥班”的班长、团支书,她在考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后给我写的一封信里说道:“谭老师极爱开班会,每次班会后,让人感觉像充了气的轮胎,冲劲十足,……我怀念初中的班会课。”</p><p class="ql-block"> 是的,别人的班会用来讲事的,我们的班会是用来鼓劲的!</p><p class="ql-block"> 看看我们的班会是如何来鼓劲的。</p><p class="ql-block"><b> 1、让家长知道首届“数奥班”开门办班的特点和成果</b></p><p class="ql-block"> 除了第二课堂的“数奥”课聘请大学、高中、初中的学有专长的教师上课外,我们还聘请顶尖的教授专家讲学。</p><p class="ql-block"> (*)聘请美国阿拉斯加大学张平东教授为八中和首届“数奥班”的顾问,他经常回国参加高层次的学术活动。</p><p class="ql-block"> 图为张平东教授在广西参加学术活动,戴帽者为广西数学学会理事长李世余教授。</p> <p class="ql-block"> 图为张教授向八中首届“数奥班”赠送阿拉斯加大学校徽旗。下图“数奥班”班长冼茂源代表全班同学向张教授赠送礼物</p> <p class="ql-block"> 在学术会之余,张平东教授常向八中“数奥班”学生和老师讲学。</p><p class="ql-block"> 张教授在授课</p> <p class="ql-block">张教授课后与同学留影</p> <p class="ql-block">张教授课后给学生签名留念</p> <p class="ql-block">(*)聘请全国教学艺术研究会理事长崔含鼎教授讲学</p> <p class="ql-block">(*)1992年,在柳州机械枝工学校高级讲师谢纲礼老师的引荐下,我们还参加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图学认识实验》。为此,我们专门请了广西工学院机械系的高老师给学生普及空间识图的基本知识,“数奥班”学生把测试的图形自由地想像为“木头”、“肥皂”、“水管”等物品使思维得到迁移,测试的结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得到了主持该项目的日本铃木教授和复旦大学潘都武教授的好评。</p> <p class="ql-block"> 聘请各位专家和各位不同层级的老师讲课,他们讲课各异的风采和特色,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长了知识,而且老师们的风范、道德、榜样给学生予以熏陶、感染和启迪,大大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 <b>2、向家长介绍我们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b></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诗词朗诵会、钢笔(毛笔)字比赛、小报版面练习、“争红旗迊段考”、争做现代雷峰等活动</p> <p class="ql-block">(*)班上经常举办乒乓球比赛,男生象棋赛,女生跳棋赛。</p><p class="ql-block">第一届男子象棋比赛</p><p class="ql-block"> <b>冠军,吴祖林;亚军刘鸿。</b></p><p class="ql-block">第一届女子跳棋比赛</p><p class="ql-block"> <b>冠军,李朝平;亚军,莫海珍。</b></p><p class="ql-block">第一届乒乓球比赛</p><p class="ql-block"> <b>男子冠军,刘鸿;亚军,党辉。</b></p><p class="ql-block"> <b>女子冠军谭玮,亚军刘柳</b></p><p class="ql-block">第二届乒乓球比赛</p><p class="ql-block"> <b>男子冠军,党辉;亚军,葛翔。</b></p><p class="ql-block"><b> 女子冠军苏智敏,亚军王丽华。</b></p><p class="ql-block"> (*)“数奥班”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体育活动不仅锻炼了身体,也锻炼了意志和不达到目的不罢休的百折不挠的精神。92-93年度我们班获校运会总分第8名,93-94年度我们班获总分第4名,94-95年度我们班获总分第一名,团体总分为107分,在小结会上我说:“107分是个好兆头,意味着我们中考数学平均分也是107分”,这句不经意的戏言,竟一举中纖:95年我班中考数学平均分为107.1分。这次运动会“数奥班”8人次获项目第一名,他们是:<b>王丽华、张智玲、杨永艳、李朝平、党辉、葛翔,其中葛翔、刘波三级跳远双破校纪录。</b></p> <p class="ql-block">(*)组织学生参加“爰科学活动”</p><p class="ql-block"> 1993年全市“爱科学活动”获奖学生:</p><p class="ql-block"><b> 一等奖:葛翔。</b></p><p class="ql-block"><b> 二等奖:袁天强。</b></p><p class="ql-block"><b> 鼓励奖:韦哓源、吴祖林。</b></p><p class="ql-block"> (*)参加校文艺汇演</p><p class="ql-block"> 每次校文艺汇演,在全班同学和家长的关怀下,表演的节目“南泥湾”、“小公鸡”、“担鲜藕”分别获得贰等奖和壹等奖。<b>杨永艳、刘柳、谭玮</b>曾获校优秀演员奖。</p> <p class="ql-block">(*)春、秋两季组织远足活动</p><p class="ql-block"> <b>武宣“百崖槽”春游</b></p> <p class="ql-block"><b> 大桥响水野炊</b></p> <p class="ql-block"> 课内教学与校外活动进行科学安排,增强全班同学的凝聚力,给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3、颁奖</b></p><p class="ql-block"> 颁奖是班会的高潮,奖励基金有“<b>柳高奖学金”、“平东奖学金”、“方红奖学金”</b>。</p><p class="ql-block"> “柳高奖学金”奖励给每学期期考总分名列前茅的学生,奖状盖上柳高的大印,并由柳高领导到场颁奖。</p> <p class="ql-block"> 柳高领导和八中领导亲自颁奖</p> <p class="ql-block"> “平东奖学金”是由美藉华人、阿拉斯加大学教授张平东设立的。</p> <p class="ql-block"> “ 方红奖学金”是由原八中第二任政教主任、曾任“数奥班”语文教师的方红老师提供的。</p> <p class="ql-block"> 这两个奖学金主要对单科成绩优秀和其他活动中表现突出同学的奖励。</p><p class="ql-block"> 方红老师于1994年调白云中学任党总支书记,当时请市书法协会副主席袁健老师书写龚自珍(清)的诗句:<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b>。以首届“数奥班”的名义赠送给方老师</p> <p class="ql-block"> 每次活动结束,我们都要把活动相片装进镜框,把活动的影像公布。</p><p class="ql-block"> 三年来,我们每个学期初都要召开上学期活动的总结班会,首届“数奥班”的师生、家长、学校领导、柳高领导和嘉宾都到场,我们表彰先进,鼓励同学以优秀同学及领袖人物和科学家为榜样,确立“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的伟大理想和抱负,使全体学生学有方向,赶超先进有目标。</p><p class="ql-block"> 班会上,学校领导、柳高领导和优秀学生代表都在会上发言,他们还参加颁奖。摄影机、照像机都给获奖的学生和到会的家长、学生及来宾留下一生难忘的影像。同时还尽可能地让报纸、电台、电视台进行宣传报道,让社会知道他们获得的成绩,激发全班同学的自豪感和积极向上的刻苦学习的信心和决心,创造群体成才的空间,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合理的认知结构,形成学生知识广泛正迁移的基础和竞争中求发展的机制。</p><p class="ql-block"> 吴祖林同学就是得益于这样机制的其中一个学生。</p><p class="ql-block"> 1991年小学数学竞赛获奖名单中没有吴祖林,初中第一个段考,全班他排第26名,第一个期考全班他排名29名,第一个升级考全班他只排名第33名。但他不以分数、名次为学习目的,他学习认真钻研,经常为解决一个难题而冥思苦想,直至解决为止。</p><p class="ql-block"> 他以领袖毛泽东学生时代迎风雨跑上岳麓山爱晚亭的事迹为榜样,每天清晨坚持爬马鞍山来锻炼自已的吃苦耐劳和毅力。他谦虚好学,听从师长教诲,受到挫折能冷静分析,从自身找原因。他参加国家理科高中班考试的一道作文题规定:开头写一条古语,然后写三个性格不同的人(不包括自己),最后以一首古诗结尾。开头的古语,祖林同学毫不犹豫地写上“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祖林同学做人的信条,这是他人品的表现。</p><p class="ql-block"> 总之,他孜孜不倦地学习,勤勤恳恳地做人,终于成功了。初二上学期期考名列第7名,初二升级考上升到第4名,初三段考上升至全班第一名,参加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获满分,名列广西第一名,中考以621分考上柳高,尔后又力克全国尖子,一举考上全国理科高中清华附中班。</p><p class="ql-block"> 华罗庚大师的一首诗说明了吴祖林成才秘诀,诗云:</p><p class="ql-block"> <b>苦战猛攻埋头干,</b></p><p class="ql-block"><b> 熟能生出百巧来。</b></p><p class="ql-block"><b> 勤能补拙是良训,</b></p><p class="ql-block"><b> 一分辛劳一分材。</b></p><p class="ql-block"> 班会是创造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环境的重要一环;班会是服务于“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的重要推动方式;班会是形成竞争中求发展,促进群体成才的机制的重要手段。</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我们首届“数奥班”的班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 </span><b style="font-size:20px;">《画上圆满的句号》</b></p><p class="ql-block"> 1995年8月21日柳州宾馆旋转餐厅喜气洋洋、热闹非凡,来自市教育局、市个协、市数学学会、八中的领导和八中首届“数奥班”的老师、学生和家长及来宾共两百多人欢聚一堂热烈庆祝八中首届“数奥班”学生吴祖林荣耀地考上了国家理科高中清华附中班。</p> <p class="ql-block"> 庆祝会大厅两边悬挂着曾远广老师和我共同拟定的条幅:</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教改结硕果八中一人三榜震龙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科研出人才祖林三载六期誉八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b> 庆祝会上市教委罗红副主任讲话</p> <p class="ql-block"> 市“个协”李会长讲话,并宣佈建立“个体户子弟学习优良奖励基金”,吴祖林是第一个获得此奖的子弟。</p> <p class="ql-block"> 苏长征副校长代表学校作了发言,方家直老师作了发言</p> <p class="ql-block"> 我在会上发言</p> <p class="ql-block"> 我激动地向到会来宾们宣佈:1992年我们创办八中首届“数奥班”时提出要达到的三大目标和一个目的,现在已经全部完成了!</p><p class="ql-block"> <b>目标1:有同学到北京报考国家理科高中班。</b></p><p class="ql-block"> 现在吴祖林不但去北京参考了,而且已经从全国赴考的500多名顶尖学生中脱颖而出,考上了国家理科高中----清华附中班,为完成我们首届“数奥班”的使命,最后画上圆满的句号。 </p><p class="ql-block"> 图为吴祖林在北大附中参加招生考试</p> <p class="ql-block"> 1995年8月2日清华附中向祖林同学发录取通知(复印件)</p> <p class="ql-block"> 1995年8月9日吴祖林同学收到录取通知,柳州日报记者叶庆章于8月18日到祖林家采访后发了专访稿。</p> <p class="ql-block"> 这篇专访篇幅不长,但震撼了龙城父老的心,很快便成为街谈巷议的重点话题。</p> <p class="ql-block"> 祖林妈妈送祖林赴京入学时曾问清华附中的领导:是不是因为吴祖林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孩子才得照顾入国家理科高中班?领导答:照顾?照顾一万人也轮不到你家吴祖林! </p><p class="ql-block"> 吴祖林凭自已的聪慧和在八中“数奥班”的三年勤奋修炼的实力,终于“蟾宫折桂”,成为国家理科高中班创办以来,全广西“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唯一考上国家理科高中班的广西藉的初中学生!我们因此感到欣慰、自豪和骄傲。</p><p class="ql-block"> <b>目标2:中考达到或超过市重点学校的重点班的水平。</b></p><p class="ql-block"> 1995年中考,八中首届“数奥班”的中考成绩大放异彩,全班50人的中考平均分为599.36分,教科所冯宝庆所长见到我第一句话就是:“斯培,五九九点三六!”,我俩会心地相视而笑;有7人单科成绩满分;有19人考上柳高,全年级共23人考上柳高,吴祖林也以621分的成绩考上了柳高。八中首届“数奥班”的中考成绩达到或超过了柳州市重点学校的重点班的成绩。</p><p class="ql-block"> 1995年8月9日,柳州日报记者时冬云对此作了报道</p> <p class="ql-block">首届“数奥班”考上柳高的学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 龙城父老和教育界人士又一次把的焦点集中到偏安柳州市东隅的八中,并开始惦量惦量这所学校的份量了。</p> <p class="ql-block"> <b>目标3:学科竞赛要追、赶、超市重点学校的重点班的水平。</b></p><p class="ql-block"> “文革”后,在改革开放时期,国家掀起“科教兴国”的热潮,柳州市组建了“柳州市中小学一九七七年数学竞赛委员会”,柳州市首次中学数学竞赛于1977年12月3日在柳州市龙城中学鸣罗开赛。我有幸被荐选为首次竞赛的监考员</p> <p class="ql-block"> 从此以后,我便与“数奥”结下长达50多年的不解之缘。</p><p class="ql-block"> 最权威的数学竞赛当数中国数学学会组织的全国初中数学联赛,全区参加联赛的获奖的试卷都要送到广西数学学会集中改卷,统一评奖。据统计,1985年到1994年十年时间里,柳州市仅有12人获得壹等奖,八中没人在其中,就是二等奖也是首届“数奥班”初二学生许可在1994年作了零的突破。</p><p class="ql-block"> 1995年5月,轮到八中首届“数奥班”出场了,据市数学学会5月23日公布的全国初中数学联赛成绩,全市几十所中学获奖励共91人,八中首届“数奥班”就有41人获奖,其中31人的分数在100分以上。<b>5人获全国壹等奖,他们是李熹、许可、陈洁、袁天强、吴祖林,其中吴祖林以满分成绩雄居广西第一名。</b></p><p class="ql-block"> 指导老师方家直与获奖学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 吴祖林报考国家理科高中班时,广西数学学会1995年6月18日开出的获奖证明(复印件)</p> <p class="ql-block"> 时为柳州市教育学院的院长,柳州市数学界德高望重的专家乔善龙同志在全市校长学习班的大会上说:八中一个班的大部分学生在全国数学竞赛中获奖,从未听说过,很了不起!</p><p class="ql-block"> 1995年5月11日全国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揭晓,我班有15人获奖,<b>党辉、许可、吴祖林、甘庆军、尹广智傲居全市前五名,其中党辉名列全市第一名,是全市唯一的一个壹等奖!</b></p><p class="ql-block"> 指导老师刘秀芬与获奖学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95年5月中旬,全国英语奥林匹克放榜,我班共有24人获奖,其中<b>党辉、许可获全国壹等奖,韦晓源获全国特等奖。</b></p><p class="ql-block"> 指导老师陈要红与获奖学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95年5月31日柳州日报记者时冬云和通讯员符鑫对八中竞赛成绩作了报道</p> <p class="ql-block"> 此则消息不胫而走,很快成为柳州市民的茶余饭后的谈资。当时桂林四中一个老师到柳州开会,刚下火车就听见粉摊食客在热烈地议论着八中“数奥班”,粉摊老板娘大声地说:把我的仔送到这样的班,出再多的钱,我也愿!</p><p class="ql-block"> 三年来,八中首届“数奥班”学生获得校级以上奖励480人次,其中获市级以上奖励235人次。学科竞赛获市级以上奖198人次。获市优干、市三好学生、市优秀团(队)干33人次。获市文明市民4人。获市优秀班集体称号3次。</p><p class="ql-block"> 创建“数奥班”时提出的三大目标顺利完成,并实现了一个目的:以“数奥班”的教改为龙头,带动全校整体进步,提高八中的知名度。从而也使<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简毓松、方家直、谭斯培三人在市教科所立项的科研项目《竞赛数学与常规数学教学同步》</span>历时三年顺利完成了。</p><p class="ql-block"> <b>由左至右简毓松、方家直、谭斯培</b></p> <p class="ql-block"> 在1994年后该项目自动推广到全市范围,这些实验班在数学学会支持下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令人鼓舞。 </p><p class="ql-block"> 1995年我在广西数学学会年会上宣读八中首届“数奥班”的科研总结论文,受到区数学学会领导重视和同行的好评,获<b>柳州市唯一优秀论文壹等奖。</b></p> <p class="ql-block"> 吴祖林考上国家理科高中清华附中班给八中首届“数奥班”的三年精彩历程画上了一个圆圆满满的句号。</p><p class="ql-block"> 请记住我们----八中首届“数奥班”的师生们</p> <p class="ql-block"> 由衷地感谢帮助八中首届“数奥班”创造辉煌成绩和为八中腾飞出大力、流大汗的同志们,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的姓名。</p><p class="ql-block"> 曾任八中首届“数奥班”的各学科老师:</p><p class="ql-block"> 数学:<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谭斯培</span>,语文:<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廖志端、方红、张秋贞</span>,政治:<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李毓秀、黄凤群,</span>英语:<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陈要红、吴中东</span>,物理:<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刘秀芬,</span>化学:<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杨曙荣</span>,历史:<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黄敬东、李友立,</span>生物:<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庁梦珊、陶秋、江洪</span>,地理:<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凃军俊、王黎君</span>,体育:<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利惠玲、陈惠钧、谢锦龙</span>,音乐:<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薛秋敏。</span></p><p class="ql-block"> 给首届“数奥班”上过数奥课的老师除市数学学会派的老师以外,还有如下老师:</p><p class="ql-block">八中:<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曾志光、罗卫国、蓝海</span>,柳高:<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方家直、梁益山、鲁友祥、谭蝶影、严峻、林征宇</span>,教育学院:<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袁健、曾桂生、张毅、黎波迪,</span>铁一中:<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韦丹洁,</span>汽车厂学校(八中高中部):<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李荫蔚,</span>一职高:<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陈集锐</span>,14中:<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庁先祥。</span></p><p class="ql-block"> 曾任八中首届“数奥班”的班干合影</p> <p class="ql-block">班长:<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张智玲。</span></p><p class="ql-block">班长:<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冼茂源(年级学生会主席)</span>副班长:<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杨永艳。</span></p> <p class="ql-block">团支书:<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张智玲(校团委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团支委:<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许可、杨永艳。</span></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后记</b></p><p class="ql-block"> 2020年,以李梦玲为校长的八中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了,领导希望我将首届“数奥班”的历史从始至终写一写,并指定江洪副校长具体负责此事。首届“数奥班”的三年是缤纷多彩的三年,加上时间远久,我一时无从下笔,后来我决定以“故事”的形式来摆一摆,于是就有了以上五个故事。诚然,把故事镌刻在时间上,才能被永远铭记。</p><p class="ql-block"> 归根结底,首届“数奥班”是八中一群不甘心落后的人奋起拼博的产物,是八中一群有理想的人倾心追求的结果,是八中一群心怀现代教育思想的人践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这是一种生命凝聚而成的精神,这是一种人生提升而成的价值观念,于此而已,岂有他哉? </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热爱生命 </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15px;">汪国真</b></p>